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31 10:17
北齐在今潢川南城新置弋阳郡,与原弋阳郡(治今隆古黄国故城)南北相望,出现南北弋阳。武平元年(570年),省北弋阳入南弋阳,更名定城,即弋阳郡治定此城。旋即省并州郡,改弋阳郡为南郢州,不久定城县省入南、北2弋阳县,以后南、北弋阳合并,复改称定城县。陈宜帝太建十一年北齐、北周为弋阳郡治。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弋阳郡为光州,定城为弦州治。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废弦州复定城,隶光州。太极元年(712年)后历唐、五代、北宋、南宋、元皆为光州治。明洪武时废县入光州,以州代县,州管实土。
历史沿革
北齐时在今河南潢川县置定城县,属定城郡;又置南郢州,定城县为州治,不久定城县省入南、北弋阳县,以后南、北弋阳合并,复改称定城县。隋朝开皇初年仍置定城县,均为弋阳郡治。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弋阳郡为光州,以定城县置弦州,贞观元年(627年)州废,县属光州,太极元年(712年)将光州州治复迁至此地,定城遂兼为州治所在地。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中的吴、南唐和五代中的后周均在此置光州。北宋时定城县属淮南西路光州,兼为州治。南宋时政区建制及隶属仍依北宋之制。元朝时定城县属汝宁府光州,兼为州治。明初废定城县省入光州,以州代县,州管实土。
前身为弋阳郡治弋阳县
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建置不一,弋地归属多变。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弋阳郡属宋地,仍辖弋阳、期思、安丰3县,隶豫州。文帝元嘉二十五年(448年),以豫部蛮民居地立茹由、乐安、光城、雩娄、边城、史水、开化7县,均隶属弋阳郡,时置弋阳太守。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分弋阳郡立光城左郡。八年(464年)省光城左郡为县,仍隶弋阳郡。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弋地归齐,弋阳郡领弋阳、期思、南新息、上蔡、平舆5县,隶豫州。明帝建武三年(496年),弋阳太守投降北魏,弋阳郡改属北魏,时仅领弋阳1县。梁简文帝大宝元年(550年),高洋代东魏自立,国号齐,弋地改属北齐。
改弋阳县为定城县,即弋阳郡治定此城之意
北齐文宣谓:“百室之名,便立州邑,三户之名,空张郡目。”当时在今潢川南城新置弋阳郡,与原弋阳郡南北相望,出现南北弋阳。《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59页-60页图示,弋阳郡、潢川同为一处,此前历代弋阳郡址均图标在潢川之西北处黄国故城。武平元年(570年),省北弋阳入南弋阳,更名定城,即弋阳郡治定此城。历为都城、郡治的北弋阳易名隆古,颇有兴隆古城之意。旋即,省并州郡,改弋阳郡为南郢州,领属与北魏同。陈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北周静帝攻占定城,改弋阳郡为淮南郡,省定城为郡治。
唐改弋阳郡为光州后不久复为光州州治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淮南郡,直属光州。大业三年(607年)光州改为弋阳郡,复定城县,郡统光山、定城、殷城、固始、期思、乐安6县。唐承隋业,置州县犹多。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弋阳郡为光州,治光山;以定城为弦州,置总管府(未几罢之),领定城县。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废弦州,复定城,隶光州。睿宗太极元年(712年),光州州府复迁回定城县治弋阳城;州辖定城(弋阳)、光山、固始、仙居、殷城5县,隶淮南道。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光州为弋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光州,隶淮南西道。五代十国期间: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光州归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属吴国,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年)隶南唐,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年)入后周;沿袭唐制,辖隶依故。
唐宋元均为光州治
宋代,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光州隶淮南西路,治定城县,领定城、固始、光山、仙居4县。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升光州为光山军,治定城县,领属不变。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为避金太子光瑛讳,改光州为蒋州;三十一年乞复其旧。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建州城为南北两城。南城为县治、北城为州治。照宗嘉熙元年(1237年),兵乱徙治金刚台;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台毁于战,治返光州。
元代,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置光州招讨司,十二年属蕲黄宜慰司;二十三年归淮西宣慰司。三十年隶汝宁府,领定城、光山、固始3县,属河南行省辖地。
明初废定城县改为光州
明代,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废定城县入光州,以州代县,州管实土。此后再无定城县称谓,定城县域范围即属光州疆域范围,南北城统称光州城,光州为散州属汝宁府(不辖县)。
清代初沿明制,光州依属汝宁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诏升光州为直隶州,直隶河南布政使司,辖4县。
民国初,废州设道尹。1913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改光州为潢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