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9 14:47
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大约是大清嘉庆年间,那时妙高寺香火极盛,僧众也多。一日凌晨,晓雾之中,突然出现三十多人蒙面持刀的强盗,冲进妙高寺抢劫,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顿时,僧众惨号,刀光剑影,血溅佛堂。有一挑水和尚,系武人出身,颇有武功,持刀一口,毅然挺身护寺,并掩护众僧逃生。
这位武人出身的挑水和尚,此后寺内历代僧人都尊称他为师祖。师祖砍翻强盗二十余人,又重伤强盗头,使这伙强盗元气大伤。强盗头后来终因伤重死于山箐溪水边。
师祖舍身护寺,在和强盗头对阵时也受了伤,又被隐在鼓后的一恶徒偷袭,隔着鼓一刀刺中要害。师祖圆睁双目,血淋淋的身躯,久久地靠在鼓上,嘉庆鼎盛时期,寺中僧人最多时达四十多人,后来就日渐萧条了,可惜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漫如烟海的史料中始终未能查到一点蛛丝马迹。老僧讲的故事是真的。否则,那后殿大鼓上的刀痕血污、殿内供桌上众多僧人的牌位,以及望海楼老僧禅房内壁间悬挂的那口古刀又作何解释。
妙高寺已有七百多年。三百多年前,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先生,曾从海源寺,经西华洞、双石洞、盘曲攀石山而上。为寻妙高寺,几度迷失于深峡。颇费了一番周转折腾,方才寻到妙高寺,遂对该寺的地理位置做了确切的记述:寺门东向,前临重峡,后倚三峰,冈上有一塔,正与寺门对。
又查得康熙二十六年徐炯的《使滇日记》,其中有一段有关妙高寺的描述:妙高寺在三华山深处,地僻而势奇,楚宇巍焕,清绝无纤埃。鸟行草中,见人不避,足见妙高寺确实是一处古妙奇幽的佛门胜地!可惜,1980年古寺不幸遭受一场火灾,寺毁过半;继而又闻附近村人将寺洗劫一空。
九十年代中期,又闻一些热心的宗教界人士在筹划恢复古寺,并已有所行动。
妙高寺是昆明一座有名的古刹,隐藏于城西北玉案山脉的三华山白云深处,甚幽寂。寺往西北,可至筇竹寺、花红洞、法华寺、棋盘寺;往北可至沙朗洞、天生桥;往西南,可至圆照寺(今已不存),再往北可至西华洞、双石洞、海源寺。古刹周围,箐深林密,道路崎岖。旧时,寺门前,曾有一条运盐马帮往来的山间羊肠古道直通省城昆明和富民、禄丰二县山径崎岖曲折,一路尽见嶙峋石山、怪岩深壑。到寺中,已快近中午,却仍是清静如晨。艳艳红日,好像才从朝雾里升起,透过树罅,斑斑点点投在生了一层苍苔的石径上。一路走去。上了几步歪歪斜斜的石坎,便来到后殿。殿门旁的鼓架上,立一大鼓。鼓皮黄黑,鼓身红油漆早已剥落,露出发黄的原木。显眼触目的是,厚沉的鼓皮上,竟有一道弯弯的深长的罅裂,似被刀剑捅过。裂口处有一团黑污,若年代久远的血污。
妙高寺,殿内光线昏暗,交叉的梁柱都被历代的香火熏黑。神龛下,有一长列供桌。桌上竖着些木质已黄黑的牌位。仔细瞅,皆写的是些已故僧人的法号。问老僧,老僧不语,只是闭目默诵着什么。苍老的手不住地捻着胸前暗黄的佛珠,过后,踩着吱吱呀呀发响的楼梯,来到殿后西侧一座小楼。小楼傍山依岩建筑,朝西一段外廊危危凌空。下面是一条树木深密的深峡幽箐,险极!站楼廊远眺,越过正前方一个黑黝黝的山垭缺口,竟见一角亮亮的,蓝蓝的水色——哦,怎么竟会在此处窥见一角五百里滇池.真是奇哉!怪不得楼上悬挂一古匾,曰:望海楼。老僧,每日五更天,在楼外廊念早经。月光好时,常见下面深箐中有豹子在饮溪水,并悠悠从树间钻过。所以,乘太阳未落山前,你们还是要赶紧早点回去。山里有豹子。妙高寺下午五点就要关闭山门。
终于在白云悠悠的浓绿深处寻到妙高寺。从残破的围墙缺口而入,满目荒凉,惟见几条青苔石径,几乎淹没于荒烟蔓草之间,让人还能约略忆起当年古刹灿烂的往昔。正感茫然,忽飘来一股香火味,就见前面大雄宝殿旧址上,居然孑立着一幢新盖的琉璃瓦大房,这就是新盖的大雄宝殿,且不说它一无斗拱飞檐,二无宏梁巨柱,单那简陋粗朴的外形,已远不能与当年壮丽的大雄宝殿其恢宏的气势相比!
而殿内塑佛,亦显呆愚木讷。殿门上方,悬挂着大雄宝殿佛光普照妙相庄严三块金字朱匾;还有两幅楹联。其中一联曰:高则入定大千世界无比;妙不可言一片白云来去。
此联如改为高则入定大千世界无无无;妙不可言一片白云妙妙妙,岂不更有佛味,正议着殿中那位正在添油点佛灯的老斋奶冷不丁冒出一句:阿弥陀佛,不容易噢!全是善男信女自己捐钱盖的。总共十余万元。有位家住昆明东寺街的老施主,偷偷背着儿女,捐了一万元呢。南无阿弥陀佛。
古钟大约铸于明代,上有四个刻得极精致的龙爪。另有明代天顺四年求雨古碑一块,亦是寺中所藏文物,现存于妙高寺北面七百米处的小白龙庙内。接着,话题又转到寺里的古树上。寺中孔雀杉,据说龙云时代还有数十棵,就是2002年也还有近二十棵,如今却只剩得两棵了。
其它,还有秃杉十六棵、板栗树三棵、枇杷树五棵、细把甜梨五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