更新时间:2022-06-26 08:24
头道岗林场位于宝清县西南部,场址距离县城23公里,隶属于宝清县林业局,地理坐标为东经132°10′58″—130°23′14″,北纬45°56′30″—46°08′54″。
林场地处长白山系,完达山脉北坡。山脉为西南走向,地形以丘陵地貌为主,施业区地势较缓,大部分坡度在15°—30°之间,最高峰为黄大顶子山,海拔高度587.4米,其余海拔高度100—587米。
施业区内均为乌苏里江水系,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大森金别河。
林场地处东亚季风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而干燥,夏季短促、温暖而多雨,早春少雨易干旱,秋季降温迅速,常有冻害发生。年平均气温3.1℃。无霜期121天,年平均降水量582毫米,降水时间多集中在七、八月,全年日照2583小时。
有3类土类,以暗棕壤为主,总面积18467公顷,白浆土和沼泽土只有少量分布。暗棕壤共有3个亚类,即原始暗棕壤、典型暗棕壤和草甸暗棕壤,其中以典型暗棕壤为主,A层厚度在10—25之间。
属完达山植物区系。天然林主要是以柞树、椴树、山杨等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林木呈垂直分布,阳坡的中上腹多为萌生树林或以柞树为优势树种的阔叶混交林;山中、下腹及部分阳坡地区多分布以黑桦、椴树为主的阔叶混交林;在少量的阴坡和沟谷多为以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为主的珍贵硬阔叶混交林。人工林主要是红松、落叶松、樟子松、云杉,所占林地比重较小,多为新造未郁闭造林地。下木和地被物则相对明显,山上部以五味子、藤本植物和刺五加、三棵针、毛榛子为主;下部则以平榛子为主;地被物主要以苔草、蕨类为主。其中,中草药有五味子、三棵针、平贝、刺五加等10余种;菌类有榆黄蘑、元蘑、榛蘑、猴头蘑等10多种。
主要有兔、熊、獾、林蛙、野猪、狍子、山鸡、飞龙、野鸭、蛇等。
林场现有职工223人,其中在职干部14人,工程技术人员5人(含中级职称2人)。有面积11公顷的全局中心苗圃和林木加工厂。固定资产230万元。林区公路、乡道、大车道形成较发达的交通网络。
森林资源概况:经营总面积18467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4007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0581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58公顷,疏林地面积444公顷,无林地2713公顷,苗圃11公顷,非林业用地4460公顷。森林总蓄积1000467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7.3%。
林分类型
在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10116公顷,总蓄积848053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95.6%和98.4%。主要林分类型有柞树林面积1409公顷,蓄积127246立方米;山杨林面积206公顷,蓄积28199立方米;白桦林面积48公顷,蓄积2456立方米;阔混Ⅰ面积1224公顷,蓄积658229立方米;阔混Ⅱ面积574公顷,蓄积40562立方米。人工林面积465公顷,蓄积13987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4%和1.4%。主要林分类型有红松面积7公顷,蓄积770立方米;落叶松面积237公顷,蓄积10278立方米;樟子松面积2公顷,蓄积115立方米;针阔混交林面积218公顷,蓄积2762立方米。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
在林业用地中,区划生态公益林总面积11173公顷,占林业用地79.8%。其中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面积3474公顷,占林业用地24.8%;区划界定一般公益林面积7699公顷,占林业用地55%。区划商品林总面积2834公顷,占林业用地20.2%。
林场始建于1959年,40多年的经营,累计为国家生产商品材35万立方米,年生产木材8000立方米;更新造林465公顷。木材加工厂年加工木材3000立方米,林场通过引进先进生产线,扩大加工能力,使木材加工业成为林场经济支柱之一。有耕地面积800公顷,年生产大豆100万公斤,经济作物10万公斤。鼓励职工养鱼、养羊、养蛙、养菇、养奶牛。基本建设满足了职工生产、生活需要。林场有各类砖木结构公用、民用建筑近万平方米,各种车辆30多台,安装了有线电视、电话等设施。
通过分类区划界定,把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科学经营,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商品林,提高林地生产力,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在总体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整体效益。在多种经营发展上,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山野菜、食用菌、药用植物等山产品进行开发利用;同时积极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培育中药材、经济作物、食用菌、养殖林蛙等项目。
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把已经通过欧盟认证的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有机茶——刺五加茶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生产,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进行精加工、精包装,形成拳头产品;利用现有设备及林地资源,开发山野菜,进行山产品的深加工;利用当地山、水、林的优势,开发集游、钓、乐于一体的森林度假公园。
林场场长:吕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