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墩古城遗址

更新时间:2024-09-29 19:03

宝墩古城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城西北龙马乡宝墩村一带。这座古城址年代距今约4500—4200年。据当地人传说,该遗址属于蜀汉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孟获城”。

历史沿革

20世纪30年代左右,生活在当地的农民常常会在耕种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陶器、石器等器物。结合该地地表“直角转角”的土埂形态,当地人传说“这里或许是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所以称之为孟获城”。

20世纪50年代,四川省文物部门的专家来到当地开展工作,发现存在汉代墓葬打破城墙的情况。那时他们推测该地是战国至汉代的城址遗存。

1995年,成都考古工作队对当地城墙进行了第一次解剖工作,惊喜地发现其中有很多灰白陶,这样的灰白陶在三星堆遗址的最下层曾被发现过。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专家们突然意识到,这一城墙或许远远超过了曾经的认识,它可能根本就不是汉代的城址。

1996年,正式开始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通过碳十四(C14)测年,专家们确认了它的年代为距今约4500年,并确认了宝墩遗址的文化面貌。

2009年起,为配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的开展,作为长江上游文明进程的重要见证,考古人员每年都会开展宝墩古城遗址的发掘工作,每年都会有新的发掘成果。不过,每年的发掘时间都是从10月到次年4月。

遗址特点

宝墩古城遗址其平面呈长方形,东北一西南朝向。现存东北墙、东南墙的北段以及西北墙的北段尚保存完好,东南墙南段及西北墙南段仅残存名叫“蚂蝗墩”和“李境子”的断断续续的矮墙。西南墙俗称“余境子”,高度仅为完好城墙的一半左右。西南墙与西北墙相接的地方也保存完好,数千年前的夯土清晰可见。按照城墙的长度计算,宝墩古城长约1000米,宽约600米,总面积60万平方米。

文物遗存

碳化水稻

距今5000年前,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勃然兴起,向西通过水道与成都平原有了文化来往,并将水稻种植技术最早传到了新津宝墩遗址。经鉴定,在宝墩文化一期的农作物种子中,水稻占比66.8%;到了宝墩文化二期,水稻占比攀升到91.4%。这说明水稻已经成为宝墩先民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城墙

宝墩古城遗址内有各种不同功能的建筑。外城发现有残长20米、宽约6米、高1米的夯土台基,其东侧还保留着600平方米的活动面,专家推测可能是祭台等礼仪性建筑。内城也发现多组大型建筑基址,面积都在200至300平方米之间,推测应是大型公共礼仪性建筑。内城墙的内侧还有一条道路,最宽处有3米左右,路分为两层,用粉砂土铺垫,上层局部还保留了一层鹅卵石。

碳化竹片

在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台地边缘倒塌的红烧土基址中发现了碳化竹片。这一发现直接地证明了竹骨泥墙的存在。

研究价值

宝墩古城遗址的发现,让学界对古城的文化内涵和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从此将“龙马古城”改名为“宝墩古城”,而以宝墩古城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被命名为“宝墩文化”。

宝墩古城遗址的发现,使得学界可以探讨三星堆文化的来源,更重要的是,宝墩文化的发现和命名对于建立四川地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文化序列,探索长江上游地区文明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文物保护

1996年,由于新津宝墩遗址的发现意义重大,故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宝墩古城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国家文物局将成都确立为六大国家大遗址保护片区之一,宝墩古城遗址是大遗址保护成都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将遵循相关规定,充分利用宝墩文化独特的文物资源优势,将宝墩古城遗址建设成为中国南方大遗址保护重要示范区。

新津县对宝墩古城遗址很重视,在石埂子进入遗址的路口设立了关于宝墩的“新津文化地标”。除此之外,新津县规划将宝墩和蒋林一带结合保护进行环境改造和治理,保留现状农田肌理,梳理植被,使城墙体量得以展现,在外侧利用田埂改造为游览路径,在宝墩城墙上设置1.2米观览步道。

旅游信息

宝墩古城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城西北龙马乡宝墩村一带。

宝墩古城遗址距离新建区人民政府8.9千米,驾车19分钟即可抵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