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07 23:38
宋江阵,泉州宋江阵亦称“套宋江”,是在春节、元宵、中秋等民间传统节日里表演的一种群众性武术操,流传于泉州各县、市、区。
明末清初,泉州不少义士支持郑成功反清复明,受到清政府打压。这些义士遂转入以迎神赛会化妆表演形式,保持练武习俗和武术套路,于是,在节庆中便出现了一种以装扮水浒英雄好汉108将参与踩街表演的队伍,即“宋江阵”或“套宋江”。
由于“宋江阵”人物众多,性格鲜明,气氛热烈,不断丰富发展。一路便走上舞台,成为“宋江戏”,即“戈甲戏”、“高甲戏”的主要源头;另一路历代沿袭,仍延武术方面发展,并经100多年前的泉州少林五祖拳师蔡玉明最终成型为如今模样。
宋江阵以锣鼓点场,以正副龙虎纛旗为前导,首先按36天罡、72地煞的座位顺序亮相行进 表演。手中器械,即刀、枪、剑、镰、钩、盾牌等 18般兵器,开场的是“宋江舞大旗”,锣鼓响处,大旗卷地而起,浑天挥舞,大有“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旗展处,是“李逵使双斧”,接着“徐宁”使开钩镰枪,“刘唐”抡着扑刀,“解珍”、“解宝”飞舞托天叉……梁山泊众好汉纷纷上阵,18般兵器各显神通,场面威武壮观!
行进到宽阔场地,成集体表演;有时还用布条拉起一座“城门”,以示攻城略地。锣鼓声中,先操练各种阵法,如“黄蜂阵”、“美蝶阵”、“ 八卦阵 ”等。“连环八卦阵”是宋江阵的高潮,由32人演练。表演者四人一甲,一个挟刀持盾,三个手握棍棒,刀盾对棍棒,先三打一对练,然后刀盾对棍和棍对棍,再跳过门进行队列变换,最后集体循环对练。动作迅猛多变而齐齐整整,一招一式,无不踏着鼓点。
阵法后的武术表演先单人,后多人,最后集体大绕阵。最后收场的一般是“关胜舞大刀”, 青龙偃月刀大开大合,豪放潇洒,划破青天,由于农村经费限制,无法添置太多角色服装和器械,现已难见到水浒英雄形象,而代之以身着运动服,器械也部分代之以农家劳动工具,如锄头、扁担、铁耙、木棍、竹竿等。
历来关于宋江阵的源流,众说纷纭。
根据《宋史·侯蒙列传》中所载:“宋江寇京东,蒙上书约‘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军官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金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身赎’。”
历史上的确是有宋江这号人物。又是其被硕造成为梁山泊中的龙头老大,带领梁山一零八条好汉的种种事迹情节,却是经过不少作家的附会传钞而形成的。由于宋末到明朝、清初之际,官府对人民的压榨欺迫,使的水浒人物所标榜的“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的口号,深为百姓所认同。人们引领期望这些英雄豪杰能够主持公义,惩奸除恶。于是将其众神话为“天兵神将”,或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化身,或是“一零八蛇神”的转生等。赋予其宗教地位,具有驱魔除邪、保卫人们的法力,“宋江阵”也就因此成为乡里武馆训练仿效的地方武阵。
台湾庙宇香火鼎盛,宋江阵大都流传于嘉南平原以南的农村,并以台南、高雄两县市最多,早期属于农闲时期农村子弟学习武艺的活动,日治时代,因高压统治,取而代之成为宗教活动酬神娱人的武术表演性阵头。宋江阵通常附著于寺庙,成为神佛驾前的艺阵,最具有盛名的首推高雄内门乡宋江阵,内门乡内有“内门紫竹寺”及“南海紫竹寺”,推动民俗江阵古老文化的传承不遗余力,有一百四十余年历史,以农业为主的高雄县内门乡,尽管地处偏远,却以宋江阵名闻国内外,列为交通部观光局12项重要节庆活动之一,扮演传承特有地方文化及传统艺阵重镇的角色。
宋江阵的由来说法不一,根据学者考证,多数认为台湾的宋江阵始于明郑时代,郑成功的部属陈永华为了方便治理台湾,提出了“寓政于教”的政策,结合民间信仰与地方武力而成的阵头,不过,也有多数流传认为,是取自水浒传中英雄好汉攻城所用的阵式。宋江阵原为一百零八人,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组成一百零八人阵,也有七十二人组或三十六人组。因现今工商业发展,社会繁忙,很难再组成庞大阵容,所以大致都以三十六人组为最多。
宋江阵传入内门乡後,原是保乡卫民团练,后来结合庙会活动,随著时代变迁成为地方特有的文化活动,并将敬仰梁山好汉那种大无畏、忠义情操,及以团结之心对抗恶势力精神,活龙活现地展现在传统艺阵之中,使得传说中的真英雄,留存在人民心中。
1.拜旗;
2.发彩;3.抛箍;
4.采旗作号;
5.插角跳内外;
6.龙卷水;
7.穿中心;
8.个人兵器;
9.倒离圈;
10.蜈蚣阵;
11.蜘蛛结网;
12.扛对;
13.白鹤阵;
14.空手连环;
15.八卦阵。
据说因不满梁山好汉被招安的结局。表演设在广场,搭一布城或彩楼为城门。开始时,金鼓齐鸣,一对旗手执丈二大旗领阵,分两路出城门,叫“黄蜂出巢”。
经“交阵”变“内外环”、“面线拗”(迭圈)“穿针”、“环螺圈”、“长蛇”等队形战阵之后,开始表演“单打”、 “双打”、“群打”等武术套路,主要有盾套锤、伞套刀、枪套剑、刀对铁耙、扁担对锚头、空手对打等,有时还兼演弄狮,最后表演打八仙,以凯旋入城收场。服装有的仿水浒人物,假戏装打扮,有的一律对襟汉装、腰带、草鞋。
清及民国期间,宋江阵广泛流行,有的村落拥有数队,20世纪60年代后,大部分宋江队改穿运动服。1953年以来,政府曾组织过宋江队观摩会演及节日踩街活动,深受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