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师庙

更新时间:2023-10-31 14:20

宗师,地名也;宗师庙,庙名也。天启三年(1623),施主黄廷献始于此立庙,遂名“宗师庙”。宗师庙位于湖南省宁乡市道林镇石金村,古今为宁乡长沙湘潭中转交通要道

宗师庙简介

宗师,地名也;宗师庙,庙名也。天启三年(1623),施主黄廷献始于此立庙,遂名“宗师庙”。乾隆《宁乡县志》:“宗师庙在四都,即刘熙祚殉难处,因庙祀之前赵大中丞,又建忠毅公祠,有典祀。”宗师庙位于湖南省宁乡市道林镇石金村,古今为宁乡、长沙、湘潭之中转交通要道。

文献资料

宗师庙

乾隆《宁乡县志》:“宗师庙在四都,即刘熙祚殉难处,因庙祀之前赵大中丞,又建忠毅公祠,有典祀。”嘉庆、同治《宁乡县志》:“宗师庙在县南八十里,俗传以巡按刘熙祚得名。按府旧志:万历三十七年(1609)里递周望吕词云:‘潭、宁相去一百二十里,自古有十一铺,曰桐木、茶园、东湖、赤子、聚山、宗师、道林、黄蜡、乌田、杨梅、大栗。’是宗师地名也,明初已有之。天启三年(1623),施主黄廷献始于此立庙,非因刘巡按得名。”民国《宁乡县志》:“宗师庙在县南八十里。『〈同治县志 〉明天启三年(1623),黄廷献建。崇祯癸未(1643),巡按刘熙祚殉难于此,俗传以刘得名。「前志引府旧志」万历三十七年(1609)里递周望吕词云:‘潭、宁相去一百二十里,自古有十一铺,曰桐木、茶园、东湖、赤子、聚山、宗师、道林、黄蜡、乌田、杨梅、大栗。’』据此,则宗师地名,明初已有之,何得云因刘得名?”

明巡按刘熙祚墓

同治《宁乡县志》:“明巡按刘熙祚墓在县南九十里宗师庙后。熙祚,本江南武进人,以殉难,故葬于此。”

宗师庙罹难者

巡按刘熙祚

刘熙祚

同治《宁乡县志》:“刘熙祚,武进人。崇祯中,巡按湖南。癸未(1643)秋,卫三藩至衡,贼至被执。诸王岭表,祚曰:‘御史楚官不得去。’贼迫其降,不屈,囚之。至宁乡宗师庙,有言:‘宁多义兵,将谋夺巡按者’,贼怒。碟之:‘大戮宁人无算。’有僧(了缘和尚)窃识其骸瘗于路南,后赠太仆寺卿,谥忠毅。”

知县邱存忠

邱存忠

嘉庆《宁乡县志》:“邱存忠,云南人。崇祯中,知宁乡县时,张献忠党剽掠湖南至宁。存忠怀印避,为奸掾黎光烈所怨,执赴贼。贼置酒付印,再三令还宰宁,存忠抗辞泣下,骂贼不绝口,贼怒。缚至道林,杀之。士民哀其死,招魂立祠于邑北郊以抗贼,绅士周世美、陶云、刘为邦等一百三十六人配祀。”

《宁乡双观黄氏五修族谱》:“明季,邑侯邱公讳存忠,云南举人,治宁多善政。崇祯癸未(1643)九月初旬,献贼(张献忠)执刘巡按由湘潭龙舍桥至邑之道林市,扎营宗师庙。邱公身率士卒,乘贼甫来,直薄贼营,与贼战,胜。后贼众蜂集,势不敌,被贼擒。至道林市,胁降不屈,骂贼尤厉,贼遂醢之,从死者一百三十六人。维时贼欲尽屠宁邑,草泽间,有义民感邱公之德,悯邱公之忠,倡率乡人杀贼,谋夺刘公,事无成,亦被执,而贼懼草泽间有相继而起者,不敢安营,于是杀刘巡按及协服不从之义民,遂拔营西去。宁邑获生者众。孰非邱公之忠爱所留哉。”

忠节黄锦

黄锦

民国《宁乡县志》:“黄锦,字灿之,英勇仗义,宁乡道林人。崇祯癸未(1643)秋,张献忠执巡按刘熙祚至道林,锦率乡人耍于市,谋脱熙祚被执。贼杀熙祚于宗师庙,并胁士民屈服,锦叱声如雷,贼怒。杀之,年五十三。乡人私谥曰忠节,后熙祚祀于嵩祝庵,知县王余英以锦主袝。”

子文法,字宜先,年十三,补县学生。方锦谋起义,文法请从,锦戒之曰:“予此行死生莫卜,汝携两弟匿山谷中,留我宗祀。”文法佯诺之,潜随行。贼执锦,文法号呼曰:“勿杀我父!愿以身代。”且哭且骂,并遇害。弟文澜、文治敛其骨而葬之。文澜诸生痛父兄之变,亦以忧伤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