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泊

更新时间:2023-08-04 19:54

宁晋泊地区位于河北平原南部的河北省宁晋县隆尧县新河县巨鹿县境内,主要分布于宁晋县东南部和隆尧东北部,因而称宁晋泊。古时与任泽区南泊相连,统称为大陆泽。两泊之间,以澧河、滏阳河相通,形似葫芦,故俗称葫芦河。北泊为宁晋泊。并与海河平原北部的白洋淀、文安洼齐名, 分别称为南北二泊和东西二淀。然而在19世纪后期, 大陆泽与宁晋泊迅速走向了消亡。

位于境域

宁晋泊,位于隆尧县东部、宁晋县南部,滏阳河自南而北贯流其间,将洼地分为东西两泊,水大时则连成一片。设计滞洪水位31.3米时,滞洪容积47.00亿立方米,被淹耕地120.87万亩,村庄514座,人口68.23万人。

宁晋泊主要承纳北澧河、滏阳河、泜河、午河、洨河及北沙河来水,滞蓄后经滏阳河及滏阳新河下泄。

1967年11月,水电部海河设计院完成北围堤初步设计。1968年4月,河北省革委会决定,在泊内村庄完成防洪安全措施之前,北围堤暂留泄洪口门宽1000米,堤顶高程30.0米,预留沉陷0.2米。同年扩挖洨河时筑成北围堤,自洨河胡家营左堤开始至小河口与滏阳新河左堤相接,长28.5公里,堤顶高程37.5~32.8米,顶宽5~8米。

1974年6月6日,东汪发生地震时使北围堤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发现较大横向裂缝256条。邢台地区于1977年汛前对北围堤裂缝进行了灌浆处理。

为发动群众完成泊内村庄防洪安全设施,1969年12月,邢台地区海河指挥部对建立村庄防洪安全设施做了国家补助粮款的规定,1970年春将第一批粮、款及部分物料预拨到户。到1982年做成拖轮3艘,大木船13只,小木船76只;建防洪村台550个,避洪砖房1.64万间,防洪桥109座。

宁晋泊的运用原则是:宁晋泊滞洪时,先澧河以西,后滏澧夹道,水位超过27.8米时,放弃小南海,退守小漳河右堤,同时关闭孙家口涵洞;水位超过28.5米时,退守东围堤,向老、小漳河区间分洪,同时关闭商店、洪水口和板台涵洞。

当前防洪存在的问题是:泊内村台、围村埝有75.5%未达到设计高程;防洪村台与校核洪水位相平,未留超高,并且未考虑人口增长因素。

历史变迁

历史上宁晋泊是一片天然湖泊。最初与任泽区南泊相连通称大陆泽,由于漳、滹诸水汇冲于泽,淤积日高,遂断为南、北二泊,中间有北澧河相通,俗称葫芦河。北泊在境内东南部,其范围,东、西从县界至素邱长约35里,南北从县界到大陆村长约50余里。新中国成立后,该村南仍留存镌“陆泽”碑文一座。泊中水势,《赵州属邑志》云:昔时,漳水汇大小群川向北流入宁晋县境(俗称南水),赵州西境及滹沱河以南诸水向东南流入县境(俗称北水),汇为大泽。徐正《海河今昔纪要》说:据调查,宁晋泊最低处孟家庄一带,在明万历年间还是湖泊,人称“小南海”,常年有水。

宁晋泊范围虽广,但填缩较快。自北泊以来至清代,河道平旧冲新,淤积填缩与漳滹诸水的反复迁徙成正比,从明成化八年(1472年)至清道光元年(1821年)350年中,滹沱河6次迁徙就有4次泛入宁晋泊。离境后其支流仍由城东北白豆村一带南流入泊,久而久之渐渐淤塞,后改由城西北米家庄村西经城下南流,水势大逊于前。

经过地域

在滹沱河频繁变迁过程中,漳水于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南徙离境,其支流(今老漳河)由东南方入境,水势亦大大减弱。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年),滹沱河北徙束鹿、藁城一带后远离县境,洼地缩小到“治城东南25里,环泊村庄十有八,泊中之村十。”面积东、西自史家咀村至北鱼村,南、自南鱼村至素邱村各30余里。仍有漳、七里、滏、澧、沙、洨、泜、槐、午河等9条河道汇集于泊,俗称“九河下稍宁晋泊”。当时,洼地泽涸落荒,晋棍、土豪争相占种,讼端叠起。为此,蕃台陆建瀛至“沼泊各村查勘清丈”,令“认粮升科”。经过清丈,东、西自北鱼村至史家咀村20余里,南、北自南鱼村至素邱、东汪、鱼台、赵庄长30余里。此时洼地初步垦为耕田,但未免水患,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建国前夕。

中国第三大滞洪区——宁晋泊滞洪区,建于1969年,是国家在“根治海河”中,根据“子牙河防洪规划”为治理子牙河流域水患,保障下游衡水、沧州、石德铁路、华北油田和天津市的安全,将滏阳河中游洼地建成了大陆泽、宁晋泊滞洪区。

演变过程

16世纪中期前后,大陆泽南北长达50km左右,东西广约15km,形状貌似葫芦,任县附近的南部较宁晋附近的北部更为深广,是湖泊的主体。从15世纪到16世纪后期,大陆泽一直是一个南起任泽区、北至宁晋县的统一大湖。

此后,随着湖泊的不断萎缩,至17世纪初大陆泽逐渐分解成南、北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分解后的南泊原本就是大陆泽的主体,湖泊范围分明,湖体比北泊更加深广, 因此承袭了湖泊分解前的名称,仍称大陆泽。分解后的北泊则湖体平浅、散漫,呈现一片河湖交错的景象,因主要位于宁晋县内,另称宁晋泊。

然而从17世纪中叶开始, 宁晋泊急剧扩展虽然直到1700年,大陆泽仍是海河南系平原上最大的湖泊,其次才是宁晋泊。但此后二泊地位开始发展急剧变化:大陆泽因持续快速萎缩, 至1748年南北仅约17km,东西仅约6km;而宁晋泊则因持续快速扩张,1809年时已三倍于大陆泽。到1824年,大陆泽仅仅一息尚存,宁晋泊则已是漫漫巨浸。

到1897年, 大陆泽已基本消亡。然而, 宁晋泊也发生了严重的萎缩。1939年,宁晋泊在洪水季节纵横仅余14km,在枯水季节已不显泊形。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就完全走向了终结。一处自先秦以来一直存在的宽广湖沼群,至此成为历史往迹。

演变原因

一般认为, 人类围湖造田、占垦泊地是导致湖泊迅速萎缩的重要原因。但明清时期,二泊周边的围垦主要表现为受制于湖泊本身的扩缩。

整个明代, 冀南平原人口比较稀疏,人地关系并不紧张,有关占垦湖泊的史料亦比较少见。但到了清代,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情况开始有所不同。民国《宁晋县志》转载了一篇有关清代宁晋泊周边地区人们占垦宁晋泊湖岸的碑文(苏毓琦,伊承熙,张震科。宁晋县志(卷三)赋役。民国十八年(1929年)石印本)碑文比较详细地记载了清代人们占垦湖泊的情况。内容大致如下:

清初以前(17世纪中叶),由于滹沱河长期远离湖区,宁晋泊日渐萎缩。宁晋泊“未经水占之间,一水一麦,地气肥美”,一些村民花重金购买了这些土地,“地价等于上”1645年,滹沱河逐渐以南流为主,湖泊面积因而大为扩张,并造成“环泊地亩悉为泊占”原先购地的农民无可奈何只得“赔纳钱粮”。

1671年,宁晋县因被湖水淹没而豁免的土地赋额就达1281.48顷之多。此后, 滹沱河长期入泊,农民用重金购买的土地长期付诸波涛, 只有在湖泊水位稍有下降的时候,仍然各自认垦自己的土地。

1672年至1679年湖水稍有回落,先前被淹的土地中有530余顷又重新被开垦出来,可另外的710余顷仍然被湖水淹浸,无法耕种。因为土地已经购买,只好记下土地界址,希望有朝一日湖泊干涸, 再来认领。但1684年以后,滹沱河北路淤塞,河水全部南流,湖面反而不断扩张,此后百数年一直如此。由于土地长年被湖水淹浸,农民只好逢干旱之年,泊水消减之时,种些苇草,以收薄利。但时间一长, 官府以“泊地无粮”为由,饬令将其地产收回“以充公用”,如不充为公用,则需交纳赋税。其他人也开始抢割湖中的苇草,致使官民之间不断引发争端。直到1800年才在一位姓廖的县令的主持下,同意购买湖泊土地的地主们可以在不撤销其地权的条件下勉强免除赋税, 这种频年争端才算基本结束其时,湖水浸占土地前后已长达130余年。

19世纪中叶,滹沱河开始北徙,宁晋县的人们又开始争相抢占涸出的土地。仅1843年,宁晋县查核新增的湖泊地亩“东西自北鱼至史家嘴广约二十余里, 南北自南鱼至素邱、东汪、鱼台、赵庄长亦有三十余里”然而由于地势低洼,雨水又集中在夏秋两季,新增的地亩十年九淹,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期冀中的收成。

相关报道

2023年7月30日20时,河北启用宁晋泊蓄滞洪区滏阳河以西区域滞洪。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