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鹅情歌

更新时间:2023-07-04 10:04

《官鹅情歌》是陇剧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创作的一部优秀剧目。讲述氐族青年官珠与羌族姑娘鹅嫚以爱情化解仇恨、为和平不惜献身,从而感化了两个民族世代友好、和睦相处的故事。

简介

《官鹅情歌》由两位梅花奖获得主 边肖、雷通霞领衔主演,自首演以来已经演出280余场,曾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戏剧作品奖,被誉为“中国西部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艺术特色

编剧曹锐介绍,在本剧故事框架形成之后,又提炼出以下最具有矛盾冲突、最能展现人物激情的戏剧性情节。

——身负复仇使命的官珠却又深深爱上娥嫚。经过两个多月的相处,官珠逐渐被娥嫚的善良美丽所打动,原来她正是自己的梦中仙女。经过一番痛苦的抉择,官珠毅然选择了爱情,抛弃了激励他复仇的绑过阿爸的绳子。

——鹅嫚得知奸细身份后要手刃官珠。一直跟踪官珠的铁布,捡起绑绳,断定他就是鹿仁寨的奸细,要以寨规处死。娥嫚得知心爱的人原来是敌方奸细,怀着愤怒而痛苦的心情查询究竟,而当官珠正要说明真相时,娥嫚举起了仇恨的利剑,官珠愿意死在爱人刀下。娥嫚终被感动,放走官珠,约定中秋迎亲。

——喜庆的婚礼上,官珠、娥嫚悲惨凄凉地相继死去。花好月圆的中秋,盛大的婚礼上,单恋官珠的黛娜表姐为了复仇并夺回官珠,向娥嫚刺去一把毒刀,官珠迅疾以身阻挡,保护了娥嫚,两寨首领面对突发事件重新把仇恨之箭瞄准对方,千钧一发,娥嫚冲向他们之间阻止,但为时已晚,两支利箭同时射向亲人,弥留之际,娥嫚把两位老人的手紧拉在一起……

——官珠、娥嫚化作两座秀峰,呼唤氐、羌和解,世代友好。这也是官鹅沟名称的来历,引发游人的无限遐想。

据了解,从该剧创排之初起,编剧、剧院领导等分赴上海、杭州、北京等地,征求专家意见,并在省内、院内多次召开专家座谈会论证。

经过编剧十多次修改后,本剧仍然边排边改,甚至在兰州首演当天还在修排。剧组赴环县向陇剧“娘家”汇报演出,受到观众好评。在吸取各方面的意见后,又从剧本、唱腔、表演、舞美等环节进一步深加工,并在陇南、靖远煤矿、兰州市崔家崖乡、甘谷安远乡、会宁县河畔乡、西峰等地演出,边演边改,上演至今,共完成了各类演出200多场。

从2002年开始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是一项旨在建构舞台艺术的国家形象,在舞台艺术领域内为国家代言的宏大事业。进入到这一工程的剧目自然代表着舞台艺术领域,中国艺术家的水平与追求,同样也凸现出了入选剧目创演院团的水平与追求,显现出了剧目生产所在地的“本土形象”。此工程已推出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2008年,《官鹅情歌》在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资助剧目”后,为进一步打磨、冲刺国家十大精品剧目,省陇剧院特别邀请著名音乐家赵季平任音乐总监并亲自创作主题音乐,著名青年导演韩剑英执导,著名舞美师黄永?、林宏恩、秦文宝任舞美、灯光、服装造型设计,舞蹈家钱文任舞蹈编导,经过精雕细刻大改大提高后,最终入选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

经过4年的边演出边修改,《官鹅情歌》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等方面日臻完善,标志着有50年历史的陇剧走上了又一个艺术高峰。(陈菊)

历史沿革

50年前,一部很好看的戏——《枫洛池》问世,这部戏进京参加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前,叫道情剧;在北京连演20多场,很火爆;从北京回来后,道情剧有了个新名字——陇剧。

陇东道情是陇剧的源起,环县是陇东道情的故乡。

在甘肃环县一带,民间皮影戏“陇东道情”具有悠久历史,道情是以说唱形式为主的民间小调,皮影是傀儡戏的一种,环县人将二者结合,形成一种在当地流传甚广的艺术形式。每当农闲时节,在环县的沟谷峁梁间,就会出现皮影艺人的身影,他们赶着毛驴,驮着戏箱,走巷串户,流动演出,群众称这种民间戏班子为“一驴驮”。

“一驴驮”,不但行装简单,而且演出也很方便,或是农家院落,或是土窑洞里,有些许光亮,再搭起白布,就能表演了。当婉转悠扬的锣鼓管琴响起,高亢激昂的道情唱起,劳作归来的人们就会闻声而至,席地而坐。道不完的人间情,演不尽的世间事,让这里的人们陶醉在几代人都听不够的韵味中。

到了1958年,“一驴驮”开始走出山间小道,尝试着走上戏曲舞台。环县以至庆阳一带产生了一批道情折子戏、道情戏、陇东道情剧,这些小戏小剧为陇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甘肃在为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创作新剧目的时候,陇剧产生的机遇出现了。

就在这一年,剧作家石兴亚和他的同伴们接到写一部“大戏”的任务,他们前往环县寻找创作灵感。

1959年7月,《枫洛池》在舞台上亮相,故事讲述的是东汉末年,以渔女邬飞霞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奋起反抗统治者的故事,并不离奇。但这部戏从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对陇东道情进行了改革创新,使其声腔更适合于戏曲演唱。原本幕布后的皮影由演员替代,一部戏有了生、旦、丑等角色行当。

《枫洛池》于1959年进京向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新戏新剧种,甘肃人心里不是太有底,很低调地进了京。没想到在北京一亮相,就非常火爆,连演20多场,其中两次走进中南海怀仁堂为国家领导人演出。周总理看后,高兴地说道,“看了这部戏,听到了道情,我就像回到了陕甘宁边区。”戏剧大师梅兰芳看后,亲自为该戏写评论文章;盖叫天亲自为演员设计武生动作……

在北京巡演期间,人称这部戏为“陇上奇葩”。从北京回来,道情剧正式被命名为“陇剧”,“陇上奇葩”的雅号依旧延用作陇剧的代名词。

《枫洛池》为陇剧开了个好头,之后50年,陇剧的大型创作剧目,一出接一出。

1986年,陇剧《燕河风波》、《异域知音》又走进中南海,这一次在北京连演1个月18场,京城再掀“陇剧风”。后来,陇剧《燕河风波》和《望子成龙》被改编成戏曲电视连续剧,多次在荧屏播出,越来越多的观众认识了甘肃特有的这一戏曲剧种。

兰州太平鼓搬上舞台的大型现代陇剧《天下第一鼓》成功之处在于将太平鼓“擂”出了甘肃。1991年,该剧赴昆明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轰动春城,新华社以《黄土高原的太平鼓轰动了红土高原》为题赞誉这部戏。1992年,陇剧《天下第一鼓》荣获国家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导演奖,实现了我省“文华奖”零的突破。

2000年,《黄花情》荣获第七届中国戏剧节曹禺剧目奖、优秀作曲奖、优秀表演奖等七项大奖。

2001年,《敦煌魂》荣获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等15项大奖,青年陇剧演员边肖还凭此剧摘得“梅花奖”。

……

2006年,新编大型历史陇剧《官鹅情歌》问世,这部戏很特别,特别在它的“土”:本土剧种、本土作家、本土题材、本土演员,深深的甘肃烙印令这部戏走到了中国戏剧艺术的巅峰。

相关内容

2010年10月10日、11日晚,由甘肃省陇剧院创排、入选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陇剧《官鹅情歌》以两朵“梅花”、130多名演职人员的超强阵容,在上海艺海剧院连续演出两场,受到了上海老戏迷的好评,引起了当地戏剧界及戏剧评论界的关注。上海文学艺术院副院长、教授邹平认为,《官鹅情歌》剧本好,演员好,音乐好,是一首祈求和平、和睦、和谐的情歌。2011年3月3日,兰州晨报报道:甘肃三台进京举行答谢演出,作为“国家精品剧目”的《官鹅情歌》打响头炮,感动京城。

所获荣誉

2021年12月18日,《官鹅情歌》入选“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入围“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

2022年1月,文旅部公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官鹅情歌》入选。

2023年3月,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公布2023—2024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演员(剧目)名单。

文化特色

省陇剧院创排的陇剧《官鹅情歌》不仅让陇剧再攀艺术高峰,也让故事发生地——昔日贫困的陇南宕昌官鹅沟蜚声国内外,成为游人如织的中国“爱情谷”,成为文化艺术助力脱贫攻坚的经典实例。此次复排,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之上,凸显年轻化、音乐民族化特色。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