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6 07:57
孙桐生(1824年-1904年),字筱峰,又作小峰,字筱峰,号左绵痴道人、巴西忏梦居士、饮真外史等,晚清四川绵州人,清代红学家。
咸丰元年(1851),孙桐生乡试中举,次年赴京会试,咸丰二年(1852)中三甲第一百十八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孙桐生在红学领域成就尤其显著,有“蜀中红学第一人”之称,他的名字每每被胡适等学者提及。其实,孙先生也曾热衷于仕途,咸丰二年(1852)中三甲第一百十八名进士。虽身置官场,却始终为官清廉,两袖清风;虽三任县令,两任太守,一任两州(衡州、岳州)榷局,却始终心系诗文与学术。曾四次典当家产,以筹资刊刻古典名著——《红楼梦》。他从著名藏书家刘铨福处借得“妙复轩评本《红楼梦》”,并于光绪七年(1881)刻于湖南卧云山馆,一时竟传为佳话。可以说孙桐生先生对《红楼梦》的流传与普及作出了莫大的贡献。
同治八年(1869),孙桐生任永州府知府,光绪7年(1881)告假回籍,后被绵州治经书院(旧址为今绵阳市南街小学)延为主讲10余年,他潜心治学,诚心传教,“学徒鳞萃,自与及门切究古学数年,左绵学风为之丕变”。这充分展示出孙先生为绵阳教育做出的巨大贡献。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处为良士,出为贤吏”的社会管理人才,并进一步教导教育工作者,“养要深,教要厚”,千万不能浮躁。
“甲戌本”是《红楼梦》最古的版本之一。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认为:甲戌本是红学的源头,自它出现,方将芹书二百年间所蒙受垢辱一洗而空,恢复了著作权和名誉权。甲戌本的遭遇也十分离奇,曾因胡适而显现于世,后又因胡适而流失海外,长期寄存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后几经周折才得以重返故土,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就是这部稀世孤本之上竟留有孙桐生先生的墨笔批语数十条。其中眉批、回前回后批共36处,366字;侧批共21处,208字;改字31处,改37字。
从现有的流传下来的“批语”及“改字”来看,孙桐生先生的红学思想主要有三大特点:
第一:其批语深受索隐派影响。
第二:其批语重在揭示“文本”地含义,为作品的行文,故事结构上作了铺叙和提示,并且点出了文中的“暗线”与“伏线”。
第三:其改字的目的是使文词顺畅。
其中在第三回上的眉批最为有名,全文录于下:
予闻之故老云,贾政指明珠而言,雨村指高江村。盖江村未遇时,因明珠之仆以进身,旋膺奇福,擢显秩。及纳兰执败,反推井而下石焉。玩此光景,则宝玉之为容若无疑。请以质之知人论世者。同治丙寅季冬,左绵痴道人记。
少读《红楼梦》,喜其洋洋洒洒,浩无涯涘,其描绘人情,雕刻物态,真能抉肺腑而肖化工,以为文章之奇,莫奇于此矣,而未知其所以奇也。
丙寅寓都门,得友人刘子重贻妙复轩《石头记》评本,逐句梳栉,细加排比,反复玩索,寻其义,究其归,如是者五年。乃旷然废书而叹曰:至矣哉!天下无一本之文固若是哉!文章者,性情之华也。性情不深者,文章必不能雄奇恣肆,犹根底不固者,枝叶必不畅茂条达也。世庸有苟作之文,挦摭敷衍,支离失实,无底里可顾,无命意可求,非竭则萎,乌能斯爱而斯传哉?盖立言不根理要,既不能发挥古今之名理,焉能餍饫乎天下之人心?事有必然无疑者,然作者难,识者不易。自得妙复轩评本,然后知是书之所以传,传以奇,是书之所以奇,实奇而正也。如含玉而生,实演明德;黛为物欲,实演自新。
此外融会四子六经,以俗情道文言,或用借音,或用设影,或以反笔达正意,或以前言击后语。尤奇者,教养常经也,转托诸致祸蔑伦之口;仙释借径也,实隐辟异端曲学之非。就其涉,可以化愚蒙;而极其深,可以困贤智。本谈情之旨,以尽复性之功,彻上彻下,不独为中人以下说法也。至其立忠孝之纲,存人禽之辨,主以阴阳五行,寓以劝惩褒贬,深心大义,于海涵地负中自有万变不移、一丝不紊之主宰,信乎其为奇传也。奇而不究于正,惟能照风月宝鉴反面者,乃能善用其奇也。是书之作,六十年来,无真能读、真能解者,甚有耳食目为淫书,亦大负作者立言救世苦心矣。得太平闲人发其聩,振其聋,俾书中奥义微言,昭然若揭,范围曲成,人伦日用,随地可以自尽。善乎其注文妙真人也曰:“人之所以妙,妙在真,能真,斯为人而不为兽。”即此数言,可括《石头》全部。
惟作者姓名不传,访诸故老,或以为书为近代明相而作,宝玉为纳兰容若。以时事文集证之或不谬。其曰珠曰瑞,又移易其辈行而错综之。若贾雨村,即高江村也。高以诸生,觅馆入都,主于明仆,由是进身致通显。若平安州则保定府之别名,李御史即郭华野之易姓,而特以真事既隐,正令人寻踪按迹而无从。盖作文之妙,在缥缈虚无间,使人可望不可即,乃有馀味。若一征诸实,则刘四骂人,语多避忌,而口诛笔伐,亦不能畅所欲言矣。篇后有曹雪芹删定数过云云,曹雪芹或以即曹银台寅之公子,其胡老明公三子也。考其时,假馆容若,擅宏通、称莫逆者,则有梁药亭、姜西溟、顾梁汾诸君子,不能实指为某人草创,某人润色也。至书中言宝玉中第七名举人,查进士题名碑,成德中康熙十五年丙辰科二甲第七名进士,言举人者,隐之也。又按顾梁汾《弹指词·金缕曲》后注云:“岁丙辰,容若年二十二,一见予,即恨相见晚,填词见赠,有‘后身缘恐结它生里’,极感其意,而殊讶为不祥。后竟卒于乙丑五月,谶语果符。”是容若得年三十有一耳。考时代暨书中事迹,信为演容若也无疑。他若太平闲人为仝君卜年,评本并未注名,亦无别号,不佞冥搜苦索于意言之表而得之,因别号而实以人,何尝评者之借以为名也。评者不自为名,又何有于作者?是谓亘古绝今一大奇书也可。然能识奇书,评奇书,使天下后世皆知为奇书,不致以奇书为淫书,而误于奇书,则太平闲人亦一天下之奇人也已。同治癸酉季秋月下浣饮真外史孙桐生叙于卧云山馆。
按太平闲人,姓仝名卜年,山西平陆人,嘉庆辛未进士,道光末官福建台湾太守。其以太平为别号者,盖取陆放翁诗“已卜余年见太平”意也。此君一字磵南。闻其学问渊雅,博通古今,著述颇富。评《石头记》一书,穿天心,摄月窟,广大精微,表章绝业,洵足与原书并传不朽,而有功世道,不致使愚昧者误入歧途,尤见所学之正,与救世之慈,似此庶不愧立言二字矣。原评未有正文,予为逐句排比,按节分疏,约三四年,始编录就绪。间亦有未安未确处,容再详订另注。闲居多暇,安章宅句,手自钞录,日尽四五纸,孜孜矻矻,心力交瘁。自壬申暮春经始,至丙子十一月二十日竣事,无间塞暑者,五年有奇,获成此一种大观,并以备他年剞劂之用,庶不没作者评者一番苦心云尔。
时光绪二年岁在丙子十一月二十日,巴西忏梦居士钞竣自志於其真阁。
孙桐生致力于诗文的撰写、编辑,巴蜀乡土文献的编辑、刊印工作。先后著有《未信编》、《未信续编》、《未信末编》各2卷,《永鉴录》2卷,《永州府题名记》1卷,《彬案日记》1卷,《楚游草诗》4卷,《卧云山房文 钞》2卷;他编辑刊刻的有《明臣秦议》12卷,《熊襄愍公集选》2卷,校刻《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2卷,《弹指词》、《忆旧词》各1卷,《国朝全蜀诗钞》64卷。《国朝全蜀诗钞》规模宏大,体制精严,是清代蜀诗选本中集大成者。该书共64卷,计选诗人362人,存诗5900余首,其中张问陶(号船山)诗入选最多,独占6卷,入选诗作近600首,已是《船山诗草》的五分之一,占该书的十分之一,“犹以未获尽登为憾。”可见张船山在孙桐生的心目中是大头,就全清诗人而论,蜀诗人中能跻身于第一流的,也只有张船山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