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死不屈

更新时间:2022-11-10 20:35

《宁死不屈》是崔永元创意并亲自监制的第一张唱片,尘封十二年的心血之作;31部经典老电影的31首经典老歌;董文华、宋祖英、张也、阎维文和张伟进等著名歌手12年前的声音。

专辑背景

宁死不屈 一个影迷的回忆(《北京晨报》)

1991年底,一盘《红太阳---毛泽东颂歌新节奏联唱》的盒带轰动全国,短短一年便创下五百万盒的最高发行量。1992年夏天,29岁的崔永元提出来一个大胆的设想:“录制一盘老电影歌曲的联唱磁带,让它火遍中国。”于是崔永元找到了朋友魏伟,在崔永元的鼓吹下,魏伟拿出3万元制作费。就这样,崔永元开始了自己第一张电影音乐专辑的制作。

所有歌都是崔永元自己选的--其实就是在自己家里的电影歌曲歌本上画勾。最终入选的有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朝鲜的《卖花姑娘》等近40首电影歌曲。但在录音棚里熬了一周后发现始终弄不明白如何录音,白花了5000元。崔永元又找到了著名的孟卫东老师帮忙编曲和录音,这次包括编曲、录音乐和录人声及最后的合成,总共只用了2.5万元,却请来了宋祖英、张也、胡晓晴、阎维文等著名歌手。按崔永元的说法,一是“只有孟卫东能用这点钱办这么大的事”;二是歌手们都太喜欢这些歌了:宋祖英从外地一回来便赶进录音棚唱《书记带咱向前走》;胡晓晴的二声部都是自己唱的……崔永元更是自己参与了录音过程,专辑中齐步走的声音就是崔永元和孟卫东同时拍腿的声音……

就这样兴奋地忙了十多天,作完了母带,结果发现原先有意向发行的几家音像发行公司都反悔了。崔永元只好刻了两盘CD,一张给了出钱的魏伟,一张自己拿走,“我把母带当命保护了起来,搬了四次家,都没丢。”12年后,因为《电影传奇》的合作,崔永元与京文唱片的老板许钟民提到此事,许钟民和崔永元一样兴奋:“棒极了,我给你出版了吧。”

毕竟12年了,连崔永元本人都不大记得当时专辑制作过程中的情况,确认参与《宁死不屈》专辑演唱的歌手及专辑中每首歌曲选自哪部电影、作词作曲是谁,成了京文唱片后期制作的最大难题。如果能顺利找到所有资料,京文唱片将于4月以“一个影迷的回忆”为副标题发行这张《宁死不屈》。

其实崔永元也有不少音乐才华,在刘欢新专辑《六十年代生人》的发片会上,作为主持人的崔永元更是过足歌瘾,先是清唱一首《爸爸的祝福》;2001年年末,崔永元担当《实话实说》栏目中电声小乐队首张专辑的监制,与京文唱片合作推出乐队的同名专辑《实话实说》;而把《卖花姑娘》主题曲的前奏加长,也是来自他的非专业意见……在几年前制作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官方网站上,这样写着崔永元的第一业余爱好:“喜好演奏小提琴、扬琴、吉他,但不喜欢当众表演。”

崔永元透露,唱片《宁死不屈》的部分歌曲翻、演唱者和词曲作者的名字因无据可考,在4月底首次发行的版本上只能以“佚名”处理。

曾放言“《红太阳》(革命歌曲大联唱)发行了500万张,我的《宁死不屈》怎么着也能突破400万张”的崔永元,这回算是抓了瞎。《宁死不屈》的母带灌录于12年前,目前该专辑正处于碟片封套、内页的图文设计和报版阶段,总计31首曲目中,尚有3首不知道翻、演唱者是谁,有14首歌曲的词曲作者不详。

12年前崔永元个人投资录制《宁死不屈》,12年后专辑中已经确认的名字还是他费力回忆的。“小崔”在郁闷之余还不忘自己一贯的调侃:“我的脑袋要是电脑就好了。”确认专辑中每首歌的词曲作者和演唱者的确是后期制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为此,崔永元找来了音乐界“活字典”著名作曲家钟立民帮忙。钟先生依靠听力为崔永元确认了5首歌曲,但当年负责《宁死不屈》编曲及录音的孟卫东却对钟立民查证的结果提出质疑,这令“小崔”左右为难。

如电影《青松岭》的主题歌《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向前》,孟卫东就否认了演唱者是宋祖英的说法。而孙佳星也表示,她实在无法分辨《宁死不屈》中是否有自己的声音,因为时间太久,她那时候录制的专辑也太多了。几位专家在试听电影《南海长城》的主题歌《永远不能忘》、《金姬和银姬》的主题歌《爸爸的祝福》和《万紫千红》的主题歌《友谊的花儿遍地开》后,都无法辨认出翻、演唱者是谁。

十二年前,崔永元因为制作老电影歌曲联唱专辑而第一次走进录音棚,十二年后,为了自己尘封已久的专辑能早日上市,崔永元再次走进录音棚,为自己的首张电影音乐专辑“实话实说”录制名为《宁死不屈》的专辑序言。

《宁死不屈》是崔永元在京文唱片决定发行老电影歌曲联唱专辑后为专辑而写的序言,取名自专辑的第一首歌———阿尔巴尼亚老电影《宁死不屈》的主题曲,专辑也以此为名,副标题是“一个影迷的回忆”。这样,在崔永元的首张专辑里,也可以听到崔永元的声音了。

在录音棚里,深夜闻讯而来的媒体也首次看到了《宁死不屈》的封面和宣传画———崔永元在《电影传奇》中饰演《英雄儿女》男主人公“王成”在战火中的剧照。

在孟卫东老师和号称中国现当代音乐的“活字典”———著名作曲家钟立民老师的帮忙下,专辑的31首歌曲中仍有8首歌曲的词曲作者不详,而由于民歌唱法的特殊性,电影《南海长城》的主题歌《永远不能忘》、电影《金姬和银姬的命运》的主题歌《爸爸的祝福》和电影《万紫千红》的主题歌《友谊的花儿遍地开》等三首歌在几位专家的试听后仍无法辨认出演唱者附:《宁死不屈》 (崔永元)

专辑曲目

01 宁死不屈

02 愿亲人早日养好伤

03 咱们的天,咱们的地

04 友谊花开万里香

05 渔家姑娘在海边

06 卖花歌

07 迎着风雨去战斗

08 永远不能忘

09 草原赞歌

10 医疗队员到坦桑

11 爸爸的祝福

12 满怀深情望北京

13 金色的沙漠上

14 小八路

15 满山松树青又青

16 钢铁洪流永向前

17 故乡的骄傲

18 飞翔吧 海燕

19 小号手之歌

20 友谊的花儿遍地开

21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向前

22 赤诚花

23 赤脚医生向阳花

24 放羊山歌

25 西沙,可爱的家乡

26 护士之歌

27 有路莫来同心岛

28 燕山高又高

29 丰收的果园

30 当代愚公换新天

31 誓把山河重安排

32 后记 (崔永元口述)

专辑后记

崔永元口述

1992年的夏天很热。

我向我的朋友魏伟提出来一个大胆的设想,录制一盘老电影歌曲的联唱磁带,让它火遍中国。顺便挣些钱。魏伟不太相信,他只信从广东买空白磁带背回东北卖挣钱,他差不多就是这么成为“大款”的。说服他费了些工夫,连说带唱。后来,我有一个已经升为音像业处长的同学认为可以,魏伟就觉得可以了。分两次掏了三万元,记得是十元一张的,三至四捆,做为制作费。

选歌没费功夫,从家里拿来歌本,把自己喜欢的画上勾。有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朝鲜的《卖花姑娘》、《摘苹果的时候》、《一个护士的故事》、《金姬和银姬的命运》,中国的最多,《难忘的战斗》、《沙漠的春天》、《海霞》、《艳阳天》、《金光大道》、《青松岭》、《小八路》、《东海小哨兵》、《中国医疗队在坦桑尼亚》……

选了近四十首。

朋友推荐了一位作曲家写了总谱,就进棚了,进去才发现,我们都是第一次进棚,熬了一周,整不明白,赔了五千块。1992年夏天的一个凌晨,我租了“面的”送作曲家回家,她有些不悦,说话声很大,我也是一肚子委屈。作曲家没错,作曲家会作曲,不一定会录音,就像作家不一定会拍电影一样正常。后来推荐这位作曲家的朋友又推荐了另一位作曲家孟卫东,写《同一首歌》的,哎,孟老师,您现在干嘛呢?我见孟卫东是在他的斗室里,记得他戴着眼镜,穿个大背心,我可怜兮兮的说,就有两万五,什么都包括。孟卫东说:够了。

就又进了棚,这次够牛的,孟卫东把电子合成器、吉他、小提琴、唢呐、手风琴好手都约来了,一轨一轨录音乐。等到歌手来的时候,我就晕了,有宋祖英、张也、董文华、胡晓晴、张伟进、阎维文、江涛……还有谁来着,对,乌日娜、吕文科、卞小贞……好像还有。

我想,可能只有孟卫东能用这点钱办这么大的事。不对,一定是演员们也太喜欢这歌了,没怎么要钱,我记得董文华录《南江村的妇女》,给她歌篇她不要,“这首啊,太熟了,开口就唱。”

我记得张伟进说“过瘾”。我记得张也一点架子都没有,特别和善。我记得宋祖英是刚从外地赶回来。我记得胡晓晴的二声部是自己唱的,先唱一遍准的,再唱一遍跑调的,合起来就好听了。我记得录音师叫王继华。我记得录脚镣声用的真铁链,乒乓球声用的真乒乓球,齐步走的声是我和孟卫东同时拍腿。我记得录了十天?十五天?我怎么能什么都记住呢?……那是十二年前的事了。我记得我的工资是七十多?一百多?……十二年前了。

录完了我给魏伟打了电话,告诉他非常成功,让他准备用纸箱子装钱,是武汉音像、扬子江音像、杭州音像三家都想要,后来都不要了,我去找我那音像处长同学,他老出差。这样过去了两三个月,我知道完了。我记得我和魏伟彻夜长谈,我说我会攒钱还你的,我眼圈红了,魏伟递给我一支烟,说,没事儿。然后他就总是抽烟不说话。后来,我刻了两盘CD,一人一张,拿走了。我把母带当命保护了起来,搬了四次家,都没丢。

1992年的夏天先是很热,后来很冷。

前几天,因为《电影传奇》的合作,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了京文唱片的老板许钟民。他说,拿来让我们听听。他们直接听的母带,他说棒极了。我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1992年那个热血沸腾的夏天。那一年我29岁,可能这事应该是41岁的任务。许钟民说,我给你出版了吧,真的挺好的,听得出,里面有感情。我眼圈又红了,因为他的理解。都没好意思谈钱就回家了,上个世纪人家说卖一盒给六毛,三个月一结算的。对了,没提税的事,幸亏没卖出去,要不我就偷税漏税了。卖吧,把钱还给魏伟,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当日公布利率计算,比例按期货大豆结算。剩下的归我,可这是什么钱呢,创意费?监制费?无论如何,它结算不了我的感情。

感情无价。

比如,我对老电影的感情。昨天晚上,我又看了一遍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在片尾,德国党卫军少校“汉死疯死多死”(译音)对被俘的漂亮的姑娘米拉说:“生活是美好的,姑娘。生命对我们只有一次,外面阳光明媚,人们享受着生活的无穷乐趣,可你呢,却在女牢房里受难,你会死去。”美丽的米拉留恋地张望着美丽的城市,然后,她选择了死去。歌声这时响起来了:“赶快上山吧,勇士们,

我们在春天加入了游击队,敌人的末日就要来临,我们的祖国将要赢得自由解放……”我就是看这部电影时决定的,为了理想,我可以死去,但要宁死不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