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三星鼓

更新时间:2023-12-29 08:10

宜春三星鼓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已拥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流行于广大乡村,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具有十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格。

简介

宜春三星鼓是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又名三声鼓。宜春市袁州区的三星鼓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传统民乐。由农民演奏,供农村婚丧喜事使用。

它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流传于袁州区柏木、芦村、洪塘、三阳、下浦一带,在娶亲嫁女、祝寿生子、建房开业等时辰演奏,取福、禄、寿三星高照之意。

宜春三星鼓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广泛流传于袁州区乡村。它节奏明快,曲调悦耳动听,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是宜春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是该市民间艺术花丛中的一朵奇葩。当前,宜春市各地正在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

特点介绍

宜春三星鼓因演奏时一人同时奏三面鼓(板鼓、堂鼓、腰鼓)而得名。流行于江西宜春、万载等县。旧时用于民间婚、丧、喜、庆和闹元宵等场合。所用乐器除三面鼓外,还有夹板、档锣、小钹、唢呐、笛、二胡、低胡、三弦,后来加进琵琶、扬琴等。常用曲牌二十余首,最富特色的如《慢拍》一曲,由“慢板上团花”、“丢板”、“下团花”、“王婆骂鸡”、“柳青娘”组成。乐曲结构严谨,旋律优美,节奏流畅。

形式

演奏时,一般由5人组成一个乐队,一人击鼓,兼任乐队指挥;一人敲小铛;一人碰小钹;两人吹唢呐。为了增添气势,增强效果,也可以加上二胡、笛子、长号,并增加吹鼓手人数。

乐队一般由邻居、亲友组成,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有业务演出,无业务种田。在长期的实践中,民间艺人创作了40多首乐曲,其中经常演奏的有20多首,代代相传。柏木乡茶头坑组杨细华收集整理了一套三星鼓曲,刻印乐曲30多首。

荣誉

1957年 3月,袁州区三星鼓被推荐代表全省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调演,演奏的《袁河两岸庆丰收》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赞赏,随后还亲切地接见了5位农民演员。接见时,周恩来叮嘱演出人员:“民间艺术要发扬光大。你们回去以后,每人要带5个徒弟,使三星鼓后继有人。”看到他们衣裳单薄,周恩来还指示工作人员,给他们每人买了一件棉袄。这是袁州区三星鼓第一次进京演出的盛况。

1991年7月,袁州区三星鼓再次赴京演出新编曲目《欢腾的金秋》 ,得到社会各界一致盛赞。袁州区山村活跃有三星鼓演出队40多支,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精神生活。地地道道的民间音乐,地地道道的农民演奏,两次进京演出,三星鼓的魅力何在?在宜春,悠扬的乐曲响起处,正是三星鼓魅力再现的地方。

现状

袁州区各乡镇有这样的三星鼓乐队上百支,他们活跃于乡村,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精神生活。 这样的场面对于张家山社区三星鼓乐队来说再熟悉不过。因为,每年进入十月份以后,他们“做日子”的时间就非常多。结婚、过生日、建新房、白喜事……各乡镇百姓家里这些大事总忘不了请他们去吹上几曲,热闹热闹。袁州区的三星鼓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民间音乐。然而,正是这种“下里巴人”的艺术,却有两次进京演出的经历。

1956年,举办首届民间艺术调演,袁州区组织了三星鼓乐队参加演出;并于第二年3月被推荐代表全省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调演。这一次进京演出,乐队只有5人,张家山的王春才就是其中一位,另外还有来自柏木乡的杨明才、杨节五兄弟俩和洪塘乡的姚文清、孙伟纯。他们演奏的曲目是当时新创作的《袁河两岸庆丰收》。

演出时,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都去看了。大家对这个节目非常赞赏,之后,中央领导人还亲切地接见了这5位农民演员。回来后,他们又被招去参加全省农民业余艺术团,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巡回演出。

1991年7月,三星鼓再次赴京演出,多次播放。这一次乐队共有27人,演奏的曲目是当时新编的《欢腾的金秋》,气势恢弘,节奏明快。各界一致盛赞:袁州三星鼓,进京闹金秋。

2004年,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在宜春召开。在由各街道参加的文艺汇演时,袁州区文化馆的馆长、副研究馆员杨文柯想到了张家山社区有许多演奏三星鼓颇有实力的吹鼓手。于是他号召张家山社区三星鼓乐队参加演出。胡炳生接到通知后立即叫上几个“高手”连日排练。终于,在当天的文艺汇演时赢得了一片掌声。

此后,这支队伍就固定下来,每逢演出都取得了好成绩。2006年,为广泛宣传展示宜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的民间艺术,使宜春市的优秀民间文化艺术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宜春市在鼓楼天文广场举办了第一届宜春三星鼓大赛,共有来自袁州区各乡镇村的9支代表队参演。经过轮流登台演艺比拼,张家山三星鼓代表队以一曲《开门红》夺得冠军。

三星鼓是宜春市民间艺术花丛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在袁州区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还延伸到万载、萍乡等周边城市。他正在组织材料将三星鼓申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他希望广大群众能够提高保护意识,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大力支持发展三星鼓,让它不仅传承下去,还能不断创新,成为宜春文化中一颗最为璀璨的明珠,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传承

杨细华,55岁,黑里透红的脸庞看上去非常精干。 他的家在袁州区柏木乡柏木村,这里民风淳朴,全村100多户人家,400多位村民,在农闲或茶余饭后,人们喜欢围在一起,打打三星鼓,吹吹唢呐,其乐融融。

“那时候太爷爷和我爷爷都是靠这个三星鼓为生。后来太爷爷死后,我爷爷就要我父亲、还有我伯父他们三兄弟一定要把三星鼓传下去。” 要说杨细华的爷爷那可是远近闻名的三星鼓高手,为了不让这些古曲流失,他要求三个儿子都要学好三星鼓。

杨细华12岁时,杨细华的父亲也开始要求杨细华学三星鼓,但当时杨细华觉得三星鼓土气,不愿学。

1956年,杨细华的父亲杨明财和二伯父杨节五参加江西省首届民间艺术调演,他们表演的宜春三星鼓获得了好评。1957年3月,杨细华的父亲和二伯父又和其他三位农民演员组队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调演: 父亲和伯父打三星鼓进了省城,上了北京,这对童年的杨细华触动很大,于是杨细华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三星鼓学好,将来也跟父亲一样,去北京演出。 和所有的民间艺术一样,三星鼓发源于乡野,抒发的是人们对生活的感悟。没有曲谱,靠的是一代代艺人口头相传,手把手的地教。杨细华从12岁起,就跟父亲和伯父学习吹奏三星鼓,假日还随大人们出去“做日子”,同时还帮父亲把曲子整理成乐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特殊环境,古老的三星鼓濒于失传。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文化工作者开始了对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工作。宜春市袁州区文化馆馆长杨文轲,就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进行三星鼓研究的一位专家:“在八十年代,文化部分组织了一些专家,深入到农村去抢救宜春三星鼓。我们专门到了柏木乡,找到了杨细华,跟他们一起对这项工作进行了抢救、挖掘、整理,一些老的曲目我们都留下来了。”

为了使传统的三星鼓乐曲和演奏形式能更好地与现代生活相适应,弘扬民族文化、推陈出新,杨文轲与杨细华这些农民乐手潜心钻研,不断创新,使三星鼓的曲调内容和演奏形式有了新的突破。 1999年7月,包括杨细华在内的27位农民应邀来到北京,参加了中国文化部举办的国庆五十周年文艺汇演,当时演奏的是《欢天喜地》。

如今古老的三星鼓焕发出勃勃生机,宜春三星鼓已经申报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有关部门也已经把宜春三星鼓列为国家文化部的研究课题立项。作为杨氏第四代三星鼓传人,杨细华已是宜春市上百支三星鼓乐队的领军人物,一年“做日子”的收入就有上万元,经他培养演奏三星鼓的杨氏家族晚辈就有20多人,如今杨氏家族三星鼓已经发展到了第六代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