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15:01
有些鱼类雌雄具有不同的体色,如海洋中隆头鱼,雄性橙黄色,自眼部向后有五六条蓝色条纹,而雌体红色,没有条纹。许多鱼在繁殖季节出现鲜艳的颜色,特别在一些雄鱼上更加突出,待生殖季节一过,鲜艳颜色即行消失,这种色彩就是婚姻色。婚姻色是鱼类副性征的一种表现。
鱼类在成熟前,从外形很难区别雌雄,必须通过饵剖观察性器官才能鉴别。当鱼类到了生殖期,也能从外形上看出,即体色变深或显出鲜艳的色彩,称之为婚姻色。例如,大马哈鱼在生殖期体侧产生橙赤色斑纹。又如有些鱼类雄性在体表等处有一种白色小点,称之为追星。科学术语称之为鱼类第二性征。
色素细胞的形状及大小改变、色素颗粒扩散及浓缩等会导致鱼的体色易改变。当色素细胞收缩时,原生质及核位置不变,细胞色素颗粒集中到细胞中心,即该颜色变成圆形的斑点而缩小其所占的身体比面积。鱼的体色变浅,变得明亮;当色素颗粒扩散时,该种体色扩展而增大颜色所占身体的比面积,鱼的体色变深。鱼类的体色变化与其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关。
黄色素细胞和红色素细胞的色素调节与神经无关,全由激素来进行调节。例如,对一些鱼注射垂体激素,会出现婚姻色,雄性激素注射鳑鲏也会使其出现婚姻色。婚姻色即为一些鱼类在生殖季节出现的鲜艳的特殊体色,以提高对异性的吸引力,提高受精率,有利于生殖,这种体色在生殖后会消失。软骨鱼类体色的调节主要由脑下腺分泌的激素控制。
部分鱼类在生殖季节体的婚姻色非常美丽。一般来说,婚姻色可分为2种类型,分别为雄性婚姻色和雌性婚姻色。单鳍多线鱼种类为雄性展示婚姻色,雄鱼繁殖季节时有2种婚姻色,一种为保护领地,从头部到背部呈现黄金色调;另一种为鱼类盘旋于领地上攻击入侵者而显示出淡黄色,并从头部到背部带有不规则黑色斑点。雌雄同体石斑鱼变色,雌性先熟的西氏拟隆头鱼在从雌性变为雄性过程中臀鳍颜色逐步由黄色变为红色,而尾鳍由红色变为黄色。
香港叉尾斗鱼雄性在发情期体色发黑,各鳍条边缘呈现金属蓝色,而雌性个体繁殖季节颜色无变化。而Gobiusculus flavescens雌性在繁殖季节也展现婚姻色,繁殖季节雌鱼腹部呈现橙色,雄性个体更趋向于选择腹部颜色艳丽的个体交配,并导致橙色腹部个体产卵期提前,且雌性婚姻色越艳丽,其卵类胡萝卜素含量越高,一些研究表明卵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越高,卵质量越好,有可能会提高后代成活率。带纹矛耙丽鱼雌性展现婚姻色,雄性个体更趋向于与腹部包含红蓝色的雌性个体交配,雌性的红蓝色腹部是向雄性个体传输一种信号,表明雌性个体已经达到性成熟可以交配且雌性个体健康状况良好,可以有效诱导雄性以获得交配权,雌性腹部红色表示雌性已经性成熟可以交配产卵,而雌性腹部蓝色表示雌性繁殖力高、亲本质量和后代的适应性强,同时实验表明雌性婚姻色也是一种雌性个体之间恐吓的竞争信号,更有利于获得雄性的交配权。
①鱼类的婚姻色属于性成熟的标志之一,婚姻色越显著,成熟度越好,性腺发育越好,对于人工繁殖而言,比如胭脂鱼具有红色的婚姻色,可以作为鱼类亲本选择的标准之一,有利于人工繁殖的开展。
②黑龙江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繁殖群体由鄂霍次克海经俄罗斯境内的黑龙江干流洄游至中国境内即分成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个地理群体。过去大麻哈鱼洄游至中国时,婚姻色均较浓艳,但近十年来发现洄游至乌苏里江的大麻哈鱼部分个体婚姻色浓艳,部分婚姻色很浅或无色。
为了揭示婚姻色浓淡差异的原因及其对大麻哈鱼繁殖适应性的指征作用,相关学者于2011年9月20~29日,对乌苏里江大麻哈鱼回归繁殖群体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样品94尾,将其划分为婚姻色浓艳个体组(红色度a*值>13)和浅淡个体组(红色度a*<7),进行了两群组间的繁殖生态学参数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浅淡个体的成熟系数(GSI)、卵径、卵重、年龄、体长和体质量均小于浓艳个体,且差异极显著(P<0.01);婚姻色浅淡个体的绝对繁殖力显著小于浓艳个体(P<0.05);但二者的肥满度指数差异不显著。两群组间各繁殖生态参数间相关关系的差异分析表明,婚姻色浅淡个体性腺发育落后于浓艳个体,表明婚姻色浅淡个体的繁殖适合度低于婚姻色浓艳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