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4 15:01
安景林,1939年7月生,山东省新泰市大协庄人。196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
人物事迹
安景林,1939年7月出生于一个革命干部家庭。安景林的父亲安禹,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保卫部干部,经过辽沈战役,渡江南下及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归国后调沈阳军区军事法院工作。安景林少年时代在山东生活,
1953年11月父亲归国后,把他接到辽宁锦州,在他身边读书。
1965年7月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辽宁新华通讯社做记者工作。参加工作30多年来,一直从事新闻工作,但和许多新闻同行相比,他工作变动较大,历程也比较崎岖。他步入社会的第一站是新华社。这在当时,毕业后能分配到首都北京,而且在消息总汇的国家通讯社工作,是令人羡慕的。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安景林有幸参与和组织了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的报道。参与和组织策划这样重大的报道,对他来说,既是机遇又是考验,因为这些事件,要求高,政策性强。要搞好这样的报道,一靠吃透中央精神,二靠熟悉具体情况,第三就是要靠个人的感觉。到中央广播电台工作的6年多时间,他组织指挥了近20场重大报道,如1997年的香港回归、1998年的抗洪斗争、国庆50周年等报道,都较好地体现了中央精神,保持了正确舆论导向,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听众的好评。值得一提的是,在安景林简短的传文中,不能不提到与他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夫人刘海荣同志,他们既是夫妻也是战友。在大学读书时,他俩是同班同学。
文化大革命初期,他俩结婚第三天,刘海荣便成为反革命家属,陪安景林到农村插队落户,后夫妇相继调进沈阳。作为党的后备干部,两人于1981年同期下派任职锻炼,同期被提升为副厅长、厅长,又几乎同期调进北京。刘海荣先后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环资委委员。在丈夫最困难的时候,没有刘海荣的理解和支持,安景林是很难承受的。安景林参与创作的节目和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全国及辽宁省获奖,如大型电视纪录片《辽河》,获亚广联优秀奖,电视剧《明天晴》和《过去的年代》,分别获省级二等奖和东三省三等奖,《舆论监督与民主进程》及《谈辽宁省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和经营管理》,获全国广播电视学会论文二等奖,还参与编辑出版了《东北人民广播史》、山东大型当代历史人物传记画册《中华泰山儿女》、《齐鲁儿女》等书的编辑出版工作。退休后主编过8集《广播剧精品选》及《广播剧业务论选集》。安景林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行、同事中间,有较高的声望。但是安景林总是严格要求,把自己取得的成就看成是中央台的成就,集体的成就,从不自满。人们在他的言行举止中,绝看不出任何台长架子。他虚怀若谷,对工作、对同志,有一番真情。几十年来,安景林在半个多世纪的工作经历中,他把个人命运和党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连在一起,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全部投入到广播电视事业中去。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广播事业发展的时期,但同时也遇到了严峻的收听挑战,因为电视更加普及了,多媒体已进入家庭,广播不再像20世纪70年代以那么辉煌,那么独领风骚了。但是实践证明,广播不会被取代,广播还要发展,怎样发展呢?无非是紧跟时代,勇于开拓,大胆改革,积极创新。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一种精神,那种争创敬业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这些好的传统,永远不会过时。它是广播人以前辉煌的基石,也是广播人今后再创辉煌的法宝。只有继承、发扬老一辈广播人的优秀品质,才能锻造出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高、敢于开拓、勇于进取的队伍。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才具备占领广播宣传、技术、IT事业发展制高点的能力,才能为中国广播,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不间断的强大动力,才能培养出一大批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才能为振兴广播、建设世界国家广播电台做出新贡献,使广播事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光明。(文/王晓雨 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