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7 01:28
澳大利亚隧道爆破专家奥利弗·伍德沃(布伦丹·考威尔饰)在好友家遇见了一位年轻美丽的少女(贝拉·希思科特饰)并产生了朦胧的好感,而年龄的障碍让伍德沃在爱情面前犹豫不决。战争爆发以后,伍德沃应征加入了军队,准备前往欧洲战场为国效力。1917年,伍德沃忍痛告别了美丽善良的女孩,穿越德国阵地前往西部前线。身为爆破专家的伍德沃主要工作是和他的战友们秘密开凿一条隧道工程,铺设炸药直抵敌人要害。面对如此艰巨而残酷的战争使命,伍德沃和战友们忍受着地下恶劣的环境。战争的总指挥根据战争局势临时命令伍德沃在凌晨四点之前完成炸毁红堡的任务,这意味着要翻出战壕,穿过无人区安置炸药,是极其危险的军事任务。地面上方,敌军的炮火凶猛异常,每分每秒都有士兵伤亡。面对少尉的质疑,伍德沃以身作则带领战友冲破重重火焰,冒着生命危险完成军事任务。伍德沃也因此和战友们在血雨腥风之中建立了牢不可摧的友谊。将军制定了爆破德军占领的60号阵地的终极任务,正当一切进展顺利之时,敌军的勘探小组的出现使计划陷入危机。为了完成最终的任务,伍德沃部署战友排除了敌人对整个计划的干扰。伍德沃同他的战友们用生命挖掘出了庞大的地下隧道,并在60号阵地的地下埋藏了大量的炸药。倒计时开始,伍德沃亲手按下了启动开关,瞬间火光冲天,60号阵地上空恍如白昼,惊天爆炸声轰动了整个西线战场,德军上万大军也随着爆炸声瞬间消亡。这场著名的战役也成功造就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人工爆破,为战争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伍德沃和他的战友以及千千万万为正义而战的军人们用生命谱写了这场非凡而真实的战争之歌。
演职员表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资料来源...
获奖记录资料来源.
创作背景
该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真实故事。1914年6月,当战争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正式爆发以后,由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组成的同盟国和英、法、意、俄等国组成的协约国迅速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大主要战线。其中英、法、比对德作战的西线最为惨烈,而该片的背景就是发生在这里。
1917年6月17日,在西线战场,德军严守比利时60号高地下,一场19分钟的爆破造就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人工爆破,从伦敦到都柏林都切身感受到这场惊天震动。这场爆破的地下功臣正是澳大利亚第一地道兵团。当时带领全队的奥利弗·伍德沃战后更因其杰出贡献被授予野战军少将军衔,成为仅有的四名被授此荣誉的澳大利亚人之一。然而这群地下勇士之中的幸存者回到家乡之后竟把这段往事深埋心底,终生未曾提及。
时隔90载,该片的编剧大卫·洛奇及导演杰瑞米·西姆斯偶得这位当时的全队领袖,即影片灵魂人物奥利弗·伍德沃的战争回忆日记,查阅大量战地资料,完成了影片的创作。
制作发行资料来源
该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将战争的主角锁定在一群默默无闻却英勇无畏的隧道兵身上,真实地展现了战争的无情与悲壮,极端环境下人格的伟大、友谊的珍贵,以及人们渴望和平的强烈心声。而在细节的处理上,该片出色地还原了真实战场中激烈紧张的气氛,无论他们在狭窄逼仄的隧道中摸索,在潮湿阴暗的泥沼阵地滚爬,还是仓促躲避头顶的轰炸,都能让观众切身地感受到战争无处不在的杀伤力。
该片巧妙地采用了两条主线穿插的叙事手法,让它有别于同类型影片。在战争主线之余,与之平行的另一条叙事线索抓取了主人公隧道专家伍德沃在家乡与其心爱的姑娘经历的点点滴滴。他们的爱情并没有惊心动魄的桥段,但二人鲜明可爱的个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衬托出爱情对于心灵的慰藉。(北京青年报评)
该片一开场便让人绷紧了神经,营造出了紧张炫目的战争气氛。远镜头的全景展示了一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恢弘壮观的战争场面。片中大量运用的色彩渲染和震撼惊险的爆炸效果,足以让观众仿佛身临战争前沿一般。该片在处理战争场面和人物内心方面极具表现主义色彩,比如挖掘隧道过程中随时与敌人进行的贴身肉搏,战士内心由恐惧转变成了视死如归的坚定,地面战争中不顾生死的浴血奋战等等。在这样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对决之中,眼前的一切都变成了大屠杀式的狂欢。浓重的表现手法,将战争带来的恐怖感进行了真实的展现。(北京晚报评)
该片除却宏大的战争爆破场面之外,更善于将观众视线拉至每一个士兵个体,切身体会处于那般生存条件下的他们心中的恐惧与无奈,也因此更加牵动人心。影片没有走个人英雄主义路线,反而设置了战友因主人公的失误而牺牲的情节。为英雄形象抹黑,不去追求个人英雄主义对观众造成的情感冲击,这是该片的一点难能可贵之处。(新浪娱乐、搜狐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