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8 01:33
20世纪80年代初,东南大学中文系的205号女生宿舍,住进了五个刚入校的姑娘。匡亚兰是个刚强的姑娘,她不愿成为养母的负担,靠打零工勉强读完了高中。辛甘从小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受到父母宠爱,十分任性。宋歌是班干部,她尊师守纪,热爱劳动,可内心深处缺乏对同志的信任和热情。夏雨胆小而单纯,具有诗人的气质。来自农村的骆雪梅性格温和善良。见面的第一天,辛甘和匡亚兰为了上下铺而争起来。宋歌悄悄地告诉了老师,当老师来时,她们俩却突然和好了。大家都不满意宋歌的行为。
在评定助学金和困难补助会上,大家发现匡亚兰是个孤儿,便一致同意给她甲等助学金和生活补助费。这反而使匡亚兰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原来,在昔日的政治风暴中,母亲揭发了父亲,抛弃了他们父女俩而改嫁他人。她10岁时,父亲在一次事故中丧生。她决心把自己的经历写成小说《山的女儿》。
在学校讨论会上,辛甘被化学系男生兰为的发言所吸引,而且爱上了他。但当她了解到兰为在插队时就有了女友,便克服了失恋的痛苦,又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由于宋歌的片面汇报,匡亚兰的助学金被降了级,她不得不到码头干活维持生活,同学们愤愤不平地跑到校长那儿去告状。在学校的晚会上,匡亚兰意外的遇到了母亲——也就是辛甘的妈妈。母亲流着泪请她饶恕自己的过错,可匡亚兰忘不了父亲和自己所受的痛苦和伤害,拒绝了母亲给她的300元钱。在第二次助学金讨论会上,由于这300元钱,同学们对匡亚兰产生了误解。匡亚兰不得已道出了自己最不愿提起的往事后,哭着离去。大家明白了小说《山的女儿》写的就是匡亚兰自己,都被她那不苦为命运所屈服的倔强性格所震动。在江边码头上,同学们找到了正在搬砖劳动的匡亚兰。
短短的一个学期过去了,205宿舍的五个姑娘终于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剧本改编
《女大学生宿舍》的剧本上影厂一开始本来打算让导演宋崇来拍的,当时有一个关于老干部的重要题材的电影要上马,需要宋去执导,所以上影厂领导便把这个任务转给了没有独立执导经验的女导演史蜀君。虽非主动选择,但当时还没有正面反映大学生生活的电影,这种别人没碰过的题材激起了史蜀君的创作激情。然而,她对于文学剧本并不满意。最初的剧本因果关系非常明确、戏剧性非常强,史蜀君觉得这样的剧本缺少生活气息。于是,她到很多大学征求意见,又带剧本到北京,托北京大学的学生会宣传部长把剧本散发给学生们看,请他们提意见,结果得到的反馈是“不值得谈”。无奈之下,史蜀君带着剧本到武汉,在武汉大学住了一两个月。她找大学生看剧本,与大学的文学老师讨论交流,多次在女生宿舍过夜,观察大学生们的思想风貌与生活情趣,然后动手修改剧本,每改一稿,都要拿给大学师生们看。根据所见所闻,她重写了80%的情节。原剧本是锁链式结构,情节沿主干发展,讲究因果,史蜀君则把结构打散了,变成板块式,尝试挑战散文诗的电影形式。在立意上,她削弱了原剧本中写文革带来的“伤痕”的部分,着重展示剧本的另一面:通过五个不同性格的女大学生的生活片断,反映她们的追求与探索,欢乐与苦恼,展示她们之间的矛盾、友情,以及相互理解的过程。她改写的剧本得到了上影厂的厂长徐桑楚的支持。
演员选择
女主角罗燕是史蜀君的丈夫推荐的。罗当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三年级的学生,上大学前在纺织厂做过女工,因此比同年级的同学年龄大、经历也较多。史蜀君和她谈过话后,看到她离开时的背影,感到那背影很忧郁,就决定用罗燕来扮演匡亚兰。
辛甘的扮演者徐娅,则是史蜀君偶然发现的。史蜀君在电视上看到徐娅演的角色从双层床上跳下来,觉得她节奏感很好,有一种什么都不在乎的感觉,只用了一秒钟就决定由她扮演辛甘。
该片的编导既保留了原作的优点,又做了大量加工,尤其是在表现特定时代环境与人物风貌方面补充得更多,展现了大学生思想活跃、信息灵通和勤奋学习的特点。原作中闪光的细节,影片不但保留了下来,而且增加了,并且对有些细节进行了较大的延伸与发展。例如添加了匡亚兰与母亲见面的戏。这场戏拍得很真实,也很有意境,编导没有企图用亲子之情动摇匡亚兰,也没有让她柔肠百转来催动观众的眼泪,而是用一种近似理智的态度揭示人物心灵,令人信服地塑造了一个未来的强者形象。编导还在影片中增加了很多有趣的场景,鲜明地展现了大学校园中那些充满情趣、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激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电影新作》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