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篇

更新时间:2024-10-06 18:27

《宝剑篇》是唐朝名将郭元振创作的一首诗,又名《古剑歌》。郭元振将此诗献给武则天,令武则天大为叹赏。此诗以宝剑喻人,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

作品原文

《宝剑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煅炼凡几日,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生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且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那知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则沈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创作背景

唐人郭元振,年仅十八岁便考中进士,当了梓州通泉尉。郭元振为人豪爽大方,不拘小节,在任期间铸造假币,掳掠妇女,打家劫舍,以此救济宾客。天下人都很仰慕他,与他同气连枝的人成千上万。百姓为此苦不堪言。

女皇武则天听闻郭元振的名声,于是召见他。武则天与郭元振谈论到深夜,对他很欣赏。郭元振进献《宝剑篇》,武则天阅览后,认为此诗写得很好。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所咏的对象是龙泉宝剑。据传龙泉宝剑是吴国干将和越国欧冶子二人,用昆吾所产精矿,冶炼多年而铸成,备受时人赞赏。但后来沦落埋没在丰城的一个古牢狱的废墟下,直到晋朝宰相张华夜观天象,发现在斗宿、牛宿之间有紫气上冲于天,后经雷焕判断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这才重新被发掘出来。这首诗就是化用上述传说,借歌咏龙泉剑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抒发不遇的感慨。

诗人用古代造就的宝剑比喻当时沦没的人才,贴切而易晓。从托物言志看,诗的开头借干将铸剑故事以喻自己素质优秀,陶冶不凡;其次赞美宝剑的形制和品格,以自显其一表人材,风华并茂;再次称道宝剑在太平年代虽乏用武之地,也曾为君子佩用,助英雄行侠,以显示自己操守端正,行为侠义;最后用宝剑沦落的故事,以自信终究不会埋没,吐露不平。作者这番夫子自道,理直气壮地表明着:人才早已造就,存在,起过作用,可惜被埋没了,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应当珍惜、辨识、发现人才,把埋没的人才挖掘出来。这就是它的主题思想,也是它的社会意义。在封建社会,面对至高至尊的皇帝,敢于写出这样寓意显豁、思想尖锐、态度严正的诗歌,其见识、胆略、豪气是可贵可敬的。对压抑于下层的士子有激发感奋的作用。这首诗的意义和影响由此,成功也由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