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12:14
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 layer,简称MAC Layer)在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中,负责多台计算机如何共享与网络的物理连接的子层。
Media Access Control Layer
媒体接入控制层,属于OSI模型中数据链路层下层子层。
它定义了数据帧怎样在介质上进行传输。在共享同一个带宽的链路中,对连接介质的访问是“先来先服务”的。物理寻址在此处被定义,逻辑拓扑(信号通过物理拓扑的路径)也在此处被定义。线路控制、出错通知(不纠正)、帧的传递顺序和可选择的流量控制也在这一子层实现。
媒体接入控制层中的MAC协议位于OSI七层协议中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分为上层LLC(逻辑链路控制),和下层的MAC(介质访问控制),MAC主要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在发送数据的时候,MAC协议可以事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如果可以发送将给数据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最终将数据以及控制信息以规定的格式发送到物理层;在接收数据的时候,MAC协议首先判断输入的信息并是否发生传输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去掉控制信息发送至LLC(逻辑链路控制)层。
地址:IEEE 802标准规定MAC地址字段可采用6字节(48位)或2字节(16位)这两种中的一种。
帧:MAC帧是构成MAC协议和保证有效数据通信的基础。MAC帧由帧头(包括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地址和序列控制信息)、可变长度的帧体Body和帧校验序列3个部分构成。IEEE802.11的MAC层定义了3种类型的帧:数据帧、控制帧和管理帧。帧控制字段的类型(Type)与子类型(Subtype)决定了具体的帧类型。
不管是在传统的有线局域网(LAN)中还是在流行的无线局域网(WLAN)中,MAC协议都被广泛地应用。在传统局域网中,各种传输介质的物理层对应到相应的MAC层,普遍使用的网络采用的是IEEE802.3的MAC层标准,采用CSMA/CD访问控制方式;而在无线局域网中,MAC所对应的标准为IEEE802.11,其工作方式采用DCF(分布控制)和PCF(中心控制)。
通用修改
需要根据MAC芯片型号联系厂家拿到对应的固件刷写工具,以及MAC地址文件,其中MAC地址是需要向IEEE联盟购买有效段的,并是唯一的,如果出现重复的则会报IP地址重复的错误而导致相同MAC地址的计算机网络访问异常 。
Unix/Linux 系统下修改MAC地址
进入保存MAC信息文件
图形界面下Alt+Ctrl+Space →打开命令行终端→
方法1、输入:ifconfig
方法3、输入:hostname -i
方法4、输入:netstat -r
方法5、输入:cat /etc/resolv.conf
→显示相关网络数据
其中inet addr为ip地址,HWaddr是主机的HardwareAddress即MAC。
修改MAC
方法1、修改MAC的方法:在/etc/rc.d/init.d/中的network中加入ifconfig eth0 hw ether xx:xx:xx:xx:xx:xx(MAC)然后重新启动就会发现网卡地址已经是xxxxxxx了。
方法2、也可以将/sbin/ipconfig eth0 hw ether MACaddr加入到 /etc/rc.local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