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山城遗址

更新时间:2024-03-20 15:38

宋元山城遗址位于位于四川、重庆境内,是13世纪宋(蒙)元战争过程中修筑的近百座山城形成的军事城堡体系,多数分布于岷江、沱江、涪江、渠江、嘉陵江等长江支流沿岸的高山之上。

历史背景

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带领蒙古骑兵,克西夏、灭金、败宋、降西域,铁蹄踏遍欧亚大陆。

在宋元战争中,蒙古铁骑原计划从四川沿长江顺流而下席卷江浙,即“先取全蜀,蜀平江南可定”。然而,这一计划却在四川地区受阻长达近半个世纪。

史学界普遍认为,南宋在川陕地区岷江、沱江、嘉陵江、长江流域的险要之处,依山就势修筑山城,构建起“山城战略防御体系”,是拉锯这场战争的关键。蒙军也被迫采用这种作战方式,修筑了武胜城、毋章德城等10余座山城,步步为营,打起了持久战。

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失败,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赵昺投海自尽,南宋至此灭亡。然而,四川兴文凌霄城的800名守军却坚持继续战斗。

凌霄城三面峭壁,上山的古道宽仅30厘米左右,一边陡壁、一边悬崖。“攻城只能一个个排队上,所以凌霄城军民才能以几百人之力坚守。

涪陵龟陵城,同样在南宋灭亡后坚持抵抗。龟陵城最后一任都护王仙,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抱定“与涪州衙署共存亡”的决心,在西门与蒙军决战,最后自刎而亡。

合江神臂城,因其整体地貌犹如一只大而长的臂膀伸入长江而得名,扼长江水上咽喉,曾是泸州治所。蒙军攻入泸州后,军民依山筑城固守34年,战事惨烈,《元史》对神臂城之战记载达67次之多。

万州天生城地处万州城区西北一公里处,南临苎溪河与长江交汇处,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1276年7月,南宋降将杨大渊之侄杨文安再围万州,守将上官夔在外城陷落、元军攻入内城后,继续坚守了53天,最终在巷战中力尽而亡。

这些山城也使得四川地区成为南宋坚持抵抗时间最长、被蒙古人最晚征服的地区。由于四川抗蒙山城久攻不克,蒙军不得不改变其最初“取蜀灭宋”的战略,自咸淳七年(1271年)起改向荆襄地区进军,由汉水渡江以灭南宋。

组成介绍

22座川渝宋元山城遗址中,府州军监级的城址多达15座,包括了四川剑阁的苦竹寨遗址、广安的大良城遗址、渠县礼义城遗址、苍溪大获城遗址等。其中最著名的当数重庆合川钓鱼城遗址。这座山城因为宋蒙(元)战争时蒙古大汗蒙哥阵亡于此,在世界军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上帝折鞭处”之称。

22座山城中级别最高的是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老鼓楼衙署遗址。这处遗址为南宋四川制置司及重庆府衙治所,是南宋川渝山城防御体系的战略枢纽和指挥中心,考古人员在此发现了宋代夯土包砖式高台建筑,是南宋时期营造技术水平的直观体现,对研究宋蒙(元)战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比制置司级略低的则是路和安抚司级,以位于长江干流沿线的奉节白帝城遗址和泸州神臂城遗址为代表。白帝城,“据荆楚之上游,为巴蜀之喉吭”,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242年,白帝城进行了扩建,在1278年降元后废弃。泸州神臂城,同样因为处于长江干流的重要军事位置,与钓鱼城分别控扼长江与嘉陵江,拱卫重庆,屏障南宋半壁江山,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被宋蒙(元)双方来回争夺,前后五易其城。南宋军民在此浴血抗战34年,在宋蒙(元)战争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

历史沿革

2023年12月,川渝宋元山城体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金堂举办,川渝宋元山城遗址保护利用联盟正式成立。

开发保护

根据1977年第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规定,初步确定川渝宋元山城体系的突出普遍价值符合世界文化遗产6条评价标准中的3条。

截至2024年1月,川渝宋元山城体系保存较好的有20余座,如金堂云顶城、合川钓鱼城、合江神臂城等。其中,金堂云顶城位于成都东部,控扼东西川及沱江上游水陆交通要道,曾为成都府、潼川府、利州、怀安军及利戎司战时驻地,为“川中八柱”之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