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

更新时间:2023-10-19 10:55

宜秀区,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位于安庆市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截至2012年底,宜秀区辖2乡3镇1个街道,共60个村(社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2年末,宜秀区常住人口为20.1万人。

建置沿革

1952年安庆市升为省辖市后进行区治裁并,将集贤区改为城中区。

1955年3月撤销城中区,在其所属4乡及从怀宁县划入的十里铺、集贤、肖坑、谷桥、北安、竹园、五里7乡基础上成立安庆市郊区。

1957年10月,将东流县(今属东至县)大渡口镇及王墩乡的联发、群众、大同农业社,庆丰乡的永庆、石棋农业社,大渡口乡的镇联、正荣、新庭、合意、联合农业社划入安庆市郊区。

1958年底,将怀宁县圣埠、马窝、老峰、柘山4个乡划入安庆市郊区。

1959年6月,撤销郊区,改设江北郊区和江南郊区。

1960年,成立十里铺、广圩、大渡口3个人民公社,江北郊区区公所并入广圩公社,江南郊区区公所并入大渡口公社。

1962年5月恢复郊区建置,与市农林水利局合署办公,辖十里铺、白泽湖、华中路、广圩、渔业、大渡口、金鸡笼7个人民公社。

1963年2月,将7个公社调整为21个公社和大渡口镇。6月,又将1957、1958年划入的乡镇(除圣埠大队)分别划回怀宁县和东至县,郊区下辖5个公社。

1969年初成立安庆市农业站革命委员会,行使郊区政府职能。1970年9月农业站革委会改称郊区革命委员会。

1979年底,怀宁县的新洲、长风、老峰、白泽湖4个公社以及总铺公社的东风、向阳、砂桥3个大队,桐城县的杨桥、花山、大枫3个公社和罗塘公社的将军、联兴、合兴、枞南4个大队,以及破罡湖、石塘湖水面划归安庆市郊区。

1981年,东方红蔬菜公社与市蔬菜公司合并组建安庆市蔬菜联合总公司,并成立龙狮桥办事处承担原公社行政职能。

1988年安庆市区划调整前,郊区区委与安庆市农委合署办公,郊区农林局、水产局、水利局、社队企业局对外分别加挂安庆市农林局、水产局、水利局、社队企业局衔牌。

2005年,安庆区划调整,撤销郊区,将原郊区的龙狮桥乡、长风乡、新洲乡和老峰镇划归迎江区,原郊区的十里铺乡(除眉山、象山、苏岗、砂桥、罗冲5个村)划归大观区,同时从怀宁县划入大龙山镇、五横乡,从桐城市划入罗岭镇,并设立大桥、菱北2个街道办事处,成立宜秀区。

区划沿革

2000年,面积410.3平方千米,郊区辖2个镇、5个乡。

2004年底,郊区(Jiao Qu)辖1个街道、2个镇、5个乡。

2005年5月13日,国务院批准调整安庆市部分行政区划:安庆市郊区更名为安庆市宜秀区,将怀宁县的大龙山镇、五横乡和桐城市的罗岭镇划归宜秀区管辖。宜秀区人民政府驻地由迎江区青少年宫路迁至大龙山镇。将原郊区的老峰镇、龙狮桥乡、长风乡、新洲乡划归安庆市迎江区管辖。将原郊区的十里铺乡(不含眉山、象册、苏岗、砂桥、罗冲5个村)划归安庆市大观区管辖。

调整后,宜秀区辖杨桥镇白泽湖乡大龙山镇五横乡罗岭镇菱北街道

资源

生物资源

山林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山区,常年经济林和珍贵古树遍及整个区域。名贵的带绿树种有五针松、金钱松、香樟、枫香、黄檀、银杏等。小龙山是省级野生白玉兰基地。大龙山一带盛产水果,有桃、李、杏、梨、石榴、枇杷、柑桔等传统产品,也有引进的蜜桔、白风桃、黄桃、油桃等品种。

大龙山区有黄雀、山鸡、河麂、小天鹅、鸳鸯、灰鹤、黑鹳鹤、猫头鹰白颈长尾雉、野猪、云豹和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獐、大灵猫、穿山甲等。

矿产资源

宜秀区境内蕴藏的金属类矿产有铁、锰、铅、锌、铜、铀等,非金属类矿产有煤、石英、花岗石、大理石、墨玉、石灰石、白水泥原料等。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位于安庆市区东北部,北纬30°,东经116°。东南与枞阳县、迎江区、大观区接壤,西北与桐城市怀宁县相连。

地形地貌

宜秀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部为平原,西北为丘陵,西北部为大龙山及沿山山地。

气候特征

宜秀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5℃,降水量13 89mm,年平均无霜期247天。

人口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宜秀区总人口为25.4万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宜秀区常住人口为196672人。

2022年,宜秀区常住人口20.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万人。户籍人口173367人,比上年增加214人,总户数56072户,比上年增加235户;男性86808人,女性86559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45人和69人。

经济

综合

2022年,宜秀区全年生产总值(不含经开区)15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63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48.97亿元,增长4.1%,其中工业增加值35.6亿元,增长4.5%,占GDP比重为23.1%,比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5.9亿元,增长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3:31.9:61.8调整为6.2:31.7:62.1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7万元,比上年增加0.2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宜秀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2%。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6.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3.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3.8%,技改投资增长60.1%,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99.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6.8%。民间投资增长4.1%。

财税收支

2022年,宜秀区地方财政收入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税收收入9.58亿元,增长24.8%。全年财政支出12.57亿元,同比增长30.6%。重点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51.3%,教育支出增长7.9%,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5.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0.4%,卫生健康支出下降22.8%,交通运输支出增长397.9%,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96.5 %,农林水支出增长4.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9.3%。

人民生活

2022年,宜秀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29214元,增长6.4%;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039元,增长4.3%。

第一产业

2022年,宜秀区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56万亩,稻谷种植面积6.16万亩,小麦种植面积1.22万亩,油料种植面积4.4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02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2.93万吨,比上年增长0.5%。其中, 稻谷2.34万吨,增长0.1%,小麦0.33万吨,增长1.02%。全年油料产量0.72万吨,增长2.4%;棉花产量12.7吨,下降51.3%;蔬菜产量3.66万吨,增长2.7%。

第二产业

2022年,宜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79户,总产值97.95亿元,增长9.9%。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34.66亿元,同比下降5.6%,食品加工企业产值25.97亿元,同比下降3.4%,医疗包装企业产值12.37亿元,同比增长36.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2%。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2家,产值23.1亿元,占规上产值比重23.6%,同比增长11.7%;高技术制造业企业15家,增加值同比增长8.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92.8亿元,增长6.6%;利润总额7.42亿元,同比下降16.6%。

2022年,宜秀区建筑业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3.1%。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44家,比上年增加14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2%;房屋竣工面积69.6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2%。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宜秀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2亿元,比上年增长2.5%。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7亿元,增长7.8%。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24.4%;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30%;汽车类增长8.8%,家具类下降13.1%。

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2022年,宜秀区全年进出口总额17695万美元,同比增长36.4%。其中,进口总额6953万美元,同比增长5.6%,出口总额10741万美元,同比增长68.1%。全年旅游总收入18亿元。接待入境游客20人次,接待国内游客246万人次。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

截至2012年末,宜秀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8.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39085人。全年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21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3644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690人。

教育事业

截至2012年末,宜秀区有普通中学7所,专任教师341人,招生664人,在校学生2122人,其中女生1012人,毕业生745人。普通小学27所,专任教师531人,招生1601人,在校学生8609人,其中女生4102人,毕业生1164人。幼儿园31所,在园人数6392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医疗事业

截至2012年底末,宜秀区共有医院6所、卫生院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4313张。其中医院4169张,卫生院122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3188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62人,注册护士1570人。每万人拥有全科医生数5人。当年人口出生率6.34‰,比上年下降1.45个千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111.69%。

文化事业

截至2012年底末,宜秀区全区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

旅游

概况

宜秀区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大龙山挟石塘湖、菜子湖破罡湖之秀美,以山青、水秀、石奇、洞幽著称,素有“独不类他山” 的美誉。宜秀区是一代书法大师邓石如、“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共创始人陈独秀、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山水画家肖谦中等文人名士的故里。大龙山又是佛教胜地,古有“龙山三十六寺七十二庵” 之说,现存的龙泉寺、圆照寺、源浦寺、灵山寺、观音庙等香火旺盛,宜秀区农村旅游资源丰富。

景点

石塘湖:石塘湖素有“十里长湖”之称。古人诗云“石塘湖畔龙山麓,十里杏花红两湾”。已开发的主要是水上世界景点。

大龙山风景名胜区::安庆市大龙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境内,截至2012年底,总面积132平方公里,其中山岳面积12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2平方公里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AA级旅游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大龙山:大龙山其山脉始自皖山,宛如一条长龙蜿蜒连绵,故而得名。

灵山石树:地质学倒石堆崩塌现象重要遗迹,是大龙山的精髓。

龙山凤水:位于宜秀区罗岭镇菜子湖畔,是黄梅戏剧《天仙配》中七仙女与董永美丽爱情故事的发生地。

龙湫池:传说龙王巡游人间在此一深潭处洗浴多日,久久不愿离去。奇峰、怪石、溪流、瀑布、石刻。

日照峰:日照峰,大龙山主要游览区之一。位于安徽安庆大龙山脉中段,是大龙山的主峰,又名三乡尖(俗称三县尖)。

黄梅之乡:严凤英的故乡:“黄梅之乡”——宜秀区罗岭镇是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出生地,当地仍留传着“白虎山上凤音鸣,黄梅从此戏留声”的佳话。严凤英故居已成为安庆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点。

邓石如故居:坐落于宜秀区五横乡白林村内,是“千朝第一人”邓石如及第六代谪孙“两弹元勋”邓稼先居住的地方。

源浦寺:也称源浦禅寺,原属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五横乡五横村庵涯。据寺庙内介绍和当地人传说,源浦寺创建于明末天启年间,大约在1622-1625年间。

城市荣誉

2020年6月30日,宜秀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评为2020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22年7月,入选首批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