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7-13 00:26
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奥多耶夫斯基(1803—1869),俄国古老的公爵家族中最后一位公爵(留里克王朝的直系后裔)。19世纪俄国著名的作家、思想家、哲学家、音乐评论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慈善事业家。曾担任俄国皇家公共图书馆(现为国立萨尔蒂科夫—谢德林图书馆)馆长助理、鲁缅采夫博物馆馆长、鲁缅采夫图书馆(现为俄罗斯国立图书馆)首任馆长、莫斯科参政员。
俄国多才与艺人——奥多耶夫斯基
李声权
奥多耶夫斯基生于莫斯科,独生子。他出生时已经家道中落。父亲费多尔·谢尔盖耶维奇·奥多耶夫斯基年轻时当过兵,转业后从事文职工作(五等文官),后来任国家纸币银行莫斯科分行行长。母亲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娘家姓不详)是一平民百姓,出嫁前为农奴。他五岁丧父,母亲改嫁,被送到父亲的亲戚家里抚养。谈及自己的童年时,他回忆说:“我从来没有尝到过家庭幸福的甜头。”
1816年,他进入莫斯科大学附属贵族寄宿中学(大学预科)念书。他非常喜欢这所学校,一来社会上的文化名流彼·维亚泽姆斯基、彼·恰达耶夫、尼·穆拉维耶夫、尼·屠格涅夫等人在此就读过,二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学喜欢的课程——哲学和文学。在学生时代,莫斯科大学的教授——谢林学派哲学家伊万·达维多夫和米哈伊尔·巴甫洛夫对他影响很大。1823年,奥多耶夫斯基获得金质奖章毕业。
在校期间,奥多耶夫斯基对德国哲学,尤其是谢林哲学颇有兴趣。他是俄国第一个斯拉夫派哲学先驱。1823年,他和朋友德米特里·韦聂维季诺夫把俄国年轻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康德和谢林的崇拜者团结拢来,成立了俄国第一个哲学小组——哲学协会,并担任会长。该协会宗旨是研究古希腊、罗马哲学家和德国哲学家,创立有特色的俄国哲学。与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专制制度和农奴制的十二月党人不同的是,奥多耶夫斯基领导下的哲学协会把启蒙运动和社会文化逐渐变革视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十二月党人起义遭到血腥镇压,奥多耶夫斯基非常同情他们,曾向遭到监禁和流放的十二月党人伸出过援手。1826年,奥多耶夫斯基来到彼得堡,先后在内务部书刊检查委员会、人民教育部等机关供职。
奥多耶夫斯基的文学活动始于莫斯科大学贵族寄宿中学。他译过法国作家拉布吕耶尔的作品片段,刊登在校办杂志《卡利俄珀》上。1824—1825年,奥多耶夫斯基和丘赫尔别凯创办丛刊《谟涅摩叙涅》,该刊在俄国哲学浪漫主义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1826年,奥多耶夫斯基在彼得堡和宫廷女官奥利加·兰斯卡娅结婚。之后,他很快进入了上流社会,跻身彼得堡文坛。他经常和妻子在家里举办文学沙龙,当时的著名作家和音乐家:茹科夫斯基、维亚泽姆斯基、普希金、克雷洛夫、果戈理、莱蒙托夫、弗·李斯特、格林卡等人是他们家的座上客。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830—1840年是奥多耶夫斯基文艺创作的鼎盛时期,发表了许多反映俄罗斯妇女地位的作品,如《公爵小姐米米》(1834)、《公爵小姐济济》(1839)。奥多耶夫斯基是公认的幻想浪漫小说大师,1840年发表了乌托邦小说《4338年》,以非凡的想象力预见到科学技术的未来:人们将开发月球,乘坐可控制的电气球遨游太空,在人造太阳下栽培庄稼。哲学小说《俄罗斯之夜》(1844)乃是关于事物与人之本性、民族与文明之命运的多年研究、观察和思考的总结,可以说是19世纪30年代俄国哲学浪漫主义的杰作。
奥多耶夫斯基在俄国的大作家当中,第一个拿起笔专门为儿童写童话,在当时来说是一大新闻,非常难能可贵的。他在《鼻烟壶里的小城》、《严寒老人》和《伊利涅伊爷爷的童话》作品里发展了童话这个体裁。他尽量想让孩子们喜欢他的童话,迷上他的童话,并且始终本着这一愿望来构思自己的童话。他的《鼻烟壶里的小城》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优秀的童话之一,可与安徒生的童话媲美,成了俄罗斯少年儿童必读的课外书。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十分推崇之,说它“有一种诗的魅力”。在这篇童话里,奥多耶夫斯基运用童话形式作为传授知识的载体,饶有趣味地、深入浅出地向儿童讲解科学知识,使深奥、枯燥的科学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从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诚如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书评人徐鲁先生在读后感里所言:“有不少知识性童话,往往会因为要讲解和传播‘知识’而忽视了作为童话本身的特点,甚至削弱和伤及了文采。但这篇作品却保持住了作为童话文本自身的完美与完整,而且文采斐然。”
奥多耶夫斯基是俄国第一批音乐理论家之一、俄国古典音乐学的创始人之一、俄国第一个职业音乐评论家、第一个俄国音乐史家、俄罗斯音乐协会和莫斯科音乐学院的筹建人之一。他研究了俄国教会音乐理论和历史、民间歌曲与古俄罗斯教会音乐,撰写了彼得堡音乐生活编年史。他关心俄国歌曲的搜集、研究和保存工作,搜集了许多古老的教会音乐的乐谱手稿,保存下来了一些古代俄罗斯歌曲的歌词。他论述了俄国音乐的特点,发表了不少音乐方面的论文:《俄国歌剧还是意大利歌剧?》、《关于古代俄国圣歌问题》、《理查德·瓦格纳和他的音乐》等,出版了《音乐常识(供非音乐人用)》等著作。
奥多耶夫斯基从小喜爱音乐,用他的话说,“从我记事起,我已经识谱了。”他对作曲格外着迷,特别崇拜大作曲家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门德尔松。他向俄国的听众介绍外国音乐家巴赫和贝多芬、柏辽兹和瓦格纳,宣传本国作曲家格林卡、阿利亚比耶夫、巴拉基列夫、阿·谢罗夫等人的作品,撰文评介莫扎特、贝多芬、柏辽兹、瓦格纳的音乐创作。此外,他对许多自己喜欢的乐器也十分在行,潜心研究过管风琴的最佳结构问题;自己还发明了一种管风琴,为了纪念巴赫,取名为“塞巴斯蒂安”,后来他将其赠送给了莫斯科音乐学院。
19世纪40年代后期,奥多耶夫斯基很少写文艺作品了,已将注意力转向教育、文化和科学普及工作。他是俄国第一批儿童保育院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并亲自起草《儿童保育院章程》;积极发展农村国民教育,改进学校教学工作;编写通俗易懂的各个学科的教科书(著有《给教师的建议》、《初级科学教学指南》等书)。他是当时唯一的向民众宣传科学的人,为儿童和农民编写科普读物,和阿·扎布洛茨基—杰夏托夫斯基创办《农村读物》丛刊,刊载各种知识门类的文章,在人民中间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他长期(15年)担任图书馆馆长,为俄国图书馆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去世后,他的大部分私人藏书、个人档案、手稿、珍贵图书和乐谱被他工作过的两家图书馆珍藏。后来,他的遗孀将乐谱和音乐书籍转送莫斯科音乐学院图书馆,其中一部分藏于格林卡音乐文化博物馆。
奥多耶夫斯基认为帮助别人是每个人首要的和神圣的职责。他说:“善良人的一生就是为他人做善事。”他乐善好施,慷慨大方,将许多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社会活动和慈善事业上。他成立了“访贫协会”,帮助过数以万计的人;在彼得堡创办马克西米里安医院,给穷人提供廉价和免费的住房,建学校、孤儿院和儿童收容所,以及为妇女修女红作坊。他真正“忘我地”帮助孤儿、残疾人、不幸的人和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例如,他特地去莫斯科大学了解大学生的困难,得知谁还没有缴学费,便自己悄悄密密地代缴了。
奥多耶夫斯基多才与艺,知识渊博。他不仅对人文科学造诣颇深,对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和数学,也兴趣浓厚,故而朋友们给他取了个外号——“浮士德”。奥多耶夫斯基为自己的国家服务了近半个世纪。他一生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孜孜不倦地学习进取;他一生淡泊名利,生活俭朴,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勤勤恳恳,呕心沥血,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一生探索真理,憎恨谎言,因为他说过艺术、科学和生活中的谎言永远是他的敌人;他一生遇到过不少忧伤和失望,然而这些并没有熄灭他对工作的激情,停止他对真理和美的追求,消除他对科学与艺术的酷爱。他把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亲爱的祖国和他的人民。
1869年2月27日,奥多耶夫斯基走完人生之旅,在平静与安详中辞别了人世。遵照他的遗嘱,没有举行任何隆重的仪式,其遗体安葬在莫斯科顿河修道院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