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3 13:40
不少“老广州”仍习惯称广州西华路东段为“宜民市”。这历史地名的来由是有一段血泪斑斑的掌故的。宜民市本名移民市。在清顺治年间,两王入粤后,大肆屠戮,在城中驻兵牧马,战马逾万,豢养于西山,三四里内禁止耕种,而该地野草咸苦,清兵特收辽东草料种植于此(今名马鞭草),当时该处为山坟野地。
清顺治7年(1650年)底,清兵攻占广州。当时,清政府虽然已经控制了浙江、福建、广西等省,但各地反清力量仍然在活动。郑成功在广东南澳岛起兵抗清,邓恢、周玉为首的水上武装则在珠江口一带配合行动。为了对付这些反清力量,清政府推行了“界海清野”政策:建起了一条北起山东,南至今中越边界的沿海封锁线。一方面严禁船只进出,宣布“出界以违旨立杀”,另方面强迫沿海居民向内地迁移。清政府以为这样一来,在沿海有了漫长的无人区,就可以切断沿海人民与郑成功等抗清义军的联系。
顺治十年(1653),藩司胡章调任,上疏劾奏两王纵兵扰民。清廷下令马厩迁往郊外,顺治十七年耿继茂移驻福建,居民将该地开垦为种植园,种菜植桃,故该地又名为桃源,(今桃源上、下街、桃源坊处),现该地附近仍有洗马涌(驷马涌)等名称。
顺治、康熙年间,郑成功以台湾为基地,高举反清旗帜。郑成功屡派兵袭击沿海各地,并联系沿海渔民和水上居民,互通消息,清军因而频频被袭。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发布“迁界令”,下令从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50里。清廷派科尔坤侍郎来粤,负责海禁。科尔坤在三年内反复派人巡边,将沿海(包括新安、香山、东莞、新宁、番禺等地)渔民、水上居民、村民全部迁到广州,划地为界,分期向内迁移。将沿海迫迁界内的房舍田地概行拆迁,田地禁止耕种,严禁出海捕鱼,以杜绝人民与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反抗迫迁的人,更惨遭清兵杀戮。沿海民众,仓卒迁移,野栖露宿。一时流离失所,妻离子散,不少人死亡于迁徙路上。在居民迁出家园后,清兵立即毁屋烧庐,掘坟作堑,五里一堑,十里一台,人为地造成一条千里无人的海岸线。
当时广东巡抚李士祯,下令各县分别安置迁入的渔民、乡民,并准许他们搭棚建寮,暂行在泮塘西村附近寄寓。当时这一带仍是水乡,流浪人家多以捕鱼虾捞海产为生计,拿到第一津以西一带出售,日久成市,故得名“移民市”。官府后为安抚民心、掩饰其“界海”暴行,改“移”为“宜”,还在街口的门楼上镶上刻有“宜民市”三个大字的石匾。
清廷的强行迫迁,引起人民强烈反抗。康熙七年(1668),广东巡抚王来任体察民情,上书请求清廷允许迫迁居民返回原住地。第二年,清廷允许部分地区迫迁居民返回。但直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廷平定台湾后,才废止“迁界令”。翌年,由官府发出告示,允许被迁居民全部迁回原籍,允许渔民出海捕鱼。
记录着这段苛政的“宜民市”石匾,如今收藏于广州博物馆。
二十年代末,“宜民市”拆建为马路,“宜民市”更名为西华路。(“宜民市”的石匾现陈列在广州市博物馆)。
近三百年来,“宜民市”一带绝大部分的民房是砖木结构的破旧平房,房屋密集凌乱,街巷狭窄弯曲。在西华路以北,东风路以南,人民北路以西,荔湾路以东的“小区”内,竟有166条街巷、5000多户人家。当你进入这“小区”,便如身陷迷宫。一旦火警,连消边车也进不去。由于地势低洼和排水设施落后,常常出现“落雨大,水浸街”的窘境。
可喜的是,八十年代后期,市政府已着手对“宜民市”开发改造——整个“宜民市”将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100幢、总面积40多万平方米的高层住宅大楼。这一带的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将由原来不足5平方米增至12平方米,原先百多条横街窄巷组成的迷宫,将改造成“八纵四横”的道路网。新住宅区内还有7万多平方米的小园林和绿化带。学校、商店,市政服务设施……将配套齐全,合理布局。现在二十多幢八、九层高的现代住宅楼已拔地而起。优美、安静,富有生活情趣的居住环境,使“宜民”之说才真正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