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2 21:15
孙松,1959年12月出生,山东莱阳人,海洋生物学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1959年12月,孙松出生。
1978年10月—1982年7月,就读于山东海洋学院,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85年7月,获得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硕士学位。
1985年7月—1987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1987年7月—1994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0年12月—1991年4月,参加中国第七次南极考察,任大洋队副队长。
1991年11月—1992年4月,参加中国第八次南极考察,任大洋队副队长。
1992年12月—1994年5月,在澳大利亚南极局做访问学者。
1994年12月,获得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学位。
1994年12月—1996年9月,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6年9月起,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1997年10月—1998年4月,参加中国第十四次南极考察,任大洋队队长、研究员。
1998年—1999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所长。
1999年—2006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2006年—2008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
2008年—2017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
2017年—2021年,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发展中心主任。
2019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孙松在国际上证实南极磷虾在自然环境下存在负生长,并建立了利用磷虾的复眼直径与体长的比率关系判断其负生长程度的方法;在中国近海生态系统演变和生态系统灾害研究领域,率先开展浮游动物关键种和功能群的研究,在灾害水母的暴发机制方面取得研究进展;在深海探测与研究领域,率领团队完成了中国第一个海洋领域大科学工程项目“科学”号综合考察船建造、深海探测与研究平台的配置和研发,对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开展综合探测与研究。
据2023年1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官网显示,孙松已发表论文283篇,其中被SCI收录116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文章147篇,出版《生物海洋学》等专著7部,其他论著有《海湾生态系统观测方法》《海湾生态系统的理论与实践—以胶州湾为例》《中国近海常见浮游动物图集》《走进深海大洋—科学号考察船》等。
据2023年1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官网显示,孙松已承担国家、院、省部委等科研项目几十项。
孙松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任教期间,讲授“生物海洋学”、“海洋科学前沿讲座”、“海洋生态灾害与生态安全”、“生物海洋学与全球观测”等课程。
据2023年1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官网显示,孙松已指导培养研究生4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0名。
“孙松是国际知名海洋生物学家。”(江苏海洋大学科学技术与产业处评)
“孙松在南极磷虾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领域做出重要贡献。”(江苏海洋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