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02 20:31
定期订货法是按预先确定的订货间隔时间进行补充的库存管理方法。每次的订货数量可能变化。订货量=最高库存量-现有库存量+顾客延迟购买量。适用于ABC分类管理中品种数量大、平均占用资金少的、只需—般管理的B类、C类商品。
若给出需求的日变动标准差S0,则:S2= S0*
依据目标库存水平可得到每次检查库存后提出的订购批量:
Q=Q0-Qt
式中Qt—一在第t期检查时的实有库存量。
【例】某货品的需求率服从正态分布,其日均需求量为200件,标准差为25件,订购的提前期为5天,要求的服务水平为95%,每次订购成本为450 元,年保管费率为?20%,货品单价为1元,企业全年工作250天,本次盘存量为500件,经济订货周期为24天。计算目标库存水平与本次订购批量。
解:
(1)(T+L)期内的平均需求量=(24+5)×200=5800件
(2)(T+L)期内的需求变动标准差=135(件)
(3)目标库存水平:Q0=5800+1.96×135=6065件
(4)订购批量:Q=6065—500=5565件
从上例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同样的服务水平下,固定订货期限系统的保险储备量和订购批量都要比固定订货量系统的保险储备量和订购批量大得多。这是由于在固定订货期系统中需满足订货周期加提前期内需求量和防止在上述期间发生缺货所需的安全库存量量。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关键物品、价格高的物品(即ABC分类中的A类物料)不用固定订货期法,而用固定订货量法的原因。
(1)它的直接运用只适用于单一品种的情况。但是稍加处理,也可以用于几个品种的联合订购。
(2)它不但适用于随机型需求,也适用于确定型需求。对于不同的需求类型,可以导出具体的运用形式,但它们的应用原理都是相同的。
(3)适用于品种数量大、平均占用资金少的、只需—般管理的B类、C类商品
定量订货法与定期订货法的区别
1、提出订购请求时点的标准不同
定量订购库存控制法提出订购请求的时点标准是,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订货点时,即提出订购请求;而定期订购库存控制法提出订购请求的时点标准则是,按预先规定的订货间隔周期,到了该订货的时点即提出请求订购。
2、请求订购的商品批量不同
定量订购库存控制法每次请购商品的批量相同,都是事先确定的经济批量;而定期订购库存控制法每到规定的请求订购期,订购的商品批量都不相同,可根据库存的实际情况计算后确定。
定量订购库存控制法要求仓库作业人员对库存商品进行严格的控制精心地管理,经常检查、详细记录、认真盘点;而用定期订购库存控制法时,对库存商品只要求进行一般的管理,简单的记录,不需要经常检查和盘点。
4、适用的商品范围不同
定量订购库存控制法适用于品种数量少,平均占用资金大的、需重点管理的A类商品;而定期订购库存控制法适用于品种数量大、平均占用资金少的、只需—般管理的B类、C类商品。
(一)订货周期如何确定
定期订货法中,订货周期决定了订货时机,它也就是定期订货法的订货点。订货周期,就是订货间隔期。它与定量订货法的订货间隔期不同,定量订货法的订货间隔期互相可能不等,定期订货法的订货间隔期都互相相等。订货间隔期的长短,直接决定了最高库存量的大小,也就是决定了仓库的库存水平的高低,因而决定了库存费用的大小。所以订货周期不能太大,太大了,就会使库存水平过高,也不能太小,太小了,订货批次太多,增加了订货费用。
实际上,订货周期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1)根据自然日历习惯,例如以月、季、年等;(2)根据企业的生产周期或供应周期等。也就是说不一定很精确也可以。
(二)最高库存量如何确定
前面已经说到,定期订货法的最高库存量应该以满足T+R期间的需求量为依据。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取最高库存量等于T+TK期间的总需求量。如果我们用D(T+TK)来描述T+TK期间的需求量,。
(三)订货量如何确定
定期订货法没有固定不变的订货批量,每个周期的订货量的大小都是由当时的实际库存量的大小确定的,等于当时的实际库存量与最高库存量的差值。这里所谓“实际库存量”,严格地说,是指检查库存时仓库所实际具有的能够用于销售供应的全部物资的数量。也就是说,它不光包括当时的存于仓库中的物资数量QK,也包括已订未到物资数量j和已经售出而尚未发货的物资数量B。QK、I、B都是由订货时检查库存而实际得到的数据,每次检查的值可能不一样。所以每次的订货量也不一样。第i次检查库存发出订货的数量Qi可以表示为:Qi=Qmax-QK-i+Bi
(四)如何实施
定期订货法具体实施时,首先要如前所说,进行需求分析、经营方式分析、控制方法分析等。在确定要用定期订货法时,就要分析确定决策参数Qmax和T。然后在具体运行时,每隔一个订货周期丁检查库存,发出订货。每次的订货量的大小都是使得订货后的名义库存量达到Q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