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7 19:17
女歌手,是瑞士诗人、小说家卡尔·施皮特勒(Carl Spitteler)创作的诗歌。
梦幻中,
一群朝圣的善男信女,
甜美的歌儿齐声高唱,
手携着手,
在我家乡行走。
我虔诚地
跟随在他们的最后头。
合唱声委婉协调,
忽从望不见的尽头,
一阕清新活泼的歌,
在空中回荡。
响亮的歌声像黄金一般,
光彩夺目,
把远方的峰峦峡谷照耀。
只可惜,
矫揉造作,不合节拍不入调。
这奇异的歌声,
悦耳,虔诚,
又那样虚无缥缈。
我心戚戚,
恨意难消,
身带家乡的风尘,
决意和那歌声分道扬镳!
(鲁仲达 译)
卡尔·施皮特勒(Carl Spitteler,1845-1924),瑞士诗人、小说家,生于瑞士里斯塔尔一个高级官吏家庭,1863年就读于苏黎世大学法律系。1865至1870年间转而研究神学。1871年获得牧师职位,随即放弃,应聘到圣彼得堡任讲师。1881年回瑞士,在伯尔尼一家女子学校任教,与一位来自荷兰的女北子结婚。此后,辗转数外任教和写作。1885至1892年任报刊编辑。1892年继承了岳父家遗产,从此带有妻子、女儿和母亲迁居卢塞恩的别墅,成为一名职业作家。
施皮特勒的成就主要在诗歌创作方面。他自幼有优异的艺术家秉赋,富于幻想,对音乐、美术、哲学都有很高的兴趣和修养。1880年出版诗集《彩蝶翩遍》。1896年完成叙事诗《叙述曲》。1900年完成的代表作《奥林匹亚的春天》,为他赢得了国际性声誉。可以说,这部长诗问世之前,他的作品都外于实验的过程中:《普罗米修斯与厄庇米修斯》(1880)采用了一种类似《圣经》的长篇韵文,《叙述曲》则是叙事诗的实验。他最长于神话史诗,但也没有放弃利用其他类型的诗体来遣兴和试验。在1906年完成的《时钟之歌》里,他汇合了和间与交响曲那种万弦齐发的方式,继续自己的实验。1924年,他继出了最后一部力作《受难的普罗米修斯》。
施皮特勒秉性耿直刚烈、耽于幻想与哲学思辩。艺术上深受雨果、瓦格纳和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哲学上受到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影响。他力图把运用《圣经》、古代神话同批判时弊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神话和史诗,给晚期人文主义以新生命力,但期诗作因夹杂哲学内容和不媚时俗而不被广大读者接受。他的小说则采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如中篇小说《康拉德中尉》(1898)、长篇小说《梦中佳人──伊玛果》(1906)和自传体小说《我的早年经历》(191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