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琦

更新时间:2024-08-27 09:17

姜琦(1885-1951)字伯韩,号柏盦,历任温州省立第十师范学校、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及上海暨南大学、大夏大学中央大学安徽大学文学院湖北省立教育学院、福建厦门大学、浙江大学、西北联合大学等高校校长、训导长、教授等职,出版有《中国国民道德概论》、《现代西洋教育史》等著作20余种。姜琦早年还曾参加辛亥革命,是温州同盟会重要组织者。

人物简介

姜琦(1886—1951)字伯韩,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

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后得明治大学政治科学士学位。

1915年夏回里,任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校长,1917年底离职。旋任南京高师教员、暨南学校教务主任。

1919年秋,发起组织永嘉新学会,任干事长,发刊《会员录》及《新学报》。11月,浙江一师校长经亨颐辞职,次年春,北大代理校长蒋梦麟推荐琦接任一师校长,曾聘刘延陵、朱自清、俞平伯等来校任教。

1921年暑假后,转至南京高师任教授。逾年,由教育部选派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并任丙辰学社(后改名中华学艺社)在美国东部干事。

1925年夏得硕士学位。回国后任上海暨南学校校长,拟订《国立暨南大学改革计划意见书》,将商科大学扩为5个学系。

1927年夏辞职。6月与朱亚兰女士结婚。秋,任上海浦东中学校长兼大夏大学教授。

1928年春,改任日本留学生监督,历时两年。

1930—1934年,先后任大夏大学教育行政学系教授兼主任、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湖北省立教育学院院长。

1934年夏起,改任福建省统一师范校长。

1938—1945年10月,除1940年11月起曾任西北联大教授兼教务长、遵义浙江大学训导长、社会教育学院及中央大学等校教授外,均任教育部训育委员会专任委员及参事。

台湾光复后,任行政长官(陈仪)公署简任参议兼台湾省编译馆编纂。1946年3月后专任编译馆编纂。1951年10月1日因病逝世,年66岁。

毕生从事教育,为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遗著20余部,主要教育著作有《中国国民道德概论》、《西洋教育史大纲》、《教育史》、《知难行易与教育》、《现代西洋教育史》、《中国国民道德原论》、《德育原理》、《教育学新论》、《生活管理》等。

光复同盟

晚清时期,一对来自宁波的姜氏夫妇,开设宁远酒坊于温州郡城万寿里(今市区万寿巷),他们勤劳朴实,心地善良,婚后多年未育,一次路过牛桥地方(今牛山东北方向),见有新生儿被抛弃在外,内附写有生辰的红纸条,上有“光绪乙酉年五月初八日”(1885年6月20日)等字样,便抱归养为己子,特请私塾老先生给取名“琦”。

姜琦小学入读三官殿巷谷宅的公普两等小学堂,那是当时温州城区一所好学校,所聘老师是有“相逢社会半生徒”之誉的名士汤壁垣。汤壁垣在姜琦小学毕业时,被英国传教士苏慧廉创办的艺文中学堂聘为国文教员,姜琦因此得以优异成绩顺利进入艺文中学堂。在校期间,他先后遇上力主教育改革的洋校长山尔曼和理科硕士蔡博敏,他们对姜琦以后走上教育改革道路产生非常深远的重大影响。

1906年2月,姜琦随着留学日本高潮的到来,也越洋过海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07年毕业回国又出国,入日本法政大学,获政治科学士学位。姜琦在日本留学期间与傅式说、周曙霞最为要好,经常相聚一起,交流信息,特别关心国内大事。

1906年,东京成立杭州同盟会分会之后,温州同盟会分会也酝酿成立,姜琦与傅式说、周曙霞、张云雷、王统、沈靖、戴任、许燊、黄解、吴粹、易锐侯等人为其成员。1910年2月,章炳麟、陶成章在同盟会之外,于东京重组光复会总部。姜琦等人又成为光复会会员。1911年7月31日,宋教仁等在上海成立中国同盟会中部总部。姜琦等人始终以双重身份与光复会、同盟会保持组织联系。

演说革命

辛亥革命爆发、改称中华民国的消息传到日本,姜琦即与傅式说、周曙霞、李素冰、朱侠夫、黄直民、张彦士等人坐轮船急匆匆赶回国内,在轮船上恰巧碰到黄直民的胞弟黄颂英,后者是驻军宁波的浙江陆军第八十三标排长,兼全标体操总教习,因流露反清言论被上级怀疑,潜逃回家。

姜琦等人于10月下旬抵达温州,即与在温的士绅姚泽夫、胡方尧、胡方禹、王超凡、陈禹门、陈守庸等计划组织响应武昌起义。具体工作分三块:一是由胡方尧、黄颂英为主,组织成立义勇军,分班在街上巡逻;一是由姜琦、李素冰为主,组织宣传员上街讲演革命意义;一是由张云雷为主,争取地方当局军政要员和士绅对温州光复的赞成。

1912年3月3日,中国同盟会本部在南京召开大会,宣布改组为公开的革命团体,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黎元洪为协理。《东瓯日报》在5月7日刊登中国同盟会浙江省支部温州事务所通告:“本事务所遵中国同盟会浙江省支部章程设立。各界诸君如愿入会,请至《东瓯日报》馆本事务所接洽可也。……经理人:李伯干、王养玉、姜伯韩同启”

6月10日刊载两则内容:一是《中国同盟会浙江支部第十分事务所开成立大会志闻》:“同盟会支部第十分事务所在永嘉教育会开成立大会。到会者百余人。先由组织员姜伯韩报告开会宗旨、孙中山君历史及同盟会沿革、并光复之历史、并财纲及临时通约。……举评议员八人:王君人骥二十一票、姜君琦十四票、黄君直民十四票、江君文光十三票、席君德先十二票、章君喆十一票、项君廷桢十票、程君登云九票。次,傅君式说演说;次,勤余演说;次,王君人骥、姜君伯韩演说,洋洋洒洒,闻者均为之动容。次,由姜君伯韩提议,谓国民捐系本会协理黄兴发起,既为本会会员,亦当竭力进行;如愿认捐者,当向主任干事处接洽云云。五小时遂散会。”

二是《姜伯韩启事》:“中国同盟会浙江支部第十分事务所已于本月之九号成立。公举李君远为主任干事。此后入会手续及一切诸事,请与李君接洽,鄙人概不与闻。谨启”姜琦自此之后,转往此前成立的永嘉县省议会选举事务所,担任文牍工作。

参与护法

1913年7月13日,因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二次革命”爆发。7月15日,黄兴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同时委派温州同盟会姜琦、吴庆元、周德甫(习之)等组织武装力量配合。温州曾出现以赵得元为首的反袁武装斗争,一度围攻鹿城,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败退。姜琦转往日本,由战友王统介绍加入孙中山在东京成立的中华革命党,追随孙中山继续反袁斗争。1915年姜琦返回温州,7月为省立第十师范学校校长。他在任三年,因“整饬管教合法,办理有方”,三次获得省长的嘉奖令。但姜琦虽然如此优秀,竟在1918年被免职,概括原因有两个,其一与他的工作作风,做人原则有关。据《张棡日记》记载,1917年上学期,一位曾是姜琦好友的王某人,为人谋位置,被身为校长的姜琦拒绝,因“不允其荐,缘此订恨”,暑假时王某捏造控告姜琦无行无学,且诬蔑其好男风等,后经当时省长发交瓯海道尹查复,以均无实据,事始冰解。

其二与温州光复后发生的“护法运动”有关。1917年9月,广州成立军政府,孙中山就任军政府大元帅,以恢复《临时约法》和拥护国会为号召,掀起“护法运动”。11月,受孙中山派遣的蒋尊簋、周凤歧在宁波宣布独立。温州紧随其后,姜琦与受中国同盟会中部总部派遣抵温的章吴俊(张钧)、何公烈、张星伯、陈挺立、施颂同、项逊斋、朱竺峰等七人共同开展工作,积极鼓动地方军政要员。

11月28日,浙江省警备队第六区统带戴任与瓯海道尹赵增藩等人通电响应,并在30日《瓯海公报》上署名发布温州独立布告,结果很快遭到浙江督军杨善德的镇压。1918年,凡直接参加的人员都被名列通缉令名单,姜琦、戴任等人幸有德高望重的辛亥革命老前辈的暗中保护,时任浙江省政府高等顾问的徐定超在省城从中斡旋,为此免职离任。姜琦经同盟会会员符璋介绍,于当年6月间离开温州,暂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