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伐利亚和会

更新时间:2023-03-26 14:26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被公认为是欧洲最早的一次国际会议。1648年“三十年战争”参战各国为了恢复欧洲和平,而在威斯特伐利亚召开会议结束战争。会议上法国和瑞典巩固了战场上所取得的成果,取得了与神圣罗马帝国同等的地位。它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战争的先例,并肯定了国家主权原则,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对后世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概念释义

这次会议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发生在具有主权性质的民族国家出现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市场和经济中心的形成,欧洲的政治区域化进程也在发展,其特点是不断否定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威,不断加强王权和主权意识,最终使民族国家应运而生。在这一过程中,以1648年结束席卷欧洲的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其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标志,以主权国家为国际行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也初具雏形。

其他介绍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恢复和平的先例;调整了一些国家的疆界;肯定了西欧各国王权的正统性和德意志几百个诸侯国的主权和宗教信仰自由,确立了国家关系中国家主权的独立性、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强调了国际条约神圣性并规定对违约国可以实施集体制裁;它还建立了外交使团制度。这一切在人类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了以王权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开始取代基督教的神权,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一个以正式邦交形式和召开国际会议为互动模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欧洲初步形成。与此同时,它所确立的有关国家主权和国家关系的这些基本原则,也成为现代国际法的基础。但是这个体系还不具有全球性,它更多地带有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特点和色彩,它所展现的更多的是欧洲的以“多极均势”为特点的国际秩序,还没有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历史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后,经过100多年的争斗,欧洲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到18世纪末,瑞典、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已不是大国,波兰已不存在,活跃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的是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在世界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欧洲列强凭借船坚炮利,迅速向外扩张,把世界其他地区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逐渐形成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但是欧洲内部并不平静。资本主义的发展强化了各国对现实国家利益的追求,人权的理念和民主共和的思想猛烈地冲击着专制主义的旧体制。这一切最终导致曾经是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的法国于1789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震撼了欧洲的专制制度,最终打破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构建的欧洲“多极均势”结构,一时间形成了法国一强主宰欧陆的形势。拿破仑帝国的不断扩张威胁了各国的生存,于是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英国与俄国、普鲁士、西班牙、奥地利等国先后组织了7次反法同盟,最终使拿破仑帝国解体,旧王朝得以复辟。1814~1815年列强在维也纳召开和会并达成《最后议定书》,目的是结束战争,恢复欧洲的和平与均势。

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会议把欧洲所有的主权国家(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都包括在内;根据“正统主义原则”恢复了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典、荷兰以及那不勒斯等王朝原来的地位;用小国和弱国的领土对战胜国进行补偿,再次重新划定了欧洲的政治版图。会议还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国际问题作出了决定,通过了《关于取缔贩卖黑人奴隶的宣言》,《关于河流自由航行的规章》以及《关于外交代表等级的章程》等。随后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签订《神圣同盟条约》,并与英国签订《四国同盟条约》,以防止法国再度爆发革命。随着法国相继参加这两个条约,这一目的已经达到。

维也纳会议建立的这种新的政治军事及其领土的平衡,被称为维也纳体系。《神圣同盟条约》和《四国同盟条约》是对维也纳体系的重要补充,也可视为维也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维也纳体系是继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历史上第二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

维也纳体系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强权政治。通过战胜国对战败国财产的瓜分,满足了列强的领土野心。第二,它依靠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实力均衡,共同维持着欧洲的稳定。第三,它开始用“会议外交”的方法,通过上述五大国定期举行国际会议,对列强各自的利益和矛盾进行协商解决,从而维护大国的利益。这也被称为“欧洲协调”。

从总体来看,维也纳体系仍然是一个欧洲列强讨价还价求得妥协的国际体系。但是该体系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一、维也纳体系已经具有一定的世界性,可视为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关系体系;但是世界其他地区是作为欧洲列强侵略和资本扩张的对象而进入这个体系的,因此只具有从属性。第二、“均势”原则已经成为指导后世制定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维护国际关系体系内均衡结构的经典性原则。第三、它对各国外交代表的等级的规定,至今还被作为外交惯例而广泛运用。

维也纳体系维持了欧洲大约100年的和平。但是它建立在欧洲各大国的实力基本形成均势的基础之上,既没有消除各国的扩张野心,也没有停止它们之间的争斗。各国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出现了一系列政治危机和军事冲突,最终导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维也纳体系也彻底崩溃。但是,这场主要由于欧洲列强的争斗而引发的世界性战争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实际结束了欧洲的全球霸权时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相继召开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安排战后的世界。主要内容有:宣布德国及其各盟国应当承担战争罪责,并据此而对战败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领土、海外殖民地等各个方面的严惩;有限承认民族自决权,恢复波兰的独立,建立了一批民族国家;建立国际联盟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权国家的国际组织,并对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协调战胜国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关系并限制海军军备;确认以“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它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等等。

上述这些对战后世界作出的安排,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该体系也有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它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经形成了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具有真正的世界性,社会主义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斗争对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它是一个由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构成的多极均势结构,并留有欧洲大国均势的痕迹,但由于对德国和苏联等重要战略力量的长期排斥而缺乏稳定性。第三,它提倡集体安全,但是国际联盟在防止和制止侵略战争方面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第四,强权政治贯穿其中,使该体系存在严重的内在矛盾和致命弊端,并导致战后的和平既短暂又脆弱。

因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没有带来永久的和平与安宁,仅仅20年之后,更大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使人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双重劫难,而且彻底宣告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终结,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奠定了基础。

雅尔塔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政治格局完全被战火所摧毁,取而代之的是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这个新的两极格局的基石,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由反法西斯大同盟的主要领导人通过多次会谈所签订的一系列协定而确立的雅尔塔体系;而两极格局的外在表现,则是美苏在战后逐渐形成的“冷战”态势。

雅尔塔体系的明显特点是:第一,以建立和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战后的历史已经证明,尽管存在长达40多年的冷战和各种局部战争,但是就世界范围来说,这一目标已经实现。第二,它是一个美、苏两极均势结构,但是两极的战略力量只是相对平衡。第三,联合国以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和制止侵略战争为根本宗旨,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不仅体现了国际政治的民主化进程,而且安理会及其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体现了维护集体安全的国际关系准则。第四,它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因此同样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

还必须指出的是,雅尔塔体系形成的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首先,鉴于苏联的经济实力始终远逊于美国,因此冷战对苏联的伤害程度远远甚于对美国的伤害程度。其次,两极格局也未能囊括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随着战后非殖民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西欧、中国和日本实力的增长,在两极格局中不断生长出多极的力量。另外核威慑的制约因素也不可低估。这一切最终使雅尔塔体系和平演变。当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以自行坍塌的方式最后消失时,冷战得以终结,雅尔塔体系也成为历史的陈迹。

但是,作为雅尔塔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联合国继续存在。作为当代世界主权国家所组成的政府之间的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尽管存在着各种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仍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国际格局多极化的发展方向。

与冷战的结束几乎同步发展的是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于是一些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和民族国家的主权在基本的价值取向上具有异质性和互相排斥性,并认为国家主权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概念,甚至断言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主权消亡是一种铁定趋势”,国际政治的“后威斯特伐利亚”时代已经来临。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经济全球化并未造就“没有国界的世界”,民族国家及国家主权在国内和国际政治生活中仍然处于核心地位并起着核心作用,国家主权最核心的部分——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权利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各国依然牢牢把守着国家主权,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来捍卫国家的根本利益。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