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6 16:44
不求人又称“挠背器、抓背器”是指用竹或木制成,长条的手型制品,旧时中国民间用以搔痒的工具。流行全国大部地区。大约出现于战国之时,富贵人家也有选用碧玉,象牙制成。借助这只纤纤“玉手”,自己能解决背脊看不见,抓不着的难忍之痒。
器物名。不求人俗称孝顺子、抠痒刨、老头乐。以骨、角、竹或木削为人爪状,有柄,用以搔痒。元 陈栎有 《和不求人赞》:“噫!虽不求人兮,未免求木奴之指。孰若反掌以自搔兮,君子求诸己。” 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 迄今发现制作年代最早的如意,与今天的“痒痒挠”无异。出土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的牙雕搔杖,残长约40厘米,直柄,饰有三角云纹,杖首是一屈指作抓痒状的手掌,上饰卷云纹,柄端雕一兽头。后来,其形态发生分化,一支保留实用功能,在民间流传;另一支强调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方言]∶挠痒痒的器具,多用竹、木等制成,长柄,一端有弯形梳齿儿
也叫“勿求人”,又叫“老头乐”。中国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已经有“痒痒挠”了。
1977年山东的考古工作者对曲阜鲁国故城遗址进行了钻探试掘,在两座战国时代的大型墓葬中各发现了一件“痒痒挠”。这两件“痒痒挠”都用象牙雕刻而成,长约40厘米,前部雕成人手形状,拇指竖直,其余四指并拢弯曲,四指指甲平齐,正好用于挠痒,柄尾端还雕成兽头状。整件器做得十分精致,既实用又美观,既是实用器,又是工艺品。
这两件“痒痒挠”雕刻得如此精细,说明它绝不会是战国时代才发明的,不过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有“痒痒挠”的?今天已经搞不清了,因为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儿文人雅士是不会为它著文立说的。古人认为“事死如事生”,所以要用各种生活用品给死者随葬,但是考虑周到得用“痒痒挠”来陪葬的却实在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