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19 18:01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对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延伸和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对于经济周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长期统计资料的整理分析来研究经济周期的规律和特征,并根据周期时间长短的不同划分类型。早在1946年美国经济学家W·米切尔(W.Mitchell)和A·伯恩斯(A.Burns)就从现象表述角度给经济周期下了定义,并成为了相关研究的出发点。他们认为“经济周期是在主要按商业企业来组织活动的国家的总体经济活动中所看到的一种波动:一个周期由几乎同时在许多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扩张,随之而来的同样普遍的衰退、收缩和一个周期的扩张阶段相连的复苏所组成;这种变化的顺序反复出现,但并不是定时的;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在一年以上到十年或者十二年;它们不再分为具有接近自己的振幅的类似特征的更短周期”。经济学家们还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周期划分为基钦周期(Kitchin Cycle)、朱格拉周期(Juglar Cycle)、库兹涅茨周期(Kuznets Cycle)、康德拉季耶夫周期(Kondratieff Cycle)等几种重要的类型。这些关于对经济周期规律所作的描述和分类为开展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二是在上述实证基础上对于经济周期形成原因的探讨。这一领域产生了大量的经济周期理论,可谓是卷帙浩繁 。但就解释经济周期的因素的属性来分,这些理论不外乎两类,即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和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其中后者用经济之内的因素来解释经济周期,这些因素本身就要受经济的影响,而反过来又影响经济,从而使经济周期成为一种在各种经济因素的作用下自发运动的过程。
上世纪70年代末,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对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式IS—LM/AD—AS模型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即所谓的“卢卡斯批评”。在罗伯特·卢卡斯看来,宏观经济学中的IS—LM/AD—AS模型是根据给定效用函数、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的参数来制定包括财政、货币政策等在内的宏观政策,它忽视了政策本身对于经济主体行为的约束条件的影响,从而使政策的实施可能达不到既定的目标,而且还可能会导致形势的恶化。因此,卢卡斯提出应当用描述经济主体行为的基本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来建立经济系统的基本模型,以便了解经济主体对于政策变化所做出的实际反映。“卢卡斯批评”可以说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家建立模型的主要驱动力量之一。
在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前,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集中研究需求面冲击以解释对充分就业的偏离。1973——1974年的石油冲击使人们意识到实际的“供给面”冲击对产量的决定也相当重要。另外,如果经济主体基于他们对未来的预期进行决策,那么,需求的变化也依赖于预期的生产函数的变动,则经济供给面的冲击就显得举足轻重。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对总量不稳定的新古典解释主要集中到实际冲击而非货币冲击,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家尝试清晰描述经济主体面临的实际经济环境和各种冲击的努力,就是从供给冲击着手的。
(一)关于冲击的类型
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冲击一般分为来自于货币的冲击和来自于实际因素的冲击,以及由预期未来生产率变化产生的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引起的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的冲击或两者的组合会导致产量和就业的不稳定。其中总供给冲击主要由五种因素引起,即一是自然环境中的一些不利变化包括地震、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给农业产出带来不利影响;二是能源价格的突然升降;三是战争、政治动荡等会扰乱现有经济的运行秩序,破坏经济结构;四是政府干预破坏了市场激励结构,改变了经济主体的行为约束,使企业家才能转向寻租活动;五是资本、劳动投入的质量改变,新的管理方法,新产品的开发及新的生产技术的引进所引起的冲击。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将第五种因素宽泛地定义为是“技术冲击”。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学家认为,经济繁荣大多得益于有利的生产率冲击,而多数经济衰退则源于不利的生产率冲击。
(二)关于假设条件和基本前提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建立的基本模型是完全的瓦尔拉斯形式的,因此也被称之为均衡经济周期模型。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与前提有:一是经济主体是理性的,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资源约束下追求它们效用和利润的最大化;二是理性预期假设成立;三是市场有效性假设成立;四是就业变动反映了工作时间的自愿变化,非自愿失业不存在,工作和闲暇在时间上具有高度替代性;五是货币中性假设。
在这些假设和前提下,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有:一是技术冲击替代货币冲击成为主导冲击因素,即认为总产量和就业的波动是由可应用的生产技术的大的随机变化引起的,各种传播机制将使最初的冲击扩散开来;二是不再关注有关总物价水平的不完全信息,而这在卢卡斯的早期货币幻觉模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三是通过整合增长理论与波动理论打破了宏观经济分析中的短期与长期的二分法。
(三)关于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
大多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对此达成共识的是:一个经济系统存在一个相对平滑的增长过程,而对该系统的暂时冲击会引起短期波动。直到上世纪80年代早期,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都认为是需求冲击或货币冲击决定了短期波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家刻画的经济周期是沿着索洛(R.M.Solow)的新古典增长模型(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中的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发生的产量的变动。纳尔逊(C.C.Nelson)和普罗瑟经过研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把货币干扰视为纯短暂波动的动因,所有宏观经济模型对大多数产量变化永远不能做出成功的解释,由实际因素引起的随机变化是任何宏观经济波动模型的核心因素”。
在理论渊源上,实际经济周期理论采用了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并“保留和精炼了另一些新古典大厦的砖石”,其理论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经济行为人的目的是在现行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个人效用或利益的最大化,从微观个体的理性行为推导出集体总量的行为方程,因此这一理论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
第二,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作为研究对象,假设经济行为人掌握的信息是对称的,也是完全的,能够形成“理论预期”,或者说,他们接受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假说。
第三,价格可以灵活的调整,能够确保市场持续出清,因此,均衡是经济的常态,在经济中通常站统治地位,经济波动是理性经济行为人面对外来冲击自我调节,从一个均衡状态到达另一个均衡状态的过程。
第四,把实际冲击看作是经济波动的根源,强调技术冲击而非货币冲击、供给冲击而非需求冲击、实际因素而非名义因素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作用。他们认为总产量、就业的波动是由生产技术较大的随机变化引起的,是经济行为人面对技术冲击理性选择的结果。
第五,假定工作和闲暇时间具有高度替代性,就业波动反映了人们自愿工作时间的变化。
第六,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政策的变动对经济没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