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17 15:55
宝螺科(Cypraeidae)种类繁多、数量大。贝壳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螺旋部至成体时几乎消失;壳面平滑而富有光泽,表面镀有一层珐琅质,花纹色彩丰富。壳口狭长,在壳体背面的中央线上呈缝状,共长度几乎等于壳长,两唇具齿;吻和水管都比较短。外套膜和足都十分发达,一般具有外触角,生活时外套膜伸展将贝壳包被起来,成体无厣。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暖海区,从潮间带至较深的岩礁、珊瑚礁或泥沙海底均有其踪迹。主要以藻类或珊瑚动物等为食。
宝螺种类繁多,数量大。从小型到中等大型。贝壳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螺旋部在幼体时尚存,至成体时几乎消失;贝壳坚固,表面光滑或具有突起,富有光泽,状如瓷。壳面具各种色彩和花纹,极其丰富。壳口狭长,两唇具齿;成体无厣。富有光泽。成年个体的螺旋部极小,一般埋于体螺层中,壳口狭长,唇缘厚,一般具有齿。无厣。吻和水管都比较短。外套膜和足都十分发达,一般具有外触角。生活时外套膜伸展将贝壳包被起来。头部发达呈筒状而稍词扁,吻和水管均短,触角长锥状,眼位于触角基部的外侧,足部肌肉发达,呈椭圆形,外套膜发达,伸展出后可包被贝壳其上,有各种不同的色彩,并有许多大小不同的乳突起,非常美丽,外套膜除分泌贝壳外,还具有呼吸作用。
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暖海区,从潮间带至较深的岩礁、珊瑚礁或泥沙海底均有其踪迹。种类繁多,完全为海产。渗透在北半球和南半球,最远达35纬度。大多数物种生活在珊瑚礁附近,水的温度不得低于15℃(除极少数例外)。在海洋中可以下潜的最大深度为800米。大多数形式都是昼伏夜出,白天隐藏在岩石和珊瑚的裂缝和小洞穴里。
宝螺科的动物,行动缓慢,怕强光,白天蛰伏在珊瑚洞穴或岩石下面,黎明或黄昏时外出觅食,是肉食性的种类。大多数种类营自由生活,行动缓慢,据记载,行动快的每分钟可向前爬行15厘米,慢的向前移动仅约7厘米。当潮水每天有规律的退出后,宝螺类多隐藏到礁石块下面、洞穴内或藻类丛生的阴暗处。它们是昼伏夜出,每到黄昏夜幕降临后,它们便爬出来活动,所以,白天很难采到生活的宝螺,但当夜间再到海滩珊瑚礁盘间采集时,便很容易采到生活宝螺。当夜间它们出来活动时,它那绚丽多彩的外套膜,便从壳口出来向两侧伸展覆盖整个贝壳,同时,外套膜上美丽似花的各式各样乳突起也伸了出来,其长椭圆形发达的足,也同时从壳口出来,爬行于珊瑚礁盘上或附近的沙滩上,缓缓向前爬行寻觅食物或寻配偶。它们主要以珊瑚动物为食,此外,海绵、有孔虫和小的甲壳动物等,也是它们猎取食物的对象。进食时,主要依靠一个较窄长的齿舌进行活动。它们还有一个奇特的习性,当四处爬行时,或翘起尾巴,然后又突然放下,这也是一种防御手段。
宝螺科的动物,是世界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海区广分布种类,但主要分布在印度-太平洋暖水区域,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之间、澳大利亚南部。也有的种类分布在大西洋沿岸暖水区,如从非洲西岸南端好望角,向北经塞内加尔至西班牙,英国东岸、南岸和地中海沿岸;在墨西哥湾、佛罗里达半岛、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直至巴西沿岸,都有它们的分布。
在中国沿海发现的宝螺总科142种,是暖水性较强的种类。向北延伸到山东省南部青岛的仅有2种。中国大陆沿岸的气温是愈向南愈暖,因此,向南随着温度的增高,动物种类的分布也逐渐增多。台湾虽是位居东海,纬度较高,但由于受暖流的影响较大,其生活环境与海南岛的南端及西沙群岛近似。在海南岛南端和西沙群岛采到宝螺科的种类,在台湾都能采到,不仅宝螺类是如此,其他热带和亚热带生活的贝类,在台湾也都有分布。宝螺总科,在中国海域发现的142种,分布在大陆沿海的有101种,其中有16种仅见于大陆沿岸,不延伸到台湾和南海诸岛。在台湾水域分布的101种中,有41种可以分布到大陆沿岸,有22种仅见于台湾近海。
仅分布在中国近海的有18种,为地方种,其中有9种为新种。中国近海发现的142种,大多数种类,分布于印度一太平洋区诸岛,但有少数种类分布较广,可以延伸到美洲太平洋近海,如蛇首眼球贝,货贝,尖筛目贝,鼹贝,网纹绶贝,扁缘绶贝等分布到科科岛、克利珀屯岛、科隆群岛以及哥伦比亚的戈尔戈纳等美洲近岸。此外,还有厚缘拟贝和细焦掌贝,除分布于印度一太平洋区外,并延伸到以色列沿岸的地中海。
中国南沙群岛地处热带,纬度较低,距菲律宾很近,应有不少宝螺类生活在那里,其种数似应不少于菲律宾,但根据采到的标本和了解到的种数却少于菲律宾,其原因,还有待研究,可能是地域小影响了食物链。
雌雄异体,产卵季节多在3-7月,卵一般产在珊瑚洞穴,空贝壳及阴暗的地方。母贝产卵后并不离开卵群,仍卧伏在卵群上面刻意保护,直到孵化为止。
宝螺集食用、玩赏和装饰为一身,深得人类喜爱。其中最出色的当属黑星宝螺
宝贝中还有一种为货贝(Cypraea moneta),也叫黄宝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