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西路

更新时间:2024-09-03 11:37

孙文西路(Sunwenxi Road),是中国广东省中山市石岐街道凤鸣社区、民权社区境内道路,是中山第一条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

唐宋时期,岐江河岸位于烟墩山下,即今孙文西路一带。其时,香山盐渔农业兴起,带动商贸业的发展,岐江作为水路交通枢纽,成为商品集散中转地,滨岸贸易已具雏形。

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孙文西路中段只有18间商店,这段路曾称为“十八间”。

宋代至明代,孙文西路被称为迎恩街或西门外街。

明万历年间,知县但启元等发起在石岐山(今烟墩山)南面山脚建成天妃庙,庙宇规模宏大,被称为“大庙”,庙前空地因地势低于庙宇而被称为“大庙下”。因香客众多,每逢庙会热闹非凡,在大庙下处形成兴旺的庙会式集市。

清雍正至乾隆初年间,建岐阳里、怀德里、武峰里3条石板街。

清嘉庆至咸丰年间(1796~1861年),续建观澜街(含原石岐圩及天字码头)。

民国10年(1921年),香山首任民选县长吴铁城为改造县城、发展商业,下令拆旧城修马路并扩建石岐,开通、拓宽原有的几条街,修建成马路,并指挥进行首项工程——拆卸西门城楼。

民国12年(1923年)6月,朱卓文接任香山县长,继续完成吴铁城任县长时拆石岐城墙筑孙文路马路的未竞计划,将上述4条街道与石岐城内的永宁街、达德街及东门(又名启秀门)外的文集坊、常丰街等石板街拓建成一条横贯石岐中部并直达岐江天字码头的大马路。

民国13年(1924年)8月至民国15年(1926年)4月,将原西门外路段拓建为三合土路面,初称城西大道;因地处孙文路之西,改称孙文西路。

民国19年(1930年),孙文西路初铺设为沥青路面。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孙文西路一带的私营商业先后实行公私合营、国营化改造。

1956年,孙文西路一带全面完成改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孙文路仍为贯穿城区的最重要交通主干道,其中的孙文西路则是“城区最旺的那条街”。

20世纪80年代后,孙文西路周边的民族路“小商品市场”“女人街”、悦来路“金都城”、中山路“第一城”等周边商业街(商业体)渐次兴起。孙文西路在严峻的商业竞争环境、难以为继的旧经营模式、陈旧的设施等困境中,竞争力日渐下降。

1985年,孙文西路改铺设混凝土路面。

1995年,中山市委、市政府就已提出把孙文西路改造为文化旅游步行街。9月,中山市规划局的《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规划设计任务书》获批准,这是步行街改造的总方向。12月,中山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完成了《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规划》。

1996年4月,中山市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建设指挥部成立。

1997年8月20日,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改造第一期工程的第一段——从商业大厦(今中天广场)至大庙下街的146米改造开始施工,总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该段工程费用接近600万元,12月31日,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改造第一期工程完工。

1998年5月15日,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改造第一期工程的第二段——从大庙下街至中山百货大楼的350米改造工程开始施工。9月,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改造第一期工程的第二段完工。

2008年,中山市人民政府提出大规模调整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的同时,注重旧城改造与保护。

2021年以来,孙文西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又启动了孙文西路微改造,增设了“礼遇中山”等一批本土特色街头小景,举办了“岐聚中秋享礼遇”“岐逢盛世贺华诞”等系列文旅主题活动。

线路设计

线路走向

孙文西路东起悦来路口中山百货大楼,西至凤鸣路口,途经凤鸣社区、民权社区。

线路互通

线路参数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截至2024年7月,孙文西路实行免费运营。

客运流量

根据孙文西路步行街满意度调查分析显示,2020年,孙文西路步行街访客接待总人数约为153.8万人次,81.24%的游客在一年内多次游览本街区。 

建设成果

1999年,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获国家建设部优秀规划三等奖。

2013年,中山市新建了南洋风情的兴中广场与原有的孙文西路步行街共同组成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后被列入“中山十大文化名片”。

2015年,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是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步行街。

2023年1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示了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孙文西路旅游休闲街区入选。

文化特色

文化轶事

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孙文西路出现的“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百货公司,由于经营店铺之大和生意影响之广,名噪一时,被时人统称为“中国四大百货公司”。令人称奇的是,其创始者都是中山人。

历史遗址

中山县参议院旧址设在孙文西路烟墩山上新建会堂,会堂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包括参议院大楼、会堂和小广场三部分。大楼前为小广场,放有石狮一对,后为会堂,为砖木结构。大楼坐北向南,为仿宫殿式的钢筋水泥两层构筑,红墙绿瓦,为当年中山大学建筑系教授夏昌世所设计。正门两边墙上镶嵌有碑记,右边碑记被水泥覆盖,是屈仁则、郑道实题写的奠基石;左边碑记刻有中山县参议会第一届参议员名单。1989年底, 因楼房破损严重被拆毁。

中西药局原址位于孙文西路原47号(一说中西药局原址位于旧城门的西门外侧即今文化宫以西,孙文西路46号之一,民国时曾为正风书局)。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孙中山以优良的成绩,获得了由香港医学局签发的行医执照。1893年春,孙中山在广州西关冼基设立东西药局,之后再在石岐西门口(今孙文西路东段),与同乡程北海合伙开设中西药局。

育婴堂原址在孙文西路,始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是当时清政府收养弃婴的慈善机构。育婴堂于宣统元年(1909年)改建为保育善会,创立西法接生,聘有女医生2人,并由旅南洋各埠澳洲各埠的香山籍乡亲捐助二万七千五百余元银作常年经费,成为当时香山的慈善事业机构。民国之后,并人天主教堂(原高家基天主堂)合署办理日常事务,主要由当时的修女主持,成为孤儿院。20世纪50年代中期改为小学,80年代拆建为商场,现已拆建为中山百货大楼。

聚英是中山第一家专业照相馆,位于孙文西路59号二楼,创办于清光绪年间。中山最早出现照相馆的目的是为拍摄出国护照相片。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山人方星伟与一上海朋友在孙文西路步行街一带开设中山首家照相馆,取名“聚英”。 上海朋友不久返沪,聚英归方家打理。

沿线建筑

孙文西路路两旁的低层建筑风格,结合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式风格建筑与岭南骑楼建筑,被称作“南洋风格建筑”,保存着木雕、灰塑、南洋骑楼等中西合璧建筑物。孙文西路156号、孙文西路126号、孙文西路135号为中山市历史建筑,均为骑楼式商铺。

汇丰百货公司旧址位于中山市石岐街道孙文西路54号和56号。清光绪年间,由香山华侨李怜庵回乡兴建,于宣统年间局部营业,清宣统三年(1911年)正式营业。汇丰百货公司大楼是钢筋水泥结构,楼高五层、四间连隅、宽阔亮堂,是当时香山县主营百货规模最大、最有特色的侨资百货公司。大楼内第一至第三层楼分设饼干、糖果、服装、床上用品、烟酒等多个售卖专柜,第四层楼开设茶楼,第五楼为天台,加盖棚架设天台茶座和简易戏棚,供应茗茶、点心、水果兼表演粤剧。至民国26年(1937年)前,汇丰百货公司门庭若市,繁荣兴旺,成为县内商业零售额最多的店铺。

中山永安公司旧址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石岐街道凤鸣社区孙文西路160号,建于民国18年(1929年) 。旧址坐东北向西南,主体建筑是一栋高四层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骑楼式建筑。现仅剩前廊,宽8.18米,深4.1米,面积约为34平方米。第一层骑柱两侧有两根罗马柱,顶部有“中国银行”牌匾。第二层有木质窗、半圆形窗楣。第三、第四层正中窗户外有阳台,阳台前面皆有石柱装饰,第四层窗户,上有拱券装饰。四层以上为一座高两层的圆顶阁楼,第二层阁楼有阳台,门上有圆洞装饰。

思豪大酒店旧址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石岐街道凤鸣社区孙文西路150号,原为香山银行,始建于民国13年(1924年),1948年改建为思豪大酒店。主体建筑是一栋高四层具有南洋风格的砖混结构建筑。酒店旧址坐东北向西南,面阔8.2米,纵深37米,占地面积约为303平方米。青砖墙,外表覆盖粉红色灰砂。第一层前半部分为骑楼式建筑,骑柱两侧有两根罗马柱。第三层3个窗户外各有阳台一个,中间的窗户有两根罗马柱,上有拱券装饰。第四层3个窗户,中间一个有阳台,窗楣有灰塑装饰。四层之上有一座两层高的圆顶阁楼:第一层四角皆有罗马柱装饰,第二层有阳台,门上有圆洞装饰。思豪大酒店是石岐街道当时最豪华的酒店,是老石岐区商业繁荣的象征和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迄今仅存的外貌保存基本完整的中山民国时期的旅游业建筑,更是中山市近现代商业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2009年公布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县工人文化宫旧址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石岐街道太平社区孙文西路44号,建于1955年。旧楼坐东北向西南,平面呈长方形,为高两层的砖混结构的仿宫殿式建筑,面阔19.79米,纵深17.33米,面积约343平方米。前廊有6根红色石柱,檐下有木制牌匾一块,上阳刻“工人文化宫”字样。1953年12月文娱剧开业后,石岐市工会联合会即筹建石岐工人文化宫,内设影剧场,1955年春节开幕。中山县工人文化宫旧楼建筑风格独特,也是中山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是中国首家商业文化专题博物馆,馆址所在地原为20世纪40年代的石岐镇总商会旧址,即中山市石岐街道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152号,于2006年1月17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是一座融参观、休闲、旅游、纪念为一体的全方位现代化的专题博物馆。主体建筑分为三层,属于错层结构,总建筑面积2124平方米。馆体的正立面按原石岐镇总商会旧址原貌重建,外部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孙文西路步行街南洋风格建筑群落相和谐。展厅主要展示清末民国时期中山的商贸发展状况和富有特色的商业文化、孙中山和郑观应的商业思想、中国早期的香山籍买办以及四大百货公司的创立等。

文化赛事

2019年12月15日上午7:00,2019中山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赛。途经线路包含孙文西路。

价值意义

孙文西路是中山人独特的记忆。不管是看醉龙表演、听咸水歌、观鹤舞展示,领略中山非遗等文化宝藏的风采;还是站在骑楼下,一边看建筑风景,一边欣赏和骑楼融为一体的穿有民国风情服饰的模特,这里有中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南方+ 评)

孙文西路走过百年岁月,不仅是中山人文历史活的“教科书”,也是中山城市品格的展示窗口。从宋元西门外“十八间”到明清号称“皇恩浩荡”的迎恩街,从民国“中山第一路”的盛极一时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风头无两,到90年代的繁华再造,到近十年来的逐渐暗淡,至今又被提起。孙文西路历经几起几落,生生不息,沧桑中透露出顽强的生命力。(中山档案方志 评)

孙文西路见证了香山铁城建设、近代西风东渐以及现代商业发展的历史变迁,集中体现了香山地区海洋文化、商业文化以及华侨文化的深厚积淀,是南粤乃至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缩影,其商业、旅游、文化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中山档案方志 评)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