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6 17:42
孙伶伶,女 ,马新明妻子,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研究员。
199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7年10月至1998年9月,受北京大学选派赴日本新泻大学法学部留学一年。
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律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曾任西藏社科院《西藏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当代西藏研究所副所长。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研究员。
当代日本法律制度、中日关系中的法律问题。
1.《从国际法角度分析钓鱼群岛主权问题》,《日本学刊》2004年第2期。
2.《修改宪法与国家发展道路选择》,《日本2003》,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8月。
3.《日本参议院选举反映出的小泉强军立国策略与对抗中国图谋》,《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4年第37期(*与高洪合写)。
4.《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法理念》(中英文),《法治与21世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8月(与马小红合写)。
5.《求解中日关系政冷困局》,《新世纪周刊》第14期,2005年4月18日。
6.《修宪预示日本未来政治走向》,《日本学刊》2005年第3期。
7.《二战历史定论不容篡改》,新华网,2005年6月2日。
8.《日本的反腐败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5年9月(与张进山、高洪等合写)。
9.《日本岂能以狭隘民族史观挑战历史定论》,《今日中国论坛》2005年第8期。
10.《正义斗争未有穷期——中日战争遗留问题为何难以解决》,《当代世界》2005年第8期(与高洪合写)。
11.《远东审判定论不容篡改》,《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2.《东海问题现状与展望会议综述》,《日本学刊》2006年第2期(与赵刚合写)。
13.《中日领土争端新探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4期(与张植荣合写)。
14.《中日间战争赔偿问题研究 研究报告》 150千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结项报告、2009年8月(合著)。
15.《中日东海共同开发与国际化实践》 学术论文 11千字 《日本蓝皮书: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8月。
16.《未来十年的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政策》(中译英)译文 50千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资助课题,2009年6月结项。
17.《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日本经济运行》(日译中) 译文 15千字 《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
1.《日本走向何方》,《人民日报》2004年2月20日。
2.《提问中日关系:关于钓鱼岛问题》,《人民日报》2004年7月2日。
3.《日本“接管”钓鱼岛灯塔:有悖国际法的单方行为》,《人民日报》2005年2月23日。
4.《必须追究战犯个人责任——五评日本政要否认战争罪责言行》,《人民日报》2005年6月9日。
5.《岂能无视人类共同价值观——六评日本政要否认战争罪责言行》《人民日报》,2005年6月15日。
6.《不容推翻国际定论——八评日本政要否认战争罪责言行》《人民日报》,2005年6月17日。
7.《日本拿会费报复联合国》,《环球时报》2005年9月30日(浦瑞含、邹德浩、孙伶伶合写)。
8.《日本“危机感”纯属“日本造”》,《环球时报》2005年10月17日。
9.《日政府竟要为战犯翻案》,《环球时报》2005年10月31日(文君、孙伶伶合写)。
10.《搁置争议,合作双赢》,《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1月19日。
2010年,马新明、孙伶伶夫妻成为中组部选派的第六批援藏干部,期满后又转为第七批,创造了援藏史上多个第一:第一对援藏夫妻、第一对博士、第一对北大校友、第一对两届援藏……用真情谱写出一曲华美乐章。
作为援藏干部的楷模,中组部、中宣部发文组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媒体进行广泛报道,《人民日报》以《因为爱,所以爱》为题整版报道他们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