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6 20:16
孙振川,男,汉族,197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曾经的行业新手到享誉世界,短短十余年,我国盾构整体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在这耀眼成绩背后,离不开一批盾构人十余年来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孙振川,就是其中的一位。
从业二十多年来,孙振川参与了多个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长期扎根于施工一线,主持了我国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国内首条特长水下高速铁路隧道——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杭州庆春路越江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设和科研攻关,参与了国家“863”、“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国家级项目研究,构建了跨江越海隧道设计理论与方法等关键技术体系,填补多项国内外技术空白,为我国实施穿江越海、地下空间开辟等重大工程保驾护航,作出了突出贡献。
攻坚克难穿江越海铸精品
孙振川大学就读于阜新矿业学院,1953年,我国第一台手掘式盾构就诞生于阜新煤矿。冥冥之中,孙振川已经与盾构结下了不解之缘,并立志为盾构与隧道技术作贡献。
上个世纪90年代,孙振川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工作环境最艰苦的隧道局,投身于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从见习生到项目总工,从项目总工到项目经理,从公司副总工程师到公司总工程师,孙振川背井离乡、远离家人,参与的大小工程建设与技术攻关不计其数,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为日后开展工程科学技术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5年,一个重大机遇摆到了孙振川的面前——筹划十年的我国首座大断面海底隧道——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准备开建。举目世界,当时有能力修建海底隧道的国家屈指可数,我国从没有修建此类工程的经验,而且当地海底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其难度世界罕见。
面对挑战,是裹足不前,还是迎难而上?孙振川毅然选择了后者,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中铁隧道局组建了翔安隧道项目部,通过激烈的竞争上岗,组织上选派孙振川任项目经理,承担翔安隧道左线行车隧道、服务隧道及两隧道之间的横通道等核心工程建设。“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伴随着巨大的压力,承担着极大的风险。”孙振川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能感觉到那种面对艰难工程的激昂心情。
孙振川的激昂来自战胜高难度工程的决心与信心,来源于隧道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深不可测的海底世界,翔安海底隧道需先后穿越8条风化深槽和多条风化囊,深槽地下水和海水直接连通,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来自挪威和日本的隧道专家察看了地层结构后摇头说:“这个工程是海底隧道钻爆法修建的禁区,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
外国专家的否定,并没有让中国团队退缩,反而更激起了孙振川的斗志:外国人干不了的,咱中国人一定要做成。带着这样的决心,孙振川带领技术团队,日夜坚守在施工现场,大胆开拓、小心验证,锲而不舍进行研究实验、技术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海底奇迹”。
在浅滩土层、全风化土层、复合地层施工阶段,看到传统的CRD工法掘进进度缓慢、地层变形及地表沉降大,孙振川就开始琢磨,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控制变形、提高效率?历经不断地研究、试验,最终对传统工法进行了创新优化,通过组织研发新设备、创新施工步序、制定变位分配控制标准、提高机械化设备配套等技术攻关,经现场实验验证,使工作效率由最初的每月30米-40米,提高到每月80米;地表沉降由最初的20cm,降低为3cm。40米,在陆地上是一段短短的距离,但在复杂的海底隧道施工中却是飞跃性的推进。
进入到海底,最艰难的部分是如何安全通过海底风化深槽及岩石破碎带。“这是一段极不良地质体,就像夹心饼干一样,两边是岩石,中间却和海水连通,夹杂着泥、沙,一旦发生垮塌、漏水,海水将滔滔不绝涌入隧道,不仅整个隧道功亏一篑,还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孙振川说。当时国内外都没有类似技术和经验可供借鉴,孙振川决心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带领技术团队日夜泡在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攻关,组建攻克地下工程难点的“特种部队”,最终确立了“探、堵、挖”的施工理念和防止突涌水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安全顺利地穿越了第一个风化深槽,并在全线工程推广应用。
再完美的方案也会有意外,为了确保海底施工万无一失,孙振川亲自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在一次开挖过程中,海水突然从海平面70米以下的掌子面裂隙,以50立方米/小时的速度喷泻而下,几乎把掌子面击穿。面对险情,孙振川临危不乱、沉着应对,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项目300多人投入抢险,边排水边封堵,经过两天三夜的不间断作战,终于将汹涌的海水制服。几天没合眼的孙振川,走出海底隧道时胡子拉碴,好像一下子老了好几岁。“当时已经开工两年了,如果堵不住,整个隧道将毁于一旦。”现在说起来,他还是心有余悸。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通过一系列科研攻关,孙振川带领的团队不辱使命,接连解决多个“世界性难题”,在我国第一条海底隧道建设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为今后更多海底隧道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蛟龙潜海过,天堑变通途,翔安隧道在我国交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孙振川团队在建设过程中的技术优化、创新,对于我国海底隧道的建设水平同样具有开创性的推动作用。
在翔安隧道建设中的出色表现,使孙振川团队多项技术成果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其中“跨江越海大断面暗挖隧道修建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他多项关键技术先后荣获2009年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9年度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特等奖、2011年度中施协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1年度中施协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中国中铁青年创新一等奖等。孙振川个人也被授予厦门市“突出贡献个人”、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6年,当选第九届全国科协代表。
开拓创新智能盾构谱新篇
荣誉不是终点,科研没有止境,孙振川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他率领团队在盾构技术研究上锐意开拓,连连摘取硕果:盾构机水下盾尾刷冻结更换技术、超高水压常压换刀技术、水下超浅埋大断面立交隧道修建技术研究、南水北调穿黄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高速铁路特长水下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及对接技术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相继突破和创新,推动了我国盾构隧道及水下隧道施工技术水平快速提升,迅速跃上国际舞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行业向前发展,在孙振川心里,这就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也是最大的乐趣所在。
2012年,依托中铁隧道局建设的、我国建筑施工盾构行业唯一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这也是河南省首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孙振川作为实验室主要牵头人员,再一次在科研道路上整装出发,担负起新的使命。他将目光投向了最前沿的科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如果能够将信息技术与盾构技术相结合,带来的将是革命性的变革,盾构TBM大数据研究成为实验室的重点项目之一。
“平步跨高山,谈笑越江海”。随着隧道科技的不断发展,隧道从大江大河甚至海底下面穿越已不再是梦想。而在孙振川看来,城市不断扩张,人口膨胀、交通拥堵、资源紧缺,隧道和地下空间开发已成为必然趋势,作为主要施工设备的盾构TBM及其代表先进方向的施工技术前景广阔。但盾构作为一种“量体裁衣”的定制产品,其选型设计在目前还仅仅依靠“三张表”方式,盾构机还需要类似汽车驾驶员一样的主司机操控。然而,进入到环境复杂的地下,由于工程地质的不确定性、盾构机的不适应性、操作人员素质的差异性等,安全高效的盾构法也经常“险象环生”。
盾构TBM是不是也能像无人机一样,实现智能操作、“无人驾驶”?孙振川毅然牵头组建团队开展了“盾构TBM大数据云平台及应用”项目研究,让盾构TBM与信息技术“牵手”,实现盾构TBM智能化选型设计、智能化作业。
目前,盾构TBM大数据云平台一期研究成功完成,具备了智能监控、综合分析、业务协同等功能,已接入施工线路200多条,预测风险1500多次,纠正不当施工行为800余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成果先后获得工信部大数据示范试点项目,百家大数据优秀案例等荣誉。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孙振川将继续带领团队在大数据应用研发方面继续“深挖”,进一步推进盾构TBM技术智能化发展,引领盾构TBM行业技术不断创新,为建设交通强国增砖添瓦。
风光优美的厦门海滨,车流不息的翔安隧道入口,有一座工人雕塑群像,上面镌刻的“永不言弃”四个字异常醒目,这也是印在孙振川心中的信念。正是由于这一信念,孙振川所带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才成功入选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先后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目前,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中的典范,孙振川作为学术带头人,一心为实验室的高质量发展着想,成为这支模范队伍中的一面旗帜。
2020年11月24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表彰为“全国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