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1 18:45
姚德胜(1859-1915),又名克明,字峻修,广东平远县人,清咸丰十一年(1859年)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大柘乡高甸村,近代著名的爱国华侨实业家、慈善家、兴学育才倡导者,被誉为“梅州八贤”之一。他早年跟随同乡的“水客”下南洋,去马来西亚谋生。当过矿工,做过小贩,最终成为蜚声中外的“锡矿大王”,拥有被英皇、光绪皇帝和孙中山先生嘉奖的传奇经历。
幼年家贫,中途辍学,赴马来西亚锡场当矿工,后致力于开采锡矿等业,成为南洋巨富。人们尊称他为“姚百万”。因开发马来西亚怡保有功,享受殊荣。于当地创办中华商会、矿务农商总局、嘉应(今梅州)会馆等团体,为维护华侨权益及兴办教育事业作出颇多贡献。捐巨资支持辛亥革命,荣获孙中山颁发之“一等嘉禾勋章”。身在南洋,心系桑梓,回国定居后,他锐意建设家乡,投资创办纺织厂,开梅州于农村发展现代工业之先河,恪守“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之原则,不遗余力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热心地方教育,广泛捐资兴学育才,殚精竭虑,1904年,怡保大火成灾,建筑焚毁过半,应英殖民当局所邀,姚德胜斥巨资新建街市,使怡保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商埠。
该市为表彰他的功绩,将重建的市场与街道分别命为姚德胜市场与姚德胜街,并在市区为他立碑铸像,英皇授予他“和平爵士”称号。他关心祖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清光绪年间黄河决口,他捐资赈济灾民,光绪帝封赠他为“资政大夫”。他捐巨资支持辛亥革命,孙中山为他颁发“一等嘉禾勋章”。1910年他回乡定居后,捐资创办纺织厂,开客家农村地区发展现代工业的先河。他还大力赞助教育等公益事业,独资兴建了芝兰小学,1913年又捐白银10万元,兴建平远中学,他不幸于1915年病逝。其子孙继承他的遗志,按计划于1916年建成平远中学。
姚德胜(1859~1915年),清末华侨巨富,人们称他为“姚百万”。姚德胜是平远县大柘镇高旬村人。兄弟3人,他居长。父亲姚芝庭,母亲林氏,均以耕田为业,家境清贫,父亲只好带他到离乡60里外的江西寻乌筠门岭一带,肩挑贩运米粮,挣点钱为一家糊口。19岁那年,听人说去南洋有发大财的机会,便随水客余宋二由家乡坝头坐小民船至汕头,后换船到香港。其时尚无轮船,坐的是“夹板舟”,由香港到新加坡要走7天7夜,再由新加坡转到马来西亚芙蓉埠,由老水客介绍至一家锡矿场当雇工。
姚德胜初入矿场,样样生疏,只能拿一份最低工资,每月七八元,做的是搬运泥土、推送矿石等粗重活。他虽做苦力工,却留意采矿各部门的工作和公司的组织以及锡矿的精炼、外销等业务,又打听得怡保埠干锡业的工人待遇较好,乃离开芙蓉到怡保一矿场,并当了工头。两年后,他不当雇工,改做小贩。
姚德胜改做小贩后,经常深入乡村,学会了一口马来土话。不久,他开了一间“德和店”,经营杂货,由小贩一变为老板。他很会做生意,营业蒸蒸日上,赚了不少钱。怡保是著名的锡矿蕴藏地。对于开矿业,他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除做生意外,又开始向锡矿投资,买矿山,雇工开采,成为华侨经营矿业的第一人。不久,他就成为大财主了。
姚德胜开矿成功之后,更向各方发展。利用资本收买矿地,共达数干英亩之多,并采用新式机器,装水管将离矿场十里外的河水引入,用水力开发,产量大增。单水装备一项,就值当时银圆50余万元,规模之大,可以想见。他又和当地富商组设公司,承办霹雳、森美兰各邦的酒税和典当税,利润可观。这时,姚德胜总理矿务各厂场,兼办酒税、典当税,统辖几十个机构,指挥数千名员工,有条不紊,上上下下心悦诚服,充分显示了他的才干。
姚德胜一方面经营自己的工商业,一方面为同胞谋福利。怡保因为锡业发达,前去谋生的华侨一天一天增加,工、商各业也随着繁荣。为联络侨胞感情,发展侨胞事业,姚德胜捐出巨款,创建霹雳育才小学校、中学校,又资助应新、明德两学校。这时,当地政府为扩充市区、改进市政,及规划了一片新市区,但因地处偏辟,很少人肯去投资建设。政府便请姚德胜首先建筑店铺300间,他慨然答应,且在预定的时间完成。此举使土人和英国人也为之敬佩。至今怡保市内还有“姚德胜街”、“德和园”和“姚德胜巴刹市场”,这些都是为了让后人怀念他而命名的。黄遵宪在光绪十八年(1892)为清廷驻新加坡总领事时,也仰慕他的大名前往访问,他们一见如故,成为很好的朋友。黄遵宪的声望地位、学问文章,在思想上也给了他不少的影响。
姚德胜在怡保完成大部分各项公益建设事业后,乃着力举办家乡各项公益事业,并频繁来往于平远、怡保之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平远大旱,米价暴涨,穷苦人家都到山上采挖树叶野菜充饥。姚德胜召集平远各乡绅士商量,查明受灾人数,发给米粮或现款,概由他负担,使灾民度过这场饥荒。接着他在县境创设平远15乡太平义仓,他为各义仓捐出稻谷数千石,以备荒歉。这种救灾、备荒的义举,由县逐级申报到朝廷,光绪皇帝赐给他“乐善好施”四个字,派御史黄遵宪送来,并建牌坊,供后人景仰。
光绪末年,废科举,改新学,姚德胜受到黄遵宪的鼓励,拨出10余万银元,在家乡兴学育才,首先在羊子甸创办一间西式小学,还捐巨款资助平远县立中学。
民国初年,姚德胜又捐献5万元,半数用来在羊子甸建筑可以容纳500名学生上课和食宿的校舍一所,余半数则购置田产,作为学校的产业和永久经费。在此期间,姚德胜还为梅州许多学校,如东山中学等校捐资助学。对此,国民政府曾授予他“乐育英才一等奖”。
清末,黄河水灾,他一次就捐白银6万两账灾。辛亥革命军兴,他捐献7万银元作军饷。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奖给一级“嘉禾勋章”。
民国4年(1915)1月8日,姚德姓与世长辞,终年56岁。
姚德胜兄弟3人,他居长。父亲姚芝庭,母亲林氏,均以耕田为业,家境清贫。姚德胜从小就怀有远大志向,与普通小孩子不同。父亲叫他牧牛,几个月的时间他就能想办法把牛养得很肥壮。在家乡的劳动把他锻炼得膀大腰圆、身强力壮。以后父亲带他到离乡60里外的江西寻乌、门岭一带,肩挑贩运米粮,回家卖,但整天汗流浃背,也不过赚得数十文钱,不堪一家一日糊口。他想,做这种生意,是没有什么前途的,总觉得乡间没有什么事情适合他做,内心苦闷彷徨!
十九岁只身闯南洋
姚德胜19岁那年,有一天,他听热柘“水客”余宗二说,到南洋去有机会发到大财。他心中大喜,即回家收拾简单行囊,告别父母,随同水客余宗二,由家乡坝头坐小民船,顺流而下,经蕉岭县新铺、梅县松口而至潮州府之汕头,转乘船到香港。其时尚无轮船,乘“夹板舟”,由香港经过1400海里之“七洲洋”,到达新加坡。再由新加坡转到马来西亚芙蓉埠,由老水客介绍在一家锡矿场当雇工。俗话说:“英雄不怕出身低”,他欣然参加矿工队伍干苦力活。
姚德胜初入矿场,样样生疏,只能拿一份最低的每月七八元的工资,做一些搬运泥土、推送矿车等粗重的工作。他年轻,身体好,力气大,工效高,得到矿主的信任,工资逐步增加,除供自己伙食零用之外,还可以积蓄一点。只一年时间,就把老水客们垫付的旅费还清了。他虽是做一个工人,却留意考察采矿各部门的工作和公司的组织以及锡矿的精炼、外销等问题,又打听到怡保埠的锡业更为发达,前途更大,工人待遇也好些,乃离开芙蓉埠,托朋友介绍,到达怡保某矿场,担任工头职务。又过了两年,手中有一些积蓄,就不再为人当雇工,而改业当小贩。
开发锡矿一举成名
姚德胜做小贩,经常深入乡村,和当地土人交易,学会了一口马来土话,和马来族人,也混得很熟。不久,他开了一间德和店,经营杂货生意,由小贩一变而为老板。他很会做生意,又诚实无欺,所以营业额蒸蒸日上,赚了不少钱。怡保是著名的锡矿蕴藏地,他对于开矿,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除做生意之外,又开始向锡矿业投资,买矿山,雇工开采,成为华侨经营矿业的先进。有一次,他开得“锡米仓”(蕴藏锡矿含量极丰的矿床),轰动了霹雳全邦,真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他就成为大财主了。
姚德胜开矿成功之后,更向各方发展。他继续利用资本,收买矿地,共达数千英亩之多,并采用新式机器,装水管,引入矿场十里外的河流,用水力开发,产量大大增加。单水力装备一项,就值当时银圆50余万元,规模之大,可以想见。他又和当地富商郑贵、陆佑组设公司,承办霹雳、森美兰各邦的酒税和典当税,也是有利可图。
这时,姚德胜管理矿务各厂、场,兼办酒税、典当税,统辖几十个机构,指挥数千名员工,有条不紊,使得上上下下心悦诚服,这才充分发挥了他的才干。
姚德胜一方面经营自己的工商业,一方面为当地谋公益。怡保因为锡业发达,前去谋生的华侨,一天天增加,工、商各业随之繁荣。为联络侨胞感情,发展侨胞事业,姚德胜首先捐出巨款,创建霹雳嘉应会馆、中华总商会、矿务农商总局,又为教育侨胞子女,创建霹雳育才小学、中学,又资助应新、明德两所学校。当时的怡保市,还是旧式市场,范围狭小,市容卫生很差。当地政府为扩大市区、改进市政,乃规划了一片新市区。但因地处偏僻,很少人肯去投资建设。政府乃请姚德胜首先建店铺300间,以资倡导,他慨然答应。
那时霹雳人口还很稀少,一切物质条件,都不具备,担任这么大的建筑工程,人家都替他担忧。但他有气魄,有毅力,一下子拿出数百万元的资本,到数十里、数百里外,招集工人,购置材料。动工之后,他又亲临指挥监督,工程进行得很顺利。300间店铺,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当初担忧的人,变为信服。本地土人和英国人,也为之敬佩。英国派驻吡叻的参政司名叫滑士的,尤为器重他。此后凡当地有什么建设都要和他商量,因为他已成为实际的华侨领袖。现在繁荣的怡保埠还可见到他当年的伟绩。市内还有“姚德胜街”、“德和园”和“姚德胜巴刹市场”供后人怀念。嘉应州(今梅州)人黄遵宪,在光绪十八、九年间,为清廷驻新加坡总领事,也仰慕他的大名,和他一见如故,成为很好的朋友。黄遵宪的声望地位、学问文章,在思想上也给了姚德胜不小的影响。
姚德胜与黄遵宪
1892年,黄遵宪任清廷驻新加坡总领事。在一次浏览《叻报》的过程中,一篇题为《天赐锡米仓》的文章引起了他的注意。文章讲述了姚德胜在马来西亚创业故事,黄遵宪读完之后十分认同姚德胜说的一句话:责任是男人的脊梁,是男人的支柱。说到的事就要做到,揽下来的事就要扛住,做错的事就要承担后果。
黄遵宪注意到,姚德胜身上具有在成功商人中罕见的东西。姚德胜的营商生涯不仅具有一般的职业操守,而且他对儒家倡导的精神有着深刻领悟。他对于同行、员工、顾客怀有仁义之心、同情之心,当别人有困难、遭受不幸时,他能做到舍利而取义。姚德胜这样做看起来是吃了亏,但事实证明,这样做得到了加倍回报。
黄遵宪认为,姚德胜在很短的时间里,从挑货郎的小贩起步,成长为“姚百万”,与他遵奉儒家文化是分不开的。“一个商人把情义看得比利益更重,是难能可贵的。”黄遵宪决定去见见姚德胜,于是他给姚德胜写了一封信。
收到黄遵宪的来信,姚德胜十分激动。在家乡,黄遵宪的大名如雷贯耳,他仰慕已久。黄遵宪驻外期间,在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维护南洋华侨权益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姚德胜十分敬佩。
黄遵宪抵达怡保的那天,姚德胜早早便到兵如码头恭候。两人在码头上一见如故。
在姚德胜的带领下,黄遵宪参观了德和总公司旗下的矿业公司的锡矿场,并听姚德胜介绍了德和矿业公司实行股份制和合股制相结合的新型分配制度。
在矿场,黄遵宪看到了矿场工人积极昂扬的工作状态,不由得给姚德胜竖起了大拇指。他称赞姚德胜:“你力排众议,推行惠及矿工的分配制度,真是难能可贵。”由于姚德胜较早引进现代设备,使得矿场的生产效率十分高。
黄遵宪提出想看看德和公司所辖的其他产业,姚德胜欣然陪同。他们参观了德和商铺、贸易批发行、民生产品工厂、种植园、养殖场及开设在马来村寨的售货铺等。
每到一地,但凡管理人员的名字,姚德胜都能够叫得出来。有的工人的名字,他也能记得住,这让黄遵宪大为吃惊,“这么大的公司,下面部门的管理人员少说也有几百号人,姚德胜能做到如此,足以看出他对公司管理的用心。”
在怡保的两天时间,黄遵宪与姚德胜交谈甚欢。两人从公司创业聊到家乡美食,知无不言,从此结下深厚的友谊。此后,两人保持着书信往来,姚德胜每次去新加坡,都要去总领事馆找黄遵宪畅叙。
由于长期劳心劳力,姚德胜不幸积劳成疾,于民国四年,溘然长逝,终年56岁。他谢世时,仍深以未尽生平心愿为憾,弥留期间,谆谆嘱其子孙,务要按计划建好平远县立中学校舍,为平远培育英才。
一代侨星陨落后,一时家山乡亲泪洒,海角亲朋生悲。治丧期间,自发前来其灵前哀哭者不计其数,安葬之日,送殡者多达万余人。噩耗传到马来西亚时,侨胞无不含泪北向,遥寄哀思。
姚德胜这位人们景仰的侨领,虽然长逝,但风范长存。他的一生,弘扬了客家人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爱国爱乡的美德和精神,值得后辈景仰和传颂。
事业有成后的姚德胜非常支持所在国的建设发展,并极力维护当地华侨权益。1904年,姚德胜所在的马来西亚怡保市发生火灾,建筑街区被毁,应英殖民当局所邀,姚德胜斥巨资新建街市,使怡保市重获新生。该市为表彰他的功绩,将重建街道命名为姚德胜街,英皇还授予他“和平爵士”称号。如今的怡宝市已是马来西亚的第四大城市,有“锡都”之称。由于怡保锡业发达,前去谋生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为联络侨胞感情,姚德胜先后在马来西亚创办中华商会、矿务农商总局、嘉应会馆等团体,并捐资助学,解决了华侨子女上学的问题。
1900年他再次回到家乡时,正赶上平远大旱,农业失收,乡亲的生活难以维持。姚德胜捐出巨款赈灾,并成立平远慈善会,号召乡绅捐款、捐粮,救济全县百姓。此后当地百姓非常爱戴这位乡贤,他的义举被上报后,光绪皇帝赐给他“乐善好施”的匾牌。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姚德胜再次捐献7万银元作为革命经费,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授予他“一等嘉禾勋章”。
姚德胜在怡保完成大部分各项公益建设事业后,乃着手举办家乡各项公益事业,并频繁来往于平远、怡保之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父亲卧病,他侍奉汤药,在家停留一段较长时间。一天,父亲在病床上对他说:“听你叔说今年大旱,农业歉收,市场米价很贵,一石谷要五块多钱,穷苦人家买不起,都到山上采挖树叶野菜充饥,你要拿钱出来,救济他们,不限本乡,也不限自己的亲友,要全县穷人都得一点实惠。”
他遵照父亲的意旨,请其叔叔到县城,商请官家主持办理,召集各乡绅士商量,查明受灾人数,或发给米粮或现款,概由姚德胜负担。平远县这场天灾,总算平安度过。接着他又在县城创设平远15乡太平义仓,在大柘圩创设大柘乡太平义仓,在各义仓捐出稻谷数千石,以备荒歉。这种救灾、备荒的义举,由县逐级申报到朝廷,当时的光绪皇帝赐给他“乐善好施”四个字,派御史黄遵宪送来,并准他建立牌坊,以供后人景仰。
清光绪末年,废科举,改新学,姚德胜受到黄遵宪的鼓励,在家乡兴学育才,进行“百年树人”的事业,拨出10余万元,首先在羊子甸创设芝兰小学。这间小学,建筑宏伟,设备充实,教职员待遇优厚,可算全县第一。尤其买了很多图书,订购中外各项报纸杂志,供人阅览,开地方风气之先,也为平远人参加孙中山革命开辟了一条思想通道。
文重教是客家人的传统观念。因为客家人多数居住在穷乡僻壤,山多田少,读书便成了客家人谋生的一条出路,形成了“家庭生活再穷苦,卖田卖屋也要供子弟读书”的社会风尚。在海外的客家人一方面受家乡重视文化教育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深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对谋生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每到一地,只要有所发迹,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在家乡兴办教育,培育后代,他们把兴办教育当作义不容辞的天职和报效桑梓的头等大事。
姚德胜身在南洋,心怀桑梓,回国定居后,锐意作育英才,栽培后进,乃独资兴建了芝兰小学,后又倡议把平远中学由老县城仁居迁至大柘乡羊子甸,慨捐银元十万余。平远县立中学,于1906年开办,姚德胜乐捐开办费5千元。原设在县城(仁居),地点偏僻,附近人口稀疏,学生很少。本县大多数人,都希望把中学迁到比较适中的大柘乡,以便利多数学子。民国初年,姚德胜又慷慨捐献5万元,把其中的半数用在羊子甸建筑可以容纳500名学生上课和食宿的校舍一所;其余半数,则购置田产,作为学校的产业,以之为永久经费。民国五年春季,就在新校舍招生上课于1912年破土奠基,1916年建成。
新校舍建筑面积五千余平方米,内有图书馆、运动场、花园、果园、膳堂和宿舍。主体建筑为新式两层楼房,有教室8间,厅堂4间,南北楼为宿舍。校舍用材全部为当时最好,灰墙木桁,楼板铺三合土,钢筋作窗棂,麻石铺檐唇。气势宏伟,设备周全。新校初具规模时,他又捐出两万银元购置田产,经营所得作为维持学校常年办学的经费。不幸的是,天妒英才,姚公德胜因积劳成疾,终告不起,于1915年溘然长逝,享年仅54岁。其子孙继承他的遗志,按计划于1916年建成平远中学,同时遵照遗愿,将与新校毗连的家产芝兰斋一幢捐赠给学校。
从此,梅州市平远县立中学的经费和设备,都日见充实,得以延聘嘉属第一流教师,校务蒸蒸日上。为了纪念他,把姚德胜的诞辰阴历九月十八,定为校庆,全体师生休假纪念。
此外,梅州东山中学,蕉岭县立中学,大柘景清、四民两小学,他都捐过很多钱,助其成立发展。他捐资兴学的事迹,于民国初年,由地方官详报政府,获得一等奖章。
1906年,蕉岭县丘、傅两姓,因争一处山场,引起械斗,双方各有死伤,地方官绅无法解决。姚德胜听到此事,愿出钱为他们和解,把相争的山场,由两姓同意卖给他,再由他捐赠,作为公地,两姓都各得一份价款。双方死伤的人,也由他负责,照两姓各自订立的死伤抚恤办法,照数给予抚恤金。他亲自出马,拿出3千多银圆,邀集两姓当事人,订立和解约,大家都感谢他的好意,立刻化干戈为玉帛。
民国初,地方混乱,秩序没有恢复,政府财政困难,全省军队粮饷,常常向各县摊派,地方团警伙食,也都就地筹措。这关于增加县民负担的大事,往往时限又急,地方官绅必然请姚德胜想方设法。他对于这些事,如果数目不大,就由他一人负责,名义是全县人的,如果数目过大,就由他出一半,全县人共出一半,他替全县人减轻了不少负担。
清朝时候,黄河水灾,他一次就捐白银6万两赈济,得到清廷诰授资政大夫候选道职衔。辛亥革命,他捐献白银7万元作军饷。民国成立后,得“一等嘉禾勋章”。
姚德胜除在地方上办理救济、教育各项公益事业,和排难解纷之外,还在他的故居羊子甸,陆续建造了宽敞华丽的住宅3所,西式店铺数十间,开设万和饷当和印刷厂、纺织厂等。凡可以促进文明、繁荣经济的事,他都大力提倡。他还计划疏通由大柘通关上至蕉岭的河道,以便通行民船。并计划把平远县政府,迁设大柘,交通、发电都有规划,仿照怡保市建设新的县城。他在家乡居住的时候,规定在南洋的代理人,每月必须汇款10万元回来,为实现上面各项计划的费用。他的意图,想把平远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县,由大柘开始着手。
据《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记载,姚德胜仅其矿山就雇佣工人3万余人。他使用先进的采矿设备,很快使怡保的锡矿产量跃居马来西亚之首。
据《利津县志》记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六月二十三日,吕家洼河决。田庐坟墓尽皆淹没,甚有挟棺而走骸骨无存者,灾民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号哭之声闻数十里。”当时,姚德胜正回乡探亲,看到此情此景,立刻捐资6万银元用于救灾。当地人民为了感谢姚德胜的善举,特意修建了一座“恩公庙”,庙内竖立着姚德胜的雕像。
姚德胜谢世距今已有90多年,他一生业绩丰硕,风范犹存,乡亲们和旅马侨胞仍深情怀念着他。民国初年,平远就有一首五句板的民谣歌颂他:“平远算来十五乡,乡乡唔当大柘乡,大柘有个姚德胜,声名飞过七洲洋。”平远县上世纪九十年代编纂的新县志,也为他立传入志;现在,平远中学设有姚德胜生平事迹展览室,以其爱国爱乡的事迹教育后代。
怡保市姚德胜街,1904年,马来西亚华侨巨富、一代侨领姚德胜(1859至1915年,广东梅州平远人)接受霹露州首府怡保市政当局的商请,用一年多时间,在该市建成了长1000米、均为两层楼房店铺的新街,名为“姚德胜街”。
1904年,怡保市发生大火,建筑焚毁过半,他捐款重建街市,使怡保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商埠,为当地的繁荣做出巨大贡献。如今的马来西亚怡保市仍保存有“姚德胜市场”与“姚德胜街”,当地还为他立碑铸像。姚德胜还捐巨资支持辛亥革命,获得民国政府颁发的“一等嘉禾勋章”。
2021年2月,由丘峰、李亮主编的《世界客家名人传记文库》再添新作品,由汪义生所著的《锡矿大王姚德胜》一书正式出版。
父亲:姚芝庭
母亲:林氏
曾孙:姚良恩
姚德胜有兄弟3人,姚德胜居长。姚平西是姚德胜的后裔,也是马来西亚霹雳中华总商会、马来西亚霹雳嘉应会馆创办人。2018年,平远中学与马来西亚霹雳育才独立中学缔结姐妹学校,2023年,平远县一小与马来西亚明德华文小学缔结姐妹学校,两次活动都是姚平西先生牵桥搭线促成。
姚德胜(1859--1915),字竣修,梅州市平远县大柘镇人,旅居马来西亚,开采锡矿一举成为富商。为表彰其开办实业功绩,马来王曾以鸣礼炮19响的隆重仪式接见姚德胜,英皇则赐其“和平爵士”封号。他还积极支持孙中山的辛亥革命,筹汇7万银元,荣获孙中山颁发的“一等嘉禾勋章”。后回国定居,多次捐巨资在故乡兴办教育、水利、铺路架桥等公益事业,为杰出的爱国爱乡侨领和慈善家。
宋湘(1756--1826),字焕襄,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人,37岁中举人,44岁中进士,嘉庆年间任翰林院编修,后任惠州丰湖书院院长,清廷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云南曲靖府、广南府、永昌府、知府,四川及贵州乡试主考官等职,为官清廉,豪爽正直,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深受民众拥戴。他才华横溢,诗作甚丰,且精书法,为清代著名书画家与学者,享有“广东才子”之美名。
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又名仓海,祖籍梅州市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出生于台湾苗栗县。1889年赴京考试中进士,任清廷工部主事。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即辞官返台,首倡自救,督办团练,任义军副统领,率义军坚持抗日,卫国护台,威震敌胆。后返乡办学,主讲韩山书院、梅州东山书院、景韩书院,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教育司长等职,一生创作诗歌数千首,传世一千七百多首,是晚清时期的爱国先驱、抗日志士、杰出的教育家与诗人。
张弼士(1840--1916),别名振勋,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黄堂村人,16岁随人赴南洋,从事椰子、咖啡、橡胶、锡矿等的开发经营,后成巨富,业绩辉煌,商官兼备,仕途发达,出任清廷驻槟榔屿领事、新加坡总领事、粤汉、佛山二铁路总办、督办铁路大臣等职,民国时期任南洋宣抚使、中国商会联合会会长等要职。他先后投资兴办粤汉铁路、广三铁路、烟台张裕酿酒公司等企业,所产“金奖白兰地”酒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同时,他捐巨资为国内、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兴建学校多座,贡献巨大,为名扬四海的爱国华侨实业家。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梅州市梅江区人,29岁中举人,后任清廷驻日本、英国使馆参赞,驻美国、新加坡总领事,湖南署理按察使等职。驻外期间,在沟通中日文化交流、抵制美国排华、保护华侨权益、创立南洋护照制度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回国后,大力宣扬维新变法,深受光绪皇帝赏识,特颁旨召见。他的著作主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为清末外交家、政治家、启蒙思想家和爱国诗人.
丁日昌(1823--1882),字禹生,又字雨生,号持静,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人。1859年出任江西万安县知县,后任苏淞太道、江西布政史、巡抚、福建巡抚等职,并受清廷钦赏总督衔、节制沿海7省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1877年7月辞官引退,返回家乡,著书立说,主要有>、>、>等著作。丁日昌为我国近代开明的政治活动家和清末洋务运动的实干家。
罗香林(1906--1978),字元一,号乙堂,梅州市兴宁县(今兴宁市)宁新镇人。1930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史学系,1932年起历任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学校教授、中山图书馆馆长、广东文理学院院长、广东省政府委员等职。1949年7月迁居香港,任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东方文化研究院院长职务。他一先治学严谨,著作甚多.等42种书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著名史学家和客家史研究的权威人士。
李惠堂(1905--1979),字光梁,号鲁卫,梅州市五华县锡坑乡人。17岁时因球技超人入选香港南华体育会足球队,1923年起多次出征南洋参加远东运动会、亚洲运动会等足球赛,屡建奇功,名扬四海,后任上海复旦大学体育系主任、国家足球队教练、亚洲足球协会会长、国际足球总会副会长等职,被称之为“足坛宿将”和“亚洲球王”。
姚德胜故居“资政第”位于广东平远县大柘镇高甸村,为三堂四横的传统客家围龙建筑,占地3550平方米。是姚德胜在南洋发家后,1895年回来建造的。2014年,姚德胜旧居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