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3 17:54
安顺学院(Anshun University)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是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和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综合型大学。
1938年,成立黔江师范学校;
1940年,改名黔江中学;
1946年,贵州省立安顺师范学校;
1950年,与安顺县立中学合并,更名安顺师范学校;
1958年,安顺师范专科学校创办;
1960年,安顺师范学校并入安顺师范专科学校;
1962年学校停办,1964年以安顺师范学校名义恢复办学;
1975年,以贵阳师范学院分院名义招生;
1977年,以贵阳师范学院安顺大专班名义招生;
1980年,国务院批准安顺师范专科学校重建;
1993年,与安顺教育学院合并,更名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2年,安顺师范学校并入;
2006年,安顺学院成立。
2015年,安顺学院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6年,安顺学院增列为贵州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23年9月,安顺学院航空产业学院揭牌仪式举行。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4个教研教学部、8个教学科研辅助机构,开设有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共47个本科专业(方向)。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788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29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师资616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1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2人,安顺市市管专家11人,省级千层次人才18人;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校教师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学生荣获全国性奖项430项、省级奖项1592项。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7个。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学会、省级社科研究机构、省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省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省级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省教育厅工程中心各2个和省教育厅创新团队4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研究中心3个。
据2024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近五年来,学校获批各级科研项目57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18项,地厅级项目232项,累计获科研经费4740万元。学校教师累计发表论文2104篇,SCI、SSCI、CSSCI、EI等科学引文收录222篇,出版著作63部。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安顺市科技进步奖3项。
截止2024年1月,安顺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5.9873万余册,拥有超星电子图书及畅想之星电子图书156.8万种,购买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硕博论文数据库、维普、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国道外文专题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17个,基本形成了符合学校专业设置、保障学校教学科研需求的馆藏文献资源体系。
《安顺学院学报》前身为《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曾用名《安顺师专学报》,创刊于1983年;1999年3月由新闻出版署批准为公开发行刊物;2007年3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4月,由季刊更改为双月刊。2003年起,先后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EPS中文电子期刊》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截止2024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贵州大学、广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北大学、青岛大学、上海农科院等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韩国、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和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地区20余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选派优秀学生赴合作高校学习。
标识将“安顺”两字的英文开头字母A、S抽象组合作为主要视觉元素,其字母A抽象为绿色三角形,字母S抽象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果树瀑布;其整体图形形象地体现安顺喀斯特地貌山明水秀、风光俊朗的安顺著名特征。 “安顺学院”由著名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所题。标识包含专用字体、英文、字母抽象化图形,传递了安顺学院信息。标识形象简洁、构思巧妙、通俗易懂,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符合大众审美情趣。
“安道乐学 顺理笃行”
安道,取自“安贫乐道”一词。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将他的弟子颜回视作“安贫乐道”的典型。安道,即人可将心安放在“道”上,因道而安,坦然任道。
乐学,语出《论语·雍也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学而篇》有论“好学”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好学已是“有道”,乐学比好学更能“有道”。
“安道”和“乐学”结合,为“道问学”。朱熹在《中庸章句集注》对“道问学”的解释:“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学而后才能明道至道,致广大而尽精微,进而心可安,理可得。
顺理,即遵循道理,出自《管子·君臣上》:“是故别交正分之谓理,顺理而不失之谓道。”引申为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顺应时代发展。
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为在博学、审问、慎思和明辨的认知基础上,践行知识,做到“知行合一”。
“顺理”和“笃行”结合,为“知行合一”。王阳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惟有树理想、强信念、重修养,把知识运用于实践,方可有所作为。
“安道乐学,顺理笃行”中包含学校所在区域“安”、“顺”两字,涵盖修养品德、严谨治学、知行合一、励志成才等理想信念和准则,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秉承安顺学院人扎根黔中、实事求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熔铸时代精神,彰显办学特色,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