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4 21:18
民国十六年(1927年),培元校友为纪念安礼逊创办培元中学兴建图书楼。
1995年,由台湾曾燕贵校友捐资百万元重修,安礼逊图书楼,使之成为培元中学在台湾及世界各地的校友相互交流的纽带。
安礼逊图书楼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249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246平方米,高24.8米,共五层。整体建筑平面为十字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门楼、门厅、礼堂、礼台组成,为中西结合的近现代建筑,楼前有孙中山坐姿塑像。门楼平面为长方形、平顶。顶部为晒台,周围浇筑围栏,面承洗石子,门厅共有五层,第一至第四层为西式建筑风格,第五层为中式结构凌云台,燕尾脊、歇山顶,四坡水,屋面采用闽南传统做法红瓦铺就,翘脊堆剪卷草龙。一层门厅内部正面为“培元中学校史馆”馆名,上有孙中山亲笔书写的“共进大同”,匾长1.50米,宽0.50米,厚0.10米,木质,中文楷体,从右向左书写,右边红字竖写“培元学校”,中间绿字横写“共进大同”四个大字,落款“孙文”和印章。左右两侧开通道至礼堂,旁边设台阶可通二楼,另外左边台阶旁又设侧门通外面,而右边则开窗户。礼堂平面为长方形,门窗仿英国伦敦教堂的建筑风格,屋顶两坡水,前面屋角有交趾陶堆积卷草,混凝土抬梁式梁架,屋面是传统闽南做法红瓦铺就。礼堂左右开侧门,正面有一拱形礼台,边缘有卷草纹饰和泥塑,平顶,双层框书“百年培元”,悬挂牌匾,匾长1.55米,宽0.80米,厚0.06米,木质,黑漆,中文楷体。礼堂二楼为半椭圆形观礼台,水泥浇筑围栏,面承洗石子。一楼地铺花岗岩石板材,二楼地幔南洋瓷砖。
安礼逊图书楼顶部晒台正中镶嵌花岗岩匾额,曾用中英文书写“安礼逊图书楼(AndersonLibrary)培元全体校友建”,底下悬挂“大同门”木匾额。安礼逊图书楼第五层廊前有曲尺形护栏,正中镶嵌青石“培元”匾额。牌匾左上角书“培元中学”,中间书“为国树人”四个大字,落款“宋庆龄”,两边有台阶,现为“培元中学校史馆”。
安礼逊(A.S.MooyeAnderson),英国贵族、传教士,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威士明德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奉英国基督教长老会派遣,来泉筹办学校,以辅助传教。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创办培元中学期间,先后5次赴爪哇、菲律宾、仰光、新加坡劝募,遂成就泉州培元中学现在规模。安礼逊品性纯真,待人温文,他爱好体育运动。在教学方面注重实践。他来泉州一年后,便从英国购来许多物理仪器,如抽水机、压水机、静电起电机、真空抽水机,以及真空二半球、辐射叶片旋转仪等,排列在楼下通道两旁,让学生观览,有时表演。民国五年(1916年),安礼逊辞职,举荐许锡安任培元校长,培元学校的经费,除了经常费一部分及英籍教师薪给由英国教会捐助外,其他建筑费设备费大量支出都由海外华侨捐助。安礼逊走遍菲律宾、马来亚(包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等地方为培元学校募捐,10年中募捐款达20万元。1959年,安礼逊在马六甲去世,终年84岁,安葬在新加坡。
2009年,安礼逊图书楼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安礼逊图书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礼逊图书楼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新华西路培元中学校园内。
乘坐泉州公交K602路、33路可前往安礼逊图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