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6 12:36
宋晓梧,男,汉族,河北邢台人,1947年12月出生,1969年参加工作,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席。
历任中国厂长(经理)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劳动部国际劳工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劳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体改委分配和社会保障司司长兼国务院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宏观体制司司长、国务院体改办党组成员兼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兼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等职。2004年5月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副部长级)。2008年6月任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宋晓梧,男,1947年12月生,经济学硕士,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历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党组成员兼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宏观体制司司长,国家体改委分配和社会保障司司长兼国务院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劳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劳动部国际劳工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厂长(经理)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兼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现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全国政协委员。
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新浪财经和清华经管学院联合举办的新浪·长安讲坛6月8日再次召开。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作了题为“促进就业———近期政策与长期战略”的主题演讲。宋晓梧在演讲中表示,长期看中国就业问题在于就业弹性过低,这是由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要素报酬分配的不合理,以及行业分配不均造成的。
宋晓梧说,本来就业问题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就是一个长期困扰整个社会的问题,这次金融危机使这个难题再次突出出来。现在,我国劳动力供给在持续增加,劳动力需求相比而言下降。供给和需求两者相比较,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是改革开放以来比较严峻的。
比如,去年全年需要就业人员总数超过2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700多万人,但是截止到去年7月底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不到40%,如果今年经济继续下行,城镇就业人员失业率还会继续增加。同时,农村劳动力供给方面,从近期看,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字,大概还有1800万农民工返乡没有工作。从长期来看,还有1.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逐步转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