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书院

更新时间:2023-07-21 06:32

学海书院,位于台湾台北万华环河南路二段93号。为清代台北盆地五座书院(其它四座是:明志书院、树人书院、登瀛书院、明道书院)之一,也是台北市硕果仅存的一座书院建筑。

历史沿革

清朝统治台湾二百一十二年间(1683-1895),全台所设立的书院,达六十所之多,依设立时间的顺序,台北学海书院,位于第四十三所书院。

道光十六年(1836年)淡水厅同知娄云(浙江山阴人)到任,翌年,议建书院于草店尾祖师庙北畔,未能实行,同年再根据林国栳所捐献在下崁庄的地基,计划兴建,董事为周智仁等人,因为涉及诉讼案件,牵延时日而未完成。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曹谨(河南河内人,嘉庆十二年解元)由凤山令升淡水同知,按,曹谨任凤山令时,因凤山向来苦旱,曹开九曲塘,引下淡水溪,顺著时令蓄水供水,百姓因此收获谷粮增加数倍,为了感戴其恩德,勒碑纪念,称为“曹工圳”,乃一位励精图治,勤兴教学之官吏。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曹谨捐出薪俸,继续完成娄云未竟之举,所谓“娄云议建,曹谨续成”者是也;之后,凡涉及学海书院兴建之资料,皆一并列出两位淡水同知,为书院所投下时间与心力,用以表彰有功有德者,计前后费时七年,始克完成,最初命名为文甲书院。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闽浙总督刘韵珂巡视台湾,路经艋舺时,题“学海书院”匾额后,才改为学海书院;书匾额之同年,曹士桂(云南文山人,道光二年举人)署淡水同知,亲自任学海书院的院长,惟到任才九个月,以积劳成疾,卒于官。

学海书院最著名之院长为陈维英(1811年-1869年),地方人士都尊称他为“陈老师”而不名,他的居所叫做“老师府”(现位于台北市大同区延平北路四段二三一号,列为第三级古迹,是台北市规模最大的古厝),可见他受人之景仰,实非一般之院长可比。

同治三年(1864年),学海书院重修,翌年告竣,重修落成,院长陈维英题挂联一对:

学知不足教知困自反自强古人云功可相长也

海祭于后河祭先或原或委君子曰本其当务之

这楹联仍高高悬在正厅,乃学海书院之珍贵之历史文物。

日据时代,日人以无人所有而标售其地,高姓族人认为风水佳而且是座优美的古建筑,不希望他被另购拆毁,故承购后改为高姓宗祠,并称有继堂迄今。

对联

学知不足教知困,自反自强,古人云功可相长也;

海祭于后河祭先,或源或委,君子曰本其当务之。

--清代陈维英题正厅

职授尚书,自若蜚声光北宋;

位封侯爵,于今建祧祀东瀛。

——高选锋题

详细介绍

学海书院是台北市仅有的一座书院建筑,旧名「文甲书院」,建于道光二十三年(公元一八四三年)。道光二十七年(公元一八四七年)闽浙总督刘韵珂巡视台湾,易名学海,并题额曰学海书院。日人据台后标售其地,高姓族人看上这座优美的古建筑,承购改充宗嗣以迄于今。但环河南路拓宽,门厅乃缩退新建。例假日外均开放参观。此书院为清朝淡北最高学府,同治六年(公元一八六七年)所设艋舺义塾,及光绪五年(公元一八七九年)新置淡水县儒学亦附设于此。

学海书院本名文海书院,后变成了高家祠堂,宗祠为中国传统家族聚会商议之所,中国家族观念迄今仍然极为浓厚,其中宗祠扮演相当重要的地位。前厅即昔日的讲堂,后厅为祭祀厅,左右厢房则为学舍,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亦是学校教育的前身,兼具有教学、祭祀、居住之功能,学生和老师都住在书院内,讲授内容以人格之养成为重,而非只是专门知识的讲授,和现代精细分科的教育,大异其趣。

祠堂前有一对旗竿,旗竿上有一个斗,举人才会有旗竿还加一个斗,状元就会有两个斗。祠堂的屋脊是弯弯的燕尾形,从前只有举人才可以盖燕尾形屋脊,因为燕南飞代表吉祥,这种屋脊是南方式的,北方式的屋脊是平平的没有弯,紫禁城就是北方式的屋脊。

屋脊上面的装饰是从彩色的碗剪下碗上彩玫花样,再一片一片拼成的各式人物形状,非常漂亮。它的屋顶是用铜瓦,铜瓦是半圆桶形的,从前只有官邸或者是庙宇才能用这种铜瓦。从前有一个观念是天圆地方,所以门坎是方形的,门的上方是圆形的,大厅的柱子是圆的,其它地方的柱子是方的。

学海书院旧名文甲书院,「文甲」是艋舺的雅称。清宣统二年庚戌(西元一九一○年)以后改为高氏族人的祖祠「有继堂」,故后人多称高氏宗祠。

清代,台北地区原有书院五座,依年代顺序分别为:

1.乾隆年间淡水同知胡卓猷宅改建的新庄明志书院。

2.道光二十三年癸卯(西元一八四三年)淡水同知曹谨所建的学海书院。

3.咸丰年间陈雅英等筹建的树人书院(后移至大龙峒文昌祠内)。

4.光绪六年庚辰(西元一八八○年)知府陈是聚所建的登瀛书院(今废)。

5.光绪十九年癸巳(西元一八九三年)台湾布政使沉应奎所建的明道书院(今废)

其中学海书院为台湾北市仅存的书院建筑。

同治三年甲子(西元一八六四年)大龙峒硕儒陈维英继任院长,就同知王镛拨款不足部分劝修残破的书院,是年十月兴工,次年乙丑(西元一八六五年)闰五月元成。

日据时期,书院机能消失,建筑归官有,曾做为日语学校创立事务所,一度改为日本陆军宿舍。宣统二年庚戌公开标售,由艋舺吴永富得标,但因风水不错,经高姓族人商得吴氏转售,并将第二进讲堂为高氏宗祠,名有继堂。民国十年辛酉(西元一九二一年)再次重修,举人高选锋撰有楹联:「职授尚书自昔蜚声光北宋;位封侯爵於今建祧祀东滢」与当年陈维英撰:「学知不足,教知困;自反自强,古人云功可相长也;海祭於后,河祭先;或原或委,君子曰本其当务之。」在使用上形成强烈对比。西元一九七四年环河南路拓宽,山门及前殿被迫拆除改建。

学海书院坐东朝西略北,为三开间三进两廊两护龙的建筑。改建后的第一进为山门,正面三开一门,门上彩绘门神。第二进原为讲堂,后做为高姓族人的祖祠。第三进为朱子祠。左右两侧护龙为学舍,有廊与中央各进连通。外观上,除左右护龙采用马背式,其馀建筑均用燕尾翘脊,惜形式已多改变。

特色

台北仅存的清代书院,建于清道光17年(1837),列为三级古迹。学海书院变成高氏宗祠,前厅是以前的讲堂,后厅为祭祀厅,左右厢房为学舍;书院兼具有教学、祭祀、居住的功能,老师跟学生住在一起,教学主在人格的养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