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6 11:11
姜墨林(1921年-1940年),吉林省宁安县(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人, 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总指挥部直属教导团青年义勇军小队长,193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40年牺牲。
姜墨林,1921年出生在吉林省宁安县(今黑龙江省宁安县)红土墙子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失去双亲,不到10岁就跟随哥哥下田劳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姜墨林接受了抗日救国的思想,于1932年,刚满11岁就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地下组织中国共产主义儿童团。他经常到日军占领区东京城、马莲河、宁安镇等地做侦察工作,每次都能巧妙地摆脱敌人的纠缠,闯过难关,圆满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他的抗日活动引起了当地日伪当局的注意,严令警特机关搜捕姜墨林。
为了保护和培养姜墨林,中共地下组织决定将他调入游击队。1934年初,13岁的姜墨林参加了党直接领导的绥宁反日同盟军,编人王毓峰团当战土。刚到团里,战士们看他年龄小,议论纷纷:“枪都拿不动,还打啥仗啊!”“回你那红土墙子去吧,别在这里凑热闹了!”姜墨林听到这些议论并不泄气,决心以苦学苦练来补上自己的不足。在军事训练中,很快学会了使用部队的各种武器。学习文化知识时,他刻苦用功,不到3个月,就识字1300多个,还学会了写便条和一般书信。
不久,部队在镜泊湖北面的杨胖子沟一带与日军作战,他勇敢机智,第一枪就打死一个日本兵。当一个日本军官带着士兵冲上来的时候,他手疾眼快,一颗手榴弹炸得那军官血肉横飞。战斗结束后,战友们一致称赞他人小胆大,武艺高强,再也没人把他当小孩子看了。
经过初战的考验,姜墨林被调到反日同盟军军事委员会,在周保中亲自领导下做通信侦察工作。经常乔装到日伪重要布防区域侦察、传递信件。由于他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从而保证了军队和地方组织联系。
1935年2月,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成立后,姜墨林被编入一师一团三连当战士。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后被凋到二军四师四团的青年义勇军中担任小队长。不久,和小队的10余名战土又被调回五军直属教导大队。
12月下旬,日军集结大批兵力,向抗日游击根据地进行疯狂“讨伐”。部队决定,将五军军部直属部队和二军一部分部队混合编为一个行动部队,突袭双河镇,以转移敌人的目标。姜墨林参加了这次战斗,并被选拔参加了突击队。战斗中,由于姜墨林沉着果断地应付了突然出现的战势,出色地完成了突击任务,使抗日军顺利地攻占了双河镇,减轻了敌人对游击区的压力。
1936年2月以后,抗联二路军成立了总指挥部,姜墨林所在的原五军教导大队,已改编为二路军总指挥部直属教导团,隐蔽在大森林的密营里。姜墨林经常受省委和总指挥部的派遣,到敌人严密控制的牡丹江、林口、勃利、依兰等地进行活动。
1937年冬,日军调动10万大军向游击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大“讨伐”,密营与外地作战部队的联系几乎全被切断。大雪即将封山,密营缺少越冬的粮食和御寒的棉衣。总指挥部把这项迫在眉睫的任务交给了姜墨林。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突破敌人的层层封锁,寻求地下组织和抗日救国会的帮助。更困难的是还要将筹集到的物资安全地转运回密营。姜墨林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在他的带领下组成一支轻骑队,凭着他过去跑交通的基础,很快取得了群众的支援。不到1个星期,他们就集中了100多匹棉布,近千斤棉花,还有皮靴、胶鞋和其他物资。然后,将部队分成运输和战斗的两个小队,他令运输队昼夜兼程,不与敌人接火,自己则率领战斗队,一路与阻截、追击之敌撕杀,拖住敌人,保证运输。
1938年8月,党组织送姜墨林去苏联学习。回国后,他单独率领小部队坚持抗日斗争。1940年深秋,小部队转移到绥芬河大青山一带,在东宁以西的二十八道河子附近被几百名日伪军包围。激战中,由于双方力量众量悬殊,小分队战士大部分牺牲了,他和几名党员烧掉文件、砸毁发报机,与敌人作殊死搏斗。为掩护几个战士突围,他带伤一直坚持战斗。敌人疯狂地扑过来,并叫喊“捉活的”。姜墨林感到突围无望,便向自己开了枪,壮烈牺牲。年仅19岁。
1935年,姜墨林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还调列军部直属教导大队。12月下旬,日本侵略军集结大批兵力,向抗联游击根据地“讨伐”。敌情严重,部队党组织研究决定,由五军军部直属队和二军一部分队伍组成一个行动部队,突袭双河镇,以此转移敌人的视线,减轻根据地的压力。
这时的宁安,冰天雪地。姜墨林随教导大队,从距宁安县约百余公里的干岗密营地出发,昼夜兼行。翻过冰雪覆盖的老松岭,来到双河镇附近。双河镇当时驻守伪军400多人,镇外筑墙挖沟,设置连环据点。其中东关据点最大,是敌人戒备森严、地势险要的核心据点。能否攻下它,是这次战斗胜败的关键。领导经过研究作出了组织突击队攻克东关据点的决定。
这时正值凌晨时分,寒气入骨透髓。姜墨林脸上、帽子上都挂满了“霜”,下巴下面结了一串小冰流子。听到要组织突击队,他颐不上揉搓一下冻僵的脸,就跑去请战。经过再三请示,领导终于同意他参加突击队。他们迅速翻过一条一丈多宽的壕沟,靠近了敌人的铁丝网。一名战士刚刚剪断了铁丝网,敌人发现了他们;照明弹接二连三地腾空飞起,十几名突击队员暴露在旷野中,碉堡里的机枪、步枪一齐向战士们袭来。情况危急,撤下去,攻城计划就要失败;哪怕是再犹豫下去,十几名队员就有可能全部牺牲。怎么办?姜墨林果断地对大家说,借助积雪,就势从不同方向挖雪挑沟,匍匐前进。战友们会意地挖了起来,雪成了天然掩体,雪沟一米一米地延长着,敌人的确堡一米一米地靠近了。突然,姜墨林一个鲤鱼打挺,跃出雪沟,将事先捆好的集束手榴弹猛塞进敌人的机枪眼,“轰”的一声,敌人的机枪哑巴了,队员们都冲了上来,日伪军乱作一团。姜墨林冲着敌人高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伪军闻声动摇,有的举手投降,有的弃枪逃跑,只剩下30多名日本鬼子负隅顽抗。这时后续部队冲上来,很快歼灭了残敌,占领了核心据点。这一仗打得很漂亮,歼灭了100多名日伪军,缴获了许多枪支弹药,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器张气焰。敌人调集大批兵力反扑双河镇。然而,反日同盟军早已胜利转移了。
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调动数万大军向抗联游击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大“讨伐”,切断了抗联二路军指挥部和在外地作战的部分部队的联系,以及中共吉林省委机关与上下党组织的联系。眼看大雪就要封山了,可在山里的总指挥部和省委机关人员越冬的粮食和棉衣还没有着落解决军需物资迫在眉睫。派谁去最合适呢?经过研究,指挥部决定派姜墨林率领一支小部队,突破敌人的封锁,去寻找地下党组织和抗日救国会。并告诚他们,如果地方党组织有困难解决不了军需物资,就想方设法自己动手购买。
姜墨林凭着跑交通、搞侦察的经验,率领指挥部组成的最精干的轻骑队踏上了征途。他们穿密林,跨雪岭,躲过敌人的明调暗堡,来到了距依兰县城七八里路的一个低注草地。姜墨林看到这里地势复杂,便于隐蔽和作战,就把战士们安顿下来,自己换上身破旧的便服,背着一条又脏又破的黄豆口袋,藏好钱款,只身奔向依兰县城。他大模大样地在守城门的日伪军岗哨和巡逻兵身边混进了县城,很快找到了地下党组织。从途中的情况看,购买大批军需物品是不可能的,仅出县城这一关就无法闯过.经姜墨林和地下党组织同志商议,决定采取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救国会会员以零凑整的办法,从四面八方去购买所需物品。然后,发动老人、妇女、儿童,把这些东西零零散散地带出城外,送到指定地点。一天后,这“庞大的运输队”,把一斤斤的棉花,一块块的棉布,一双双的靴鞋、胶鞋,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悄悄地送到子弟兵的手中。不到一星期,就集中了100多匹棉布,500公斤棉花。姜墨林立即指挥战士们把物资装上爬梨,沿着松花江向驻地火速前进。小分队行至距依兰县城45公里处,接到抗日群众的紧急报告,日军正从后面追来。姜墨林观察了周围的地形,此地位于牡丹江东岸的土城子附近,地势起伏较大,对打伏击战比较有利。于是,他命令小分队一分为二,一部分队员变为运输队马上出发,把军需品运回驻地;然后,命令剩下的一部分队员把马藏在灌木丛中,占据有利地形,埋伏起来,准备阻击追击之敌。他对战士们说:“我们定要拖住敌人,哪怕我们全部牺牲了,也要让运输队安全返回驻地”。
午后两点多,敌人追兵到了。敌人骑在马上,耀武扬威地拼命往前赶,没想到已走入抗联战士的埋伏圈。姜墨林大喊一声:“打!”随即子弹、手榴弹在敌人队伍中开了花。日伪军被打得人仰马翻、晕头转向,日本军官哇哇怪叫,也指挥不灵了。姜墨林他们利用有利地形,沉着射击。战斗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北方的冬夜来得早,天幕很快降了下来,枪声逐渐稀落了。姜墨林看出敌人不敢在黑夜中恋战,乘机率领战士们迅速上马,撤离了战斗。他们摆脱敌人后,连夜赶上运输队。第二天下午,他们又击败了另一股敌人,与前来接应的部队会合,顺利地回到了大森林中的营地。总部领导人握着姜墨林的手,看着一路风尘的战士们,高兴地说:“你们全胜归来,真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