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7-29 15:51
南京市孝陵卫中心小学1924年成立,名为江宁县孝陵卫小学,以孝陵卫街西河边火神庙为校址。1935年,孝陵卫地区划入南京市后,改称孝陵卫乡区中心小学。1946年,拆善司庙(现址)建第十区中心国民小学校。1949年,由军代表接管,称孝陵卫小学,时属中山陵园区。
1959年,称紫金山人民公社中心小学,属公社管辖,学校行使中心小学职能,管理公社范围内的中山门、胜利村、牌楼、小水关、高桥门、天堂村、响水桥、石门坎、沧波门、鲍家场、钟灵街、马群、狮子坝、励志庄、五旗、岔路口、蒋王庙、新庄等小学。其后公社规模有所调整,管理学校的数量亦有所变化。1965年,区划调整,中山陵园区与栖霞区合并,划出牌楼、小水关、石山、高桥门、天堂村、响水桥、石门坎、沧波门、鲍家场等小学。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周边有五所小学陆续并入孝陵卫中心小学。
二道沟民办小学,1958年建,1972年并入。小卫街民办小学,1964年建,初为耕读小学,1972年并入。胜利村民办小学,1964年建,初为耕读小学,1972年并入胜利村小学。胜利村小学,前身为1947年创办的国民党中央教导团子弟小学,规模最大时有16个班级,1948年底撤消。1949年在该校原址的一部分建胜利村小学,1992年并入。双拜岗小学,建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1958年改为民办,1975年并入。
1970年—1975年,成立钟山区,学校属钟山区。1979年,改称栖霞区孝陵卫中心小学,1982年中心校设置调整,划出马群地区与玄武湖地区小学。1986年,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乡设文教办公室,管理紫金山乡所管辖范围的中山门、胜利村、钟灵街等小学与孝陵卫中学。乡文教办公室设在中心小学内,其负责人由中心小学领导兼任。1987年,划入余粮、沧波两所小学。1993年,紫金山乡并入孝陵卫镇,学校归孝陵卫镇管辖。
1995年,区划调整,学校由栖霞区划入玄武区,中山门小学划出,仍保留原体制未变。1996年,余粮小学并入沧波小学。1997年,撤街道文教办公室,孝陵卫中学由区教育局直管。2002年,教育布局调整,钟灵街、沧波门两校与孝陵卫中学合并。孝陵卫中心小学不再行使中心小学职能。
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制定“爱国、勤学、求真”的校训,认真实施小学德育大纲,建立教育网络和德育基地。重视班集体建设,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时,做到阶段性与系统性教育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班会与校会相结合,以激励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全面发展的学生。工作注重实效,踏实进取。
在“尊师、踏实、乐学”的学风倡导下,学生勤学多思,健康成长。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合理安排各类课程,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努力使每个学生在阅读、表达、运算等方面达到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要求。
学校严格实行每日一次早操和两次眼保健操,并有专人检查,定期评比。教师认真上好体育课,学校每年举办春、冬季运动会,并积极参加市、区开展的各种体育赛事,努力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增强学生体质,每年学生体育达标率均在98%以上。
学校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曾在全市率先取消留级,并进行改革考试方法、减少考试次数、提高语文课讲读效率、数学课讲练结合提高教学密度、自然课提倡动手动脑结合等实践和研究,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广东、广西、浙江、北京、河南、安徽、陕西、及本省许多市县的同行前来参观交流。
学校重视教育科研,进行激励教育和心理教育研究,并十分关注心理教育的实效性,开展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活动。通过设置“快乐小屋”,制定“快乐自助餐”,编演校园心理剧、心育课本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收到一定的效果,多次在市、区有关会议上介绍经验,数次被省市多家电视台和众多报社采访及宣传报道。经省心理学会、省教育学会和市教科所的批准,学校成立儿童心理剧研究中心和七色光儿童心理剧团。
在心理教育中,通过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对教师实施校本培训,取得一定的实效,并成为市心理教育师资培训试点校。2000年至2005年,学校先后十几次承办了市、区级教科研现场会。省市兄弟学校先后有四十多批,两千多人次来校参观学习。
学校现有28个班,1230名学生。学校建筑面积6732、6平方米,新建塑胶环行跑道200米,主、副操场面积共5239平方米,绿化面积2021㎡。各类专用教室12间,教师每人一台电脑,学生电脑有60台,28间教室有多媒体展示台。图书室实施电脑管理,已达到市A级管理水平,现有藏书26583册,生均20册左右。
南京市孝陵卫中心小学位于紫金山脚下,地处中山陵风景区,是玄武区东大门规模较大、具有八十多年历史的江苏省实验小学。
学校有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悠久的历史更是蕴育着深厚的文化,坚持“面向全体、追求和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以教科研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撑点,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宗旨,培养体魄健全、心理素质良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校内环境优美、雕塑矗立,碑石点缀,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努力创造出可感可触的活动空间,亲切温和的交往空间,舒适温馨的生活空间,能让孩子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生态空间。校内教学楼、实验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厅、操场、食堂等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是一座以安全、舒适、人文为核心理念,拥有现代化学习环境的校园。该校全体教职工正满怀信心,勇于开拓,团结拼搏,向着新的目标迈进。
74名教师,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80%。该校拥有一支由市青优、区学科带头人、区青优、区师德标兵、骨干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他们经验丰富,理论知识雄厚,富于创新,充满爱心。“用爱心托起希望,用智慧点燃激情”一直是该校教师的信念。在教育教学中,老师们运用激励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了和谐、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励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学习,敢于质疑的心理品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逐步形成了尊师、踏实、乐学的学风和敬业、创新、激励的教风。
多年来,该校坚持开展心理教育研究,总结出了自我激励法、师生激励法等系列教育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如此独特的办学特色使得学校多次接待了外省市、本市、区领导、专家、兄弟学校前来学习参观,学校心理教育的经验多次被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在市、区有关会议上交流,并且受到专家领导的一致肯定。教师教风扎实,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为了孩子,老师们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自觉提优补差,许多老师带病坚持上班,到双休日才去看病。在教育教学中,老师们运用激励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了和谐、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励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学习,敢于质疑的心理品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逐步形成了尊师、踏实、乐学的学风和敬业、创新、激励的教风。
学校在传承心理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开始构建学校的校园文化——“悦心教育”,并把“育心育智,成人成才”作为该校的教育理念。“悦心”一词有愉悦心情之意。出自汉代刘向《说苑*修文》:“嗜欲好恶者,所以悦心也。”作为老师不光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育心),更重要的是要多一些沟通与了解,让学生感觉心情愉悦,学得开心,体会到在学校学习的乐趣,保有一颗爱学习、快乐学习的心。通过从不同的理论视野去分析和解读,学校提出的 “悦心文化”这一概念,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还是一种教育策略,更可以是一种人生境界。育智先育心,成才先成人,学校将学生的智慧发展与心理健康相联系,将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发展学生智力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基础上,生成更为丰富的智慧。我们从“环境悦目、心灵悦己、行为悦人、管理悦情”四个方面育人,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悦己、悦人、悦群、悦智、悦动,悦行”的孝小人。
不仅心理教育,该校在科技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等多方面也是特色突出,成果显著。在学校组织的观测哈雷慧星科技活动中,因成绩突出,被市科协紫金山天文台定为观测点。学生制作的无线电门铃被江苏电视台制作了专题片。学生参加区级以上各种类别的美术、歌咏、舞蹈、小制作、小论文等竞赛,有三百多人获奖。在市级校歌大赛中,学校的作品获得一等奖。学校师生自编自演的心理短剧在国家级、省级心育研讨会上表演,并多次在校内外有关会议上汇报或展示,得到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在历年全区田径运动会及市区举办的有关竞赛中,均获得过良好的成绩,参加其他文艺类竞赛也获得过各种等级的奖励。
在全体孝小人不懈进取努力下,学校图书室被评为市优秀图书室,自然室获市先进自然室和省标准化自然室称号。少先队大队部获市红旗大队、标准化队室、鼓号队一级分团称号。学校连续8年四次被评为文明单位,先后被评为省市心理教育研究先进单位,省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市区教科研先进集体,市德育先进学校,市优秀家长学校,市女子足球重点学校、市巾帼标兵岗、市双拥共建先进学校、市体育传统学校、市体育先进单位、市实验小学、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省实验小学。
在学校组织的观测哈雷慧星科技活动中,因成绩突出,被市科协紫金山天文台定为观测点,学校被评为省科技活动先进集体,有关教师被评为省先进个人。学生制作的无线电门铃被江苏电视台制作了专题片。学生参加区级以上各种类别的美术、歌咏、舞蹈、小制作、小论文等竞赛,有三百多人获奖。在市级校歌大赛中,学校的作品获得一等奖。学校师生自编自演的心理短剧在国家级、省级心育研讨会上表演,并多次在校内外有关会议上汇报或展示,得到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在历年全区田径运动会及市区举办的有关竞赛中,均获得过良好的成绩,参加其他文艺类竞赛也获得过各种等级的奖励。
由学校主编的《学会激励》一书被列为市“九五”教科研丛书,主编的《校园心理教育短剧》、《心育创新之路》公开发行。教师有180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并发表。学校参与的多项国家级子课题的研究及省、市、区立项课题研究先后结题,研究成果汇编成册,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关注。
学校先后多人担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和党代会代表,涌现省部级、市级先进个人多名。多位青年教师先后在市级、区级上观摩课、公开课、参赛课,获得同行和专家好评。自1995年起,各科教学论文获国家级、省、市级奖二百多篇。有多人被评为市优秀青年教师,校长徐兴昶当选为全国优秀人民教师,谢美萍被评为省心育名校长。
学校图书室被评为市优秀图书室,自然室获市先进自然室和省标准化自然室称号。少先队大队部获市红旗大队、标准化队室、鼓号队一级分团称号。学校先后被评为市、区文明单位、市双拥共建先进学校、市体育传统学校、市德育先进学校、市优秀家长学校、市体育先进单位、市实验小学、省市心理教育研究先进单位、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省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