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10 09:58
利翁·福伊希特万格(Lion Feuchtwanger,笔名:J.L. Wetcheek,1884年7月7日——1958年12月21日),德国小说家和剧作家,是一位犹太小说作家。因写历史传奇而闻名。在历史传奇里,力求从历史里“取火·····而不是取灰”。生于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犹太人家庭,曾在柏林和慕尼黑学过语言学和文学(1903~1907),1918年获博士学位。
1884年7月7日生于慕尼黑一个犹太工厂主家庭。早年在慕尼黑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德国语言文学、哲学和人类学。1908年创办文学月刊《明镜》,后在《舞台周报》担任剧评。翻译和改编过印度、希腊和西班牙戏剧。1918年结识布莱希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福伊希特万格在突尼斯被作为敌国公民遭拘押,不久逃回德国,定居柏林,从事戏剧翻译,并创作反战题材作品。他很快就成为一个在文学界知名的人物,当他的第一部小说《犹太教之甜蜜》1925年出版时他已经相当有名了。他还发表了批判纳粹党和阿道夫·希特勒的《成功》(Erfolg)。纳粹上台后很快就开始迫害福伊希特万格。1933年初福伊希特万格出访美国,1月30日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他应当时德国驻美国大使弗里德里希·威廉·冯·普利特维茨和迦弗隆的邀请参加晚餐。当晚希特勒被任命为帝国总理。第二天冯·普利特维茨和迦弗隆辞去大使职并劝告福伊希特万格不要回德国。
同时他在德国的家被搜查,他巨大的图书馆里的许多东西被偷走或者被破坏,其中包括他计划中的一些作品的无价的草稿(他的小说《奥帕曼一家》里有一个人受到了同样的对待)。
福伊希特万格和他的妻子没有回德国,而是在法国南部住下了。在德国他的书在1933年5月10日焚书时也被烧。8月25日福伊希特万格是第一批被纳粹以“背叛德意志帝国和德意志人民”为由被剥夺德国国籍的人之一。因为福伊希特万格在纳粹上台前就已经语言了许多他们的罪行,因此希特勒将他看作是自己的大敌。纳粹将福伊希特万格称为是“第一公敌”。
福伊希特万格在伦敦和巴黎放弃对希特勒的绥靖之前就已经在他的著作中揭示了纳粹的种族政策。他也抨击了美国政治家提出“给希特勒一个机会”的建议。1933年他发表的《奥帕曼一家》成为第三帝国的反对者最重要的声音,在一年之内这部书就被翻译为捷克语、丹麦语、英语、芬兰语、希伯来语、匈牙利语、挪威语、波兰语和瑞典语。
1936年福伊希特万格写了《伪尼禄》,将一名自称为是尼禄的古罗马骗子与希特勒相比。他与贝尔托·布莱希特等创办流亡者杂志《发言》,在莫斯科出版。
1937年他访问苏联,他将他在莫斯科的经历写在《莫斯科1937年》中,显示出他赞扬在斯大林领导下的生活,显然对大清洗一无所知。他还对公开审讯表示赞许,这部书被批评为是天真的辩护主义。
1940年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还蓄意篡改福伊希特万格的著作《犹太教之甜蜜》,在里面加上了许多反犹太的内容,拍成电影。
1940年德国入侵法国后福伊希特万格被法国当局捕和被关押。1941年他发表了《在法国的魔鬼》,回忆他被关押时的遭遇。在他的妻子以及其他人的帮助下他得以逃脱。经西班牙、葡萄牙流亡美国获得政治避难,最后于1941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帕利塞德定居,并继续写作,直到逝世。
1958年12月21日,他在美国的新泽西州帕里萨德逝世,终年74岁。
福伊希特万格以写历史小说见长,第一部长篇小说《丑陋的女公爵马格雷特·毛尔塔施》写于1923年。代表作是反法西斯的3卷本小说《候车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历史小说多以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文化名人的斗争生活为题材,如《支援美国的武器》、《歌雅》、《让-雅克·卢梭之死及其思想的发扬光大》等。
福伊希特万格早期还根据《圣经》故事创作过一些短剧,编为《短剧集》,主要剧作有《托马斯·文特》。晚年创作有《疯狂》、《寡妇卡佩》等历史剧。他的作品情节富有戏剧性,善于通过艺术形象体现思想,较少议论;语言简练、规范,笔调幽默,富有感情色彩,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1953年获民主德国国家奖,1954年被柏林洪堡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