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舰队

更新时间:2023-08-08 15:24

存在舰队或存在的舰队是一种西方海军战术理论。最初的含义仅仅是指国家对建设的一种态度。马汉在其《海权论》一书中,将舰队分为两种类型:要塞舰队和存在舰队。后来演变为指一支海军战力试图控制其影响的水域,但从来不离开其主要港口。一旦其离开港口,这只舰队可能就会被打败或歼灭而不能影响敌人的决策,但如果其一直停留在海港之内,敌人不得不为了防备它而部署军事力量。存在舰队的战术属于一种海权否定(封锁敌人对特定海域的控制能力)的手段,但实际却未达海域控制的情境。

发展历史

最初,马汉在《海权论》一书中分析日俄战争时,将舰队分为两种类型:要塞舰队和存在舰队。其指出,要塞舰队理论将舰队认为是也仅仅是要塞防御的一种手段,这以日俄战争中的俄国舰队为代表,存在舰队理论则将舰队理解为可以完全脱离基地、要塞而存在,这一理论的代表是英国舰队。这两种观点都走向一个极端,前者将全部重点放在要塞上,使舰队隶属于要塞,其唯一任务为协助要塞防御。存在舰队则完全放弃要塞,仅将要塞视为舰队的供应基地。在作战模式上,一个是单独依靠要塞对国家的海岸线进行防御;另一个则是单独依靠舰队进行防御,即存在舰队本质上是一种极端的舰队至上主义,往往主张把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到舰队建设上,忽视海岸防御和要塞的建设。马汉在书中认为这两个理论走了两个极端,一个国家的海军建设应该是这两种思想的折中,要塞和舰队不是相互隶属的关系而是相互协作的关系。

史料上最早的应用是在1690年,当多瑞顿伯爵一世率领皇家海军航行于英吉利海峡,对上强大的法国舰队。他决定避战,以等待增援后的绝对优势。在存在舰队的战术下,成功的获得了作战区域的主导权,迫使法军必需驻防而无以转攻他处。

在近代战争中的实例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军的大洋舰队与英国海军大舰队也利用这套战法打得平分秋色。在日德兰海战里,德、英两军为了避免损失、保持舰队战力,而不冒险出战。

同样的战法也发生在Kriegsmarine。德军的战舰提尔皮茨(Tirpitz,俾斯麦号同级舰)战舰的服役期间就像在履行存在舰队的战术。因为它未曾向任何敌舰开火,它存在的目的只是让英国皇家舰队必须结集其战力,以防护北极海域而不能转战他处。

理论

这套战术的整体概念系假设舰队停靠在一处安全的港口(即使这个港口临近于敌军)。在经过塔兰托战役珍珠港事件两役后,不难看出,这套战术让舰队停留在港口来发挥其最终价值。也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这套战术已经过时、淘汰。假如要充分保障一个舰队远离敌军的威胁,是必也无法给与远方敌舰队足够的威胁感。

其他应用

存在舰队虽被认为只能应用于海战。然而,基于这样的逻辑也不难在其他战场看到。比如在围城战,就可能存在着存在军队的作战策略,也就是把军队留在城塞里不出战,进而牵致敌军。在海湾战争中,萨达姆·侯赛因也使用它的空军达成类似存在舰队的战法[2],它一方面让联军必需小心防范,另一方面又得以护卫他的轰炸机突围。当伊拉克的发现容易攻击的目标时,萨达姆下令他所有的空军进攻伊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