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7 16:50
安维峻一个小小六品京官,竟敢上奏一个权倾朝野的一品大员李鸿章《请诛李鸿章疏》;敢于斥责坏事做尽,臭名昭著的宦官大太监李莲英;敢于训斥杀人不眨眼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真是胆大包天。因此,志锐相赠:“陇上铁汉”的印章。鲁迅先生曾赞其:“是中国的脊梁”。确是当之无愧。
安维竣甘肃天水秦安人,家住甘肃天水秦安西川镇神明川。生于1854-1925字晓峰,别号小陆,光绪七年进士,志锐相赠:“陇上铁汉”的印章,鲁迅先生曾赞其:“是中国的脊梁”。
电视剧《京城镖局》展示弘扬了武术界技压群雄的“大刀王五”(王正谊)等一代英雄豪杰,不畏强暴、行侠仗义的武林壮举,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但主要是再现了不阿权贵、疾恶如仇,扶贫济困、一心为民,秉公办事、坚持正义,一身正气、不怕杀身的《陇上铁汉》安维峻的当年风范。
安维峻生于1854年,字晓峰,晚年自号槃阿道人。甘肃秦安西川农民村人,同治年间因避兵乱,全家迁居秦安城中。其父安永吉,三赴乡试不利,遂绝意进取,从事农业,兼授子侄功课。安维峻从小就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聪颖过人,五岁时就能识对联中的若干字,后虽一段时间辍学在家,但他仍然刻苦攻读,勤学不断,十六岁时才专一读书。在全县秀才考试中名列第一,被当时的知县程履丰看中,留才县署学经文,受益匪浅。少年及第,全家人无不欣喜,都期望他能光宗耀祖。1873年科举考试,他考取第一名,得拔贡,在刑部供职。1875年借故回乡,经程履丰介绍,就学于甘肃的兰山书院,并受到了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器重,成为兰山书院的高才生。当年八月陕甘分闱后的第一次乡试,三千余名考生考试,安维峻不负众望考取举人第一名。1880年二十六岁时会试为庚辰科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1883年被授为编修。
但在封建社会里,官场黑暗险恶,做官如履薄冰,荆棘丛生。为官之道在于因循逢迎,明者保身。只要是对上司婢膝奴颜,胁肩媚笑,必能飞黄腾达。安维峻生性耿直,为人行事刚正不阿,因此仕途不达,进京后只任过几任小京官。在这期间,他几乎摸透了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官场的尔虞我诈,阿谀奉承,贪污腐败之风盛行,但他还是一尘不染。相反,几年的社会生活磨练,使他更坚定了洁身自好,尽心报国的雄心壮志。
1893年10月他被清廷任命为都察院福建道御史,才给了个六品京官,算是十多年一次较大的升迁。御史是言官,其职责是巡查各级官吏的言行,或奖拔贤官,或奏弹污吏,以备朝廷对其把黜升赏罚。官职虽小,职权范围却不小。安维峻自莅任御史一职后,深入社会体察民情,抨击时弊,弹劾官吏无所不奏。如礼亲王世铎,主持军枢,贪赃枉法,安维峻上书斥之;李鸿章保举侄子窃取高官,结党营私,安维峻指陈其奸;新疆巡抚陶模为冒籍举人取保,甘肃巡抚杨昌浚(应为三点水加睿字)用官银600两为同乡舞弊举人付酬金,安维峻毫不留情的奏请朝廷革除;广东学政徐琪玩忽职守,安维峻上疏请‘明正其罪’。他担任御史总共只有十四个月,竟接连上书六十五道,其中三分之二的奏本是直接针对中日甲午战争的谏论。疏中弹劾亲王两人,军机大臣五人,总督四人。他弹劾的这些王公大臣、封疆大吏、或是皇室宗亲、或因镇压人民起义有功而受到清廷重用的,个个都是有来头的,一言一行不慎,就有丢乌纱帽甚至杀身毁家的可能。但他以国家利益为重,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安维峻担任御史之时,清王朝早已是内外交困,矛盾重重,其封建统治几乎濒临绝境,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屡启衅端,侵犯主权,东方岛国日本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其气焰之盛,更超出其他列强。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在朝鲜屡屡挑起事端,步步进逼清王朝。
中日两国战争一触即发,清王朝最高统治内部却出现严重地分歧。以光绪皇帝为首的一派,主张对日抵抗,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一派,主张对日乞和,寄希望于英、俄等国公使对日本的调停。当时清政府驻朝鲜军政人员连电告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积极请战,反被慈禧太后申斥。对清朝统治者这种腐败卖国的罪恶行径,有识之士莫不忧心如焚。时任御史的安维峻早就对日本的侵略阴谋有所洞察。1894年7月19日他上《请明诏讨倭片》奏:日本在朝鲜驻兵五、六千人,筑造炮台,其意在并吞朝鲜,同时借此试探中国的实力,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挫败日本的阴谋,英、俄诸国将轻视中国;而且日本如果战领朝鲜,我东三省将难于守卫。这是国家的肘腋之患,切不可等闲视之。为今之计,只有皇帝下诏,明令讨伐日本侵略者,挑选精兵,由干练官员统率入朝,以挫败日本的野心。但就在安维峻上奏后的7月25日,日军便进攻丰岛附近的中国船舰和驻牙山的清军,用突然袭击的方式挑起了中日战争。
战争爆发后,安维峻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战争的进程上,“军兴以来,除言兵外,他事不复及”,他连上《请饬查战事虚实疏》,《论进兵机宜片》等,向清廷献计献策。从八月初到年底短短几个月,就连上三十多道奏折。在这些上奏中,他提出许多有益的见解,诸如进兵路线,战术设想,陆海军相互配合,严明赏罚和整顿纪律,主重后勤,保证军需供应等。
但是,这次战争清政府是被迫应战的,尤其掌握清政府最高统治大权的慈禧太后更无抵抗到底的决心。10月10日是她60岁生日,清政府从正月起,就挪用二百万两海军经费大修颐和园,在北京城内外大办景点,张灯结彩,准备举行盛大的寿辰庆典。慈禧太后害怕战争持续下去,会给她的“万寿庆典”带来严重影响,所以清军在平壤溃退和9月17日的黄海大战后,后党又重弹老调,示意李鸿章等人积极从事求降的议和活动。而日本侵略者在侵占朝鲜后更为猖狂。10月下旬,日军分两路向中国进犯,一路从朝鲜北部渡过鸭绿江,占领九连城,凤凰城;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占领金县。11月底,日军相继侵占旅顺、大连、奉天告急、京师震动。后党求降之心更加迫切,大臣孙毓文、徐用仪在御前会议上摇簧鼓舌、大放厥词,扬言除非停战求降,就“不能保陪都,护山陵”,清王朝的发祥地和祖先坟墓,必然毁于一旦。李鸿章也在长篇上疏中说:现在日本乘接连获胜之机,要求割让领土,若不暂且应之,则不能打开僵局。并说现在割地求和,是今屈而求将来之伸。面对投降派的喧嚣,安维峻毅然拍案而起,于11月29日专上《力阻和议疏》,反对议和,坚决主张抗战到底。
安维峻旁征博引,指出现在朝廷内外,官吏腐败,正宜乘此战争环境,整饬吏治,督促一切官员,决心卧薪尝胆,庶人才能复出,国家才能强胜。而今战事方艾,突然议和,恰恰是挫天下志士之锐气,令英雄为之寒心。战争是人才、军队和武器的试金石。将领的优劣才鄙,枪炮的有用无用,兵士是否训练有素,都能在战争中得到一一验证。一胜何足喜,一败何足忧?转败为胜,关键在于引导。如果遇到几次挫折,就因噎废食,丧失信心,以为此后战争没有把握,就迎合懦弱畏缩之辈的意见,求降媾和,岂不是让忠勇义士痛心疾首,无所作为吗?况且一败即和,是我求和于敌,非敌求和于我,此后将把割地赔款当作应急妙计,那我中国就永无自强之日了。
安维峻最后指出,帝国主义列强四面环伺,虎视眈眈,都想鲸吞中国,只是因为它们彼此间的利害冲突,相互牵制,故谁也不敢先动,但亡我之野心,无一刻不忘。如果向日本求和,结局必然是一国得志,众强效尤。今日满足,明天它又复来,何日能了结?罢兵议和,我之兵可罢,敌之兵不可罢,倘其挟前胜之余威,因利乘便,谁能抗拒?
安维峻的这篇《力阻议和疏》,可谓字字铿锵,掷地有声,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他的拳拳报国之情。可是呈上以后,却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1894年12月2日是安维峻一生中最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北京城、街巷上都在传说李鸿章勾结太监李莲英,运动慈禧太后,明谕光绪皇帝议和。安维峻听到这个消息后义愤填膺,痛不可忍。眼前不禁浮现出他一向最崇敬的明朝爱国忠士杨继盛的高大形象。杨继盛因奏劾权奸严嵩犯讳,年方四十即被斩首法场。杨继盛在临刑前赋词一首:“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当时安维峻也正好年界四十岁。在国难当头,民族兴亡的紧要之时,他将生死置之度外,决心以命拼一疏,弹劾权奸,为国为民,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他回到公房,全身贯注,飞笔直书,写了《请诛李鸿章疏》,写毕已是深夜。他忧国心切,墨迹未干,即连夜叫开正阳门,呈递给皇帝。据说,安维峻当时是抬着棺材上金銮殿的。
安维峻在此疏中弹劾的李鸿章,是当时权倾朝野,炙手可热的人物。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起家,受到清廷的重用,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参与朝政,办理清政府的外交,兴办北洋陆海军,并在中国南北创设轮船,电报,煤铁,纺织等近代企业,是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他依靠慈禧太后的支持,对主战派的言论和光绪帝的谕旨,或阳奉阴违,或置若罔闻,在军事布置和外交活动上一贯妥协投降。因此,李鸿章理所当然的就成了主战派所攻击的对象。特别是安维峻自担任御史后,即每章必弹,对李鸿章真可说是弹章如丘山之积。在这次所上的《请诛李鸿章疏》中,他更是历数其种种滔天罪行,指出:“李鸿章不但误国,而且卖国”,要求皇帝将李鸿章“明正典刑,以尊主权而平众怒”。
李鸿章的外甥刘芬,时任军械局书办,是一个色欲、贪欲交织的俗人,由于他特殊的身份,经日本石川五一的贿赂,他给日本提供了不少情报。天津城守营千总任如升发现后,即被天津衙门一举抓获,经突审后于1894年9月20日枪毙了石川五一,处决了刘芬。
安维峻在奏折中首先指出,李鸿章所避战求降,是因为帝国主义是其靠山,如交战抗敌,担心失去其寄囤在日本的私财;战争爆发后,他倒行逆施,资助敌人,坑害自己;压制阻止抗战,李贼“有言战者,动辄呵斥。闻败则喜,闻胜则怒”;淮军将领迎合李鸿章的意思,未见日军就先退避,偶遇日军就立刻溃散;曲意包庇革职拿问的叶志超、卫汝贵,让他们在天津躲藏起来,用总督衙门做他们的避难所。全国臣民对李贼切齿痛恨,欲吃李贼之肉以平其愤。皇帝应该当机立断,杀国贼李鸿章以泄民愤,以振民气。
安维峻在这个奏折的最后还严厉谴责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说:“皇太后既归政皇帝矣,若再象以前那样处处对皇帝行事予以牵制,那将何以上对祖宗,下对天下臣民?”,并将慈禧太后的忠实走狗李莲英训斥道:“至李莲英何人斯,而敢干政事乎?如果属实,律以祖宗法制,李莲英岂复可容”。
安维峻披肝沥胆,冒死直谏。此疏一上,震惊中外,部分大臣见了奏文,吓得直伸舌头。一些有正义感的官员则无不竖指佩服安维峻的勇气和胆略。慈禧太后看到这个奏折后,恼羞成怒,迫使光绪帝颁发诏令,给安维峻加上莫须有的罪名,下令将他“交刑部”严加惩处。光绪帝曲意回护,以“肆口妄言,恐开离间之端”为理由,把“交刑部”用朱(石朱)笔勾去,于是安维峻幸得不死,但被革职,流放到张家口军台效力赎罪。至此安维峻一片报国之心化为泡影,蒙受了不白之冤。
1895年4月甲午战争的硝烟未尽,李鸿章及其子即东渡日本,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大受一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二点三亿两白银的赔款,使日本的军事实力飞速扩张,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举侵华埋下了伏笔。
但是,请诛国贼的这一正义行动,却得到了正直士大夫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扬、尊敬和支持。《清史稿》中说:“维峻以言获罪,直声震中外,人多敬之。” 其被贬逐的命令下来后,许多京城人士,认识与不认识的,纷纷前来安维峻的住所慰问和送行。
安维峻临行之际,友好特地在杨继盛的故宅松筠庵为他送行。有人当场赠联:“不学金人,斯为铁汉;暂流西域,终讨北洋”。其好友文仲恭、王幼霞、曾狷、叔农部、恩仲渊、徐孝廉等,或赠诗,或赠画,嘉其义行,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志锐特制“陇上铁汉”印章一枚,相赠于安维峻。待到离京之日,京师大侠“大刀王五”也闻讯赶来特地为安维峻送行,并馈赠车马行资。甘肃赴京举人李叔坚、侯乙青代表甘肃其他举人向安维峻转达了家乡人民对他的问候,并护送至张家口。安维峻一行到达目的地后,当地官员自都统以下莫不视安维峻为上宾,优礼招待。时人深深感叹:“可见公道在人心,晓峰于此不朽矣!”
安维峻被贬流放,在张家口一直度过了五年的谪戌生活。这期间,他忧国之心丝毫未改,常以诗言志,抒发胸怀。1895年9月14日他步和杨继盛临刑诗一首,表达了他此生不渝、始终坚持爱国的立场。其诗:“国贼讨未成,遗恨终长古。他生犹谏官,衮阙吾其补。”
1899年释放回乡后,先在陇西南安书院主讲,后再家乡办学。1900年后复启用为内阁侍读学士掌典校,做着无为的文笔生涯。1902年又移任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总教习,并选写《四书讲义》四卷,忙碌了几年的教书育人。1908年回归故里后,陕甘总督升允聘请安维峻为重修《甘肃新通志》总纂,开局编纂了共105卷,80册,300余万字的《甘肃新通志》,于1910年后完成。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后,回乡定居,道袍道帽,从事农耕,整理文集诗稿,并带领村民重修了迎思堡,以防匪患。1917年7月1日张勋复辟后,诏命安维峻为弼德院顾问大臣,闻拒未去。
1925年安维峻病逝于故里秦安柏崖山庄,享年七十二岁。他不仅是一位民族英雄,而且还是一位有功于甘肃文化、教育事业的学者。在书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谏论各疏集为《谏垣存稿》四卷,另著有《望云山房诗集》三卷和《望云山房文集》三卷,及《四书讲义》等诗文集。
《力阻和议疏》是安维峻自莅任御史以来上奏稿中最长的一篇,全文近五千字。这一宏篇巨制,义正辞严,阐述了和、战问题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的许多大道理。他指出,中日战争刚爆发时,当事大臣就有求和言论,后来皇帝诏旨严明,一意主战,并积极筹措战守,人心大振,故虽有牙山等地的失利,而京师军民安静如常,坚信中国最后必然取得胜利。现在突然提出和议,态度前后判若天地,这是长敌人的气焰,灭自己的威风,与我中国有百害而无一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