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奥尔内斯木板教堂

更新时间:2024-10-05 16:17

挪威奥尔内斯木板教堂(UrnesStave Church)始建于12-13世纪,坐落于松内湾郡的奥尔内斯,开放时间5月至9月10:30-17:45。

建设沿革

在基督教初入挪威时,大部分教堂都建在被基督徒摧毁的挪威原住民的圣地和庙宇的原址上,本建筑最初是挪威人祭祀祖先和神明的地方,却被侵入者强行占据,并在周围立起了刻有十字架的石碑,以供死后安息。因此,木教堂在挪威极端民族主义者眼中,又被视为对挪威传统文化的亵渎。这是一座完完全全的木结构建筑,建造于12-13世纪。

从基督教传入(约为995-1030年),到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欧洲大面积传播,挪威人先后建造了将近千座木教堂,在挪威西南部及波罗的海入海口一带的河流沿岸星罗棋布。存世至今的32座(一说28座)木教堂中,奥尔内斯教堂年代最为久远。

考古发现表明,这种木板教堂是在北欧尚未基督化以前修建的,那时候,正是木板教堂建筑盛行的年代。1000年前后,到北欧来的第一批基督教传教士也接受了这种木头建筑的传统。

教堂内部以暖色系的老松木为主调。其中的陈设,有些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比如唱诗班中主教的座椅、木质的耶稣受难群像和两个利莫格斯的装饰铜蜡台。12世纪的方形浮雕木板,以人像、叶饰和龙饰墙裙为点缀,呈现出一种更高层次的宏大气势。而高坛屏风和名为“克罗卡斯托伦”(又名“蒙特家庭长椅”)的封闭长椅,则是17世纪60年代的产物。

文物遗存

奥尔内斯教堂初立后屡经原址重建,其中有些木构件的年代甚至可以向前推得更早。我们如今看到的是它第三次重建后的状态。一位参与修复教堂的工匠曾说,这座木教堂之所以能够经受几个世纪的洗礼:教堂建造在石基上,石基支撑着底基木座,底座上再竖起圆柱和支撑物。在木质建材和地面之间,有石头做隔离,木料不与土壤直接接触,也就不会有被腐蚀的风险。

文物价值及保护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迄今为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木结构基督教教堂。

在社会与文化的研究价值:文物保护为后代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有理有据的科学依据,让现代人民了解祖辈的思想和文化并传承下去,为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后辈们能通过技术借鉴为现代建筑和文化提出革命性的转变。

结构

这是一座完完全全的木结构建筑,教堂为四方形的3层建筑,建造于12-13世纪。那个时代的工匠习惯于用砖石去营造宗教的永恒感,北欧人却因掌握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而对木头情有独钟。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所有国家,传统的建筑用料都是木材。在基督教传入该地区的初期,绝大多数教堂依然延续着以松木建造的惯例。虽然在丹麦和瑞典,这种传统很快就被更为坚固经久的石材所取代,不过,木结构教堂在挪威却依然盛行。

参观参考

这是一座三层建筑,内部的屋角立有巨大的木支柱,每根柱子和外壁的厚板又分别被垂直嵌入底梁和承梁。因为用于支撑教堂结构的圆木柱看起来像是帆船的桅杆,这类木结构教堂又被称为桅式教堂。上教堂立柱上端的浮雕装饰。

奥尔内斯教堂北墙上老入口的装饰,据说其中四条腿的动物是狮子,代表基督,它口中的蛇则代表撒旦,善与恶斗争的主题由此显现。这种木雕造型后来被称为“奥尔内斯式”。

奥尔内斯木板教堂的背后是长满林木的山麓,前面有石块垒成的围墙。教堂为四方形的3层建筑,每层都有陡峭的披檐,上有尖顶,外形很像东方式古庙。教堂里保存有许多12世纪的精美木雕画,其中不少是方形的浮雕板,周围有人像浮雕装饰,还有雕有叶饰和龙饰的墙裙。浮雕的风格与威尔金人的艺术风格很相似,这显然是由于挪威与爱尔兰之间交流产生的。这种艺术风格,从奥尔内斯教堂的浮雕上看,表现出一种更高层次的宏大气势与强烈力度。教堂内有中世纪的陈设,如一个木质耶稣受难群像和两个利莫格斯的装饰铜蜡台。圣台与布道坛、边座、唱诗班的屏饰、靠背长凳和壁画都是1700年以前的物品。教堂的特点是屋角上有巨大的木支柱,上面由梁和承梁所固定,内部的其他支撑件相对减少。从教堂的平面图看,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那种里面有木头柱廊的大教堂。

教堂的一些部分是源自原址的旧教堂,所以年份更久远。教堂的北门是其中最古老的部分,上面刻有一些动植物为主题的图案,动物的形态就像蛇一样。这扇门取自前教堂的西前门,它的历史可追溯至1050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