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7 02:26
二战后,纳粹集中营的女管理员莉莎在邮轮上偶遇一女子,惊奇地发现她是往昔集中营里被自己控制的犹太女囚犯,她开始对身边的丈夫回忆当年的往事,原来那个女子在集中营里与一男囚犯相爱,莉莎曾协助过她们幽会,并成为她的保护人使她免遭屠杀厄运。但随着回忆的深入,真正的事实是莉莎嫉妒他们并采取各种酷刑来折磨这对情侣,最后直到把女子送进死囚室,而自己却高升到柏林为黑衫党成员。
(以上参考资料)
(注:该片故事情节较集中,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以上参考资料)
(以上参考资料)
影片拍摄于1961年,但是安杰·蒙克在形式上却已经走得很远,他的影像处理非常有创意。他将现实的画面,用一些处理以后的粗糙照片展现,是静止的,有一种纪录片的质感;但是当人物开始回忆往事的时候,那些场面和故事,却用非常讲究的电影语言叙述。当女乘客莉莎进入回忆状态时,画面甚至处理成曝光不足的效果,让观众有一种走入往事、在回忆中捕捉自己记忆的感觉,是那么不确定,模糊而强烈。这些感觉,正是集中营的残酷体现。
影片中除了莉莎的画外音叙述,对白非常有限。这更加强烈地营造出集中营的恐怖气氛,囚犯玛尔塔在全片中几乎没有台词,但是她的表演,她被剃光的脑袋,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她的头发渐渐地长出来了,有点带卷的头发,让她显得那么美丽。但是,当看管莉莎出现的时候,这份美丽为观众带来了恐惧和不安。安杰·蒙克在把握这些细节的时候,都非常谨慎。
安杰·蒙克在叙述集中营的场面的时候,一直用一种舒缓的节奏,但是焚尸炉的烟囱上冒出一股一股浓烟的时候,那份舒缓让人窒息。这时候,导演让一个天真的女孩在走进焚尸间之前,看见一个德国军人牵着一条大狼狗,她过去友好地抚摸着狼狗的脑袋,狼狗也友好地在那里享受着,镜头慢慢地摇上去,军人看着这情景露出了微笑,但是刹那间他拉下了脸,显然他意识到自己出了什么问题。然后女孩向狼狗挥了挥小手,高兴地跑回父母身边,一起走进了焚尸间。这是非常强烈的一笔,安杰·蒙克把握住女孩、狼狗和纳粹军人之间所有微妙的变化,观众会痛心地感受到,希特勒是在如何残杀着犹太人。这里没有语言,甚至连军人都没有嚣张的表演,残酷却已经渗透在每一个瞬间的细节里。
但是影片却是从一个德国集中营的看管的回忆角度展现的,所以看见这些场面和情景时,很难分辨这是导演的视角还是女乘客的。在这含混不清的立场里,观众始终很难进入女乘客的心里,确定不了她的心路历程。在那些回忆里,她做过一些好事,也做过坏事。她的反思是什么呢?似乎,她还想为自己做一些辩白?如果真是如此,这份辩白也是不清楚的,这可能就是维托尔德·勒希维彻完成影片的时候,同样会遇到的问题。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他要在一开始就说,不打算寻找一些情节再加上去,更多的是要在那里和蒙克一起体验那份恐惧和希望。影片做到了,可总觉得还是缺了一口气。(《南方人物周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