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11 22:05
《宋平江城坊考》,作者王謇。王謇(1888~1969)原名鼎,字佩诤,号瓠庐,晚署瓠叟,江苏吴县人。1915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先后就学于沈修、黄摩西、金松岑,章太炎、吴梅诸师。长期从事文化教育事业,历任宣统《吴县志》协纂,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编目主任,苏州妇女中教务主任,振华女中副校长,国学会、章氏讲习会讲师,东吴、大同、震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等职。学问博洽,善治诸子,长于版本、金石之学,精熟吴中文献掌故。家有海粟楼,藏书甚富。一生勤于著述,撰有《先秦汉魏两晋南北朝群书校释》,已成稿者有《山海经》、《韩诗外传》、《穆天子传》、《说苑》、《新序》、《焦氏易林》、《齐民要术》等二十余种。其中《盐铁论札记》已刊印行世。此外,尚有《海粟楼书目》(稿本)、《续补》(油印本)、《新莽金石列目》(稿本)、《宣统补正》(手稿)等。而《宋平江城坊考》则是他的传世之作,突出反映了他在研治《平江图》及苏州史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质量〗二校
宋·王謇
通行本
5
富仁坊(东有塔。) 《吴郡志》:“鱼行桥东。” 《祥符图经》、《吴地记》古坊著录。
花月楼 《吴郡志·官宇门附市桥》下:花月楼饮马桥东北淳熙十二年郡守邱?建雄盛甲于诸楼。案:《吴郡志》又载:“清风楼在乐楼南。黄鹤楼在西楼之西。”今是图失载。
迁善坊 《吴郡志》:“草桥。” 《姑苏志》:“草桥头。”庆善桥 《吴郡志》以下均不载。
西斋 《吴郡志》:“双瑞堂旧名西斋。绍兴十四年郡守王唤建。前有花石小圃便坐之佳处。绍熙元年长洲有瑞麦四岐及后池出双莲。郡守袁说友葺西斋以‘双瑞’名堂以识嘉祥。”卢《志》:“嘉定十三年又改思政。至宝佑中作新济于其地因并废焉。” 《姑苏志》:“王唤字显道华阳人太师歧国公?之孙也。为秦桧妻之兄。(或云妻弟。)绍兴中知郡事。时兵火之余公署学校靡不兴葺。又录入城小舟出必载瓦砾以培塘人以为便。石之碎者积而焚之以泥官舍不赋于民而用有余。其规为多可取者。然峻于聚敛用刑尤酷。尝于黄堂前熔钱制大士像而人不敢言。每刺鹿血人热酒饮之。疽发背死。”
望云馆 《吴郡志》:“望云馆在阊门河南。” 卢《志》:“望云馆在阊门里河南。绍定二年李寿朋创。相传即金昌亭故地。”土地庙
程桥 《姑苏志》:“程桥二:一近娄门一近齐门。” 《吴郡志》仅载程家桥一与栈桥相次。
徐鲤鱼桥 范、卢、王三《志》均著录。熙《志》:“张香桥西南。” 今讹麒麟桥。《吴门表隐》:“库塔在徐鲤鱼桥北。康熙初圯下有古井。”
南胡家桥 范《志》著录。 卢《志》:“南胡家桥在放生池。” 《姑苏志》:“延寿桥放生池头。”疑即此。 《吴门表隐》:“葑门内放生池地名浮墩一阜突起池中。宋熙宁时曹愫建醒心亭于其上。傍有双松甚灵。建炎兵欲伐之忽陨石如雨乃止。” 卢《志》:“醒心亭熙宁间曹愫履中所葺在葑门里。有土阜对峙水中虽巨浸弗没因号浮墩后避讳改名浮邱。相传此地昔有双松竦然参天。建炎之难有溃兵欲伐之陨石如雨。今放生池即其地也。” 案:放生池即结草庵址今浮邱犹存。有胎象方塔二雕刻极精丽而古朴旧志均未著录。 宋胡瑗为苏州教授因家焉。又有胡元质、胡舜申或以学著或以艺著。
西长桥 范、卢、王三《志》均著录。 《姑苏志》:“葑门营内。” 乾隆《元和志》:“俗名西烧香桥。”烧香桥巷(未见著录。)
红鸭桥 范、卢二《志》均著录。熙《志》作“杨矮子桥”在木杏桥东。 乾隆《元和志》讹“红杏子桥”。 《格古要论》曰:“鸭雄者录头文翅雌者黄斑色。”无言红鸭者。案:“王建诗有“马上唤遮红觜鸭船头看钓赤鳞鱼”之句。此条旧志作“红杏子桥”而本图则云“红鸭桥”则当时口传音变耳。俗又书“杨矮子桥”而近世口传则称“杨匣子桥”疑莫能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