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06 10:15
《宋史》称其“为人有精思强力,神宗建东西府,筑京城,建尚书省,起太学,立原庙,导洛通汴,凡大工役,悉董其事”,为著名建筑家和水工专家。
汴河以黄河水为源。宋代虽采取许多措施,但泥沙淤积日益严重。据沈括《梦溪笔谈》称,到熙宁初,“京城东水门,下至雍丘(今河南杞县)、襄邑(今河南睢县),河底皆高出堤外平地一丈二尺余,自汴堤下瞰民居,如在深谷”。为了根本改善汴河条件,保证京都供应,撇开黄河改引洛水入汴之议遂起。元丰元年(1078年),朝廷曾派数人往汴口考察,有人以为黄河河道北滚,“退滩高阔,可凿为渠,引洛入汴”;有人以为“工费浩大,不可为”。二年正月,神宗复遣宋用臣前往调查。用臣返回京城后,认为引洛入汴之议可行,并提出了自己的补充意见:“自任村沙谷口至汴口开河五十里,引伊洛水入汴河,每二十里置束水一,以刍楗为之,以节湍急之势,取水深一丈,以通漕运。引古索河为源,注房家、黄家、孟家三陂及三十六陂,高仰处潴水为塘,以备洛水不足,则决以入河。又自汜水关北开河五百五十步,属于黄河,上下置闸启闭,以通黄、汴二河船筏。即洛河旧口置水澾,通黄河,以泄伊、洛暴涨。古索河等暴涨,即以魏楼、荥泽、孔固三斗门泄之。计工九十万七千有余。仍乞修护黄河南堤埽,以防侵夺新河。”神宗批准了这个方案,“三月庚寅,以用臣都大提举导洛通汴”。“四月甲子兴工,……六月戊申,清汴成,凡用工四十五日。自任村沙(谷)口至河阴县瓦亭子;并汜水关北通黄河,接运河,长五十一里。两岸为堤,总长一百三里,引洛水入汴。七月甲子,闭汴口,徙官吏、河清卒于新洛口”。引洛济汴工程全部竣工。
引洛入汴后,泥沙大为减少,汴河航道改善,漕运顺畅。元祐年间虽曾一度复引黄河水入汴,但不久即再引洛通汴。直到北宋末年,汴河的水源一直以洛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