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3 09:53
安-225运输机(俄文/乌克兰文:Ан-225,代号:Мрія,英文:An-225 Mriya,译文:米莉亚/梦幻;北约代号:Cossack,译文:哥萨克),是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超大型军用运输机。
1986年10月16日,根据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第132-51号决议,批准了开发用于航空航天系统的多用途飞机的要求规范,其中还包括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和黎明号运载火箭(后来改叫能源号运载火箭)。但如何将它们运到发射场却让国防部和航空工业部的领导们犯了难。按照专家的意见,空运是最佳方式。可“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长36.4米,高16米,翼展24米,即使是处于分解状态,现有的运输机也装不下。于是,国防部找到了安东诺夫设计局,向他们征求意见。安东诺夫设计局提出了两种方案,要么将航天设备固定到机背上,要么分解后放到飞机内部的货舱里。第一种方案的关键在于在飞机负重很大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它的稳定性和操纵性,第二种方案则对飞机的结构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最终,国防部选择了第一种方案。
1987年5月20日,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发布第 587-132 号关于启动代号为“400М”的飞机的开发和建造的决议(“400М”在之后改为“402”,或者叫AN-225)。出于加快进度并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考虑,安东诺夫设计局(现安东诺夫航空科技技术联合体)的设计人员决定以安-124为基础进行研制。
1988年11月30日,第一架样机在基辅航空厂组装完毕。
1988年12月21日,在基辅首次试飞,飞行时间1小时14分钟。结果表明性能与当初的设计要求完全符合。
20世纪80年代晚期,由于当时苏联的经济已经恶化到不足以支持昂贵的太空探索计划,因此暴风雪计划在实际发射成功一次之后就被迫中止,而专门为了太空计划而设计建造的安-225自然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原计划制造两架,第二架安-225只有部分完工并被封存,之后有过多次继续完工的计划,但都不了了之。因而真正完成制造并能飞行的安-225运输机仅有一架。
2022年3月,全球仅一架的世界最大飞机 —— 安 225 运输机毁于战火。11月,乌克兰安东诺夫制造厂称,第二架安 225 开始研发工作,专家评估有约 30% 的配件可用于第二架运输机的建造。乌克兰媒体当地时间12月7日报道,乌克兰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厂总经理叶夫根尼·加夫里洛夫表示,该公司已开始建造新的安-225飞机。
安225的外形和结构几乎就是安-124延长了机身的放大版,延长后机身全长84米。为了背负暴风雪号并避开在飞行过程中航天飞机后方所产生的乱流,安-124原本的单垂尾设计被两个位于水平尾翼末端带上反角的对称垂直尾翼所取代,变成一个由正前方看去是“H”字形的尾翼,所有翼面都后掠,方向舵分为上下两段,升降舵则分为三段。单双垂尾的外观不同,是与安-124在外观上的明显区别之一。安-225一共需要六名乘员来操作。
起落架部分,鼻轮是由两对复轮一共4个轮胎组成,而腹轮部分则是前后七组复轮左右共两排,总共有28个轮胎,全是以油压方式上下,其中前轮具有转向作用以提升飞机在地面滑行时的机动性。
为了提供足够的推力,安-124原本所搭载的4具ZMDB Progress D-18T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也被增加到6具,而整体结构也根据尺码与重量的增加而进行适当的强化。D-18T涡扇发动机首次运行于1982年,最大推力51670lbf(229kN);由“伊夫琴科-进步(Ivchenko-Progress)”设计局设计,生产商是马达西奇公司。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和载重能力都增加了50%。
由于安-225是沿用了安124的设计,因而舱室的基本横截面和头部舱门未变。货舱形状非常平整,整个货舱全长43.51米,最大宽度6.68米,货舱底板宽度6.40米,最大高度4.39米。为了方便巨大货物进出,采用了可以上掀打开的“掀罩”货舱门,并把驾驶舱设在主甲板上方的二楼处,在货舱内还装设了起重机。与安-124不同的是,安-225的尾部没有可以打开兼作卸货坡道用的尾门。以安-225的巨大舱内容积,如果转用做为客机,初步估计它可能可以同时容纳得下1500到2000名乘客,是世界上最大客机A380的4倍。货舱内可装16集装箱,大型航空航天器部件和其他成套设备,或天然气、石油、采矿、能源等行业的大型成套设备和部件。
安-225的载重量原厂公布是250吨,但一般认为,安-225至少有超过300吨的载重能力,其中货物不是只可放在机身内的货舱中,安-225原本为了背负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所设计的机背货架,也拥有运载250吨重物体的能力(C-5运输机只有118吨的额定载重能力,安-124只有约150吨的水平)。除了载重能力外,安-225因为机身庞大,所能携带的油料也相对地更多,因此拥有超长的续航能力,在全负载的情况下仍能持续飞行约2500千米的距离。安-225具有超强的承载能力,其官网数据显示,安-225机体全长84米,翼展88.4米,两个主翼下安装有6台马达西奇公司生产的D-18T大型航空发动机,飞机最大起飞重量600吨,其中货舱最大载重250吨,机身顶部最大载重200吨。
有数据显示,在空载满油状态下,安-225的最大航程可达1.5万千米,携带100吨货物的最大航程为9600千米,携带200吨货物的最大航程为4500千米。
性能数据参考资料
1988年11月30日,首架安-225运输机完工出厂,它被命名为“Mriya”,在当地语言中,有“梦幻”的意思。
1988年12月21日,安-225运输机完成首次试飞。
1989年2月,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鲍里斯波尔机场参观了安-225,并在飞机其上做出了向安东诺夫航空技术集团提供两架安-124的决定。
1989年3月22日,载重 156.3吨的安-225升空,在3小时45分钟的飞行中创造了110项速度、高度、载重量的世界纪录。
1989年5月3日,从拜科努尔机场搭载货物——重约60吨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在该地区进行了13次飞行。
1989年6月,在第38届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与安-225一起公开亮相。
1990年5月,安-225进行了首次商业飞行,载有Т-800拖拉机,重量超过110吨,从车里雅宾斯克飞往雅库特。
1991年6月21日,由 Mriya 和英国航空航天临时 HOTOL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组成的航空航天系统在巴黎的欧洲航天局总部展出。
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从苏联独立出来后,安-225由乌克兰接管,注册号变更为:UR-82060。
2001年5月7日,在经历7年的大修后,安-225得以再次飞行。
2001年5月26日,在鲍里斯波尔机场的新跑道启用仪式上,安-225获颁证书。
2001年9月11日,安-225创造了124项世界和214项国家速度、高度和重量对高度的记录。
2004年6月16日,安-225载有247吨货物(4台铺管机)从布拉格飞往塔什干后,由Anatolii Moiseyev 率领的机组人员创造了6项世界纪录。
2010年6月10日,安-225承载了航空运输史上最长的货物——两片42.1米的风力涡轮机叶片,从中国空运到丹麦进行特殊测试。
2012年9月27日,在AviaSvit -ХХΙ航空航天展开幕当天,安-225载着Globus画廊(120位乌克兰艺术家的500 幅画作)的艺术作品,飞到了10150米的高度。这次飞行被记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
2013年11月29日,在石家庄正定机场,中国北车唐车公司研制的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被装入安-225飞往土耳其。这是中国首次使用飞机发运大型轨道车辆。
2020年4月12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安-225到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接收中国的包括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和呼吸机等医疗物资,前往波兰。
由于乌克兰的经济状况不佳无力操作安-225,因此一号机从1994年5月以后就被存放在工厂的一角,机上许多主要零件也被拆下作为安-124与安-70的备用零件,实际上等于是已经处于不能飞行的报废状态。
安-225一号机在经过1年左右的改装与机身强化之后,换上先进的西方航电设备,于2001年6月在法国的巴黎航空展中再次亮相,偶尔会负担跨大西洋航线的货运飞行任务。
1998年安东诺夫尝试继续建造施工一半的二号原型机,1999年起该公司展开一个新的计划,将旗下拥有的安-124机队开放出租给西方国家作为超大型货物的运输用途,由于世界上仅有一架能与安-124匹敌的运输机、美国空军的C-5“银河式”运输机是纯军事用途的飞机,因此安-124成为世界上仅有可让民间租用的超大型货运用机,使得这种包机性质的经营方式大大成功。因为安-124民用化的成功而恢复信心的安东诺夫于是将目光又转回曾经一度中断的安-225身上。在检讨进一步大量生产作为超大型民用运输机的可行性之后,原本23400千克推力等级的俄制引擎,也可能会换成西方民航界使用、推力更大的劳斯莱斯Trent 892型(41414千克推力)或普惠PW4098型(44453千克推力)涡扇发动机。
第二架安-225采用后部装货舷门和新尾部设计,同时装有一个单一的垂直尾翼。在设计上,第二架安-225的运货效率要高于第一架。
2000年开始,随着物流需求的增多,对第二架安-225的需求变得非常明显。2006年9月,乌克兰政府终于再次决定完成第二架安-225的制造。按照计划,第二架安-225的机身于2008年左右完工,但交付日期一再推迟。2011年5月,安东诺夫设计局CEO表示,完成第二架安-225至少需要3亿美元。但由于资金和其他原因,最终二号机未能完成制造。
2016年8月31日,安东诺夫方面作出回应称:8月30日,安东诺夫公司与中国空域产业集团就“安-225”相关问题达成合作协议,双方表达了长期合作的意向。协议规定双方合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乌克兰将生产第二架改进型“安-225”出售给中方公司,大概需要四五年的时间向中方交付飞机;第二阶段,根据安东诺夫生产许可在中国联合批量生产该型号飞机。安东诺夫公司代表说,协议的各个阶段将依据单独的合同来执行。但由于资金和其他原因,最终这一合作与生产依旧未能完成。
2022年2月27日,媒体报道安-225在基辅附近的戈斯托梅利机场被战火摧毁,但随后又历经辟谣和确认损毁,直至2022年3月4日,俄罗斯第一频道记者探访安东诺夫机场,现场视频显示,安-225已经毁于战火。
2022年3月4日,俄罗斯第一频道发布记者探访距基辅20余千米的戈斯托梅利机场,根据记者在现场的报道,在俄罗斯空降兵夺取机场后,乌军对机场进行了大规模炮击,炮弹击中了世界最大飞机安-225运输机所在的机库,造成飞机损毁。安-225从此已不存在。对此,乌克兰方面暂未回应。
当地时间2022年5月26日,乌克兰媒体发布视频称安-225运输机残骸被乌方从戈斯托梅利机场拖走。
2022年11月7日,乌克兰媒体报道称,乌克兰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厂总经理叶夫根尼·加夫里洛夫(Yevgeny Gavrilov)表示,该公司已开始建造新的安-225飞机,以取代2月在基辅地区戈斯托梅尔被摧毁的那架。建造已完成30%,建造工作正在一个秘密地点进行。新建造的安-225将使用新部件和受损飞机的部件制造。
截止2004年11月,国际航空联合会在制定的新世界纪录标准中,安-225是长程飞行的载重纪录保持者,拥有多项起飞重量300吨以上等级型号的世界纪录——网易
2022年俄乌冲突开始时,安-225存放在乌克兰基辅市附近的戈斯托梅利机场。不少航空爱好者为安-225运输机的安危状况担忧。2月27日,越来越多的声音表示安-225遭到战火波及,航空爱好者们一边祈祷,一边惋惜着这架“工业奇迹”。直至证实被摧毁。安-225象征了很多很多,大家会想到苏联,也象征了安东诺夫。这毕竟是人类作为商业运营用途最大的一个飞机,它被毁了,相对来说是比较遗憾的。——新京报记者万全
从2011年到2016年期间,安-225曾先后8次造访中国,完成国际货物运输飞行。新冠疫情期间,2020年4月,安-225曾多次往返于中国和欧洲之间,向欧洲运送抗疫物资,2022年1月22日,安-225在天津降落,运送防疫物资出境,这也是它截至最后一次飞抵中国。——环球时报-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