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伦理学

更新时间:2024-05-21 14:15

实验伦理学(Experimental Ethics)是用科学的实验理论和方法来探索伦理问题,特别是道德行为心理机制和对策。2011年,喻丰与导师彭凯平教授提出。

简介

“实验伦理学”是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道德问题。

2011年,喻丰与导师彭凯平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实验伦理学:研究、贡献与挑战》,将实验方法用于伦理学研究并将其归结为四个研究问题:人性善恶问题、文化是否会影响道德判断、个人还是外部环境更能够影响道德行为与道德判断、道德判断归因于情绪还是理性。在论文中,喻丰与导师首次提出“实验伦理学”这一概念及英文名称Experimental Ethics,并获第七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该篇论文的奠基下,实验伦理学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学科领域。

发展状况

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正在西方学术界兴起,它是以科学的实验方法、心理学的理论原则去探索伦理学的问题。过去十年来,实验伦理学就人类的本性、道德的意义、道德品质是否存在、公正伦理、责任伦理、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利他行为的本质及道德的跨文化差异和共识等方面都有精彩的研究和阐述。

当下人工智能生命科学领域中新兴技术的超速迭代所形成的对人类道德秩序的搅动对“实验伦理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实验伦理学需要依赖虚拟现实认知科学等新技术路径应对其他新兴技术所产生的道德难题,如利用虚拟现实研究人工智能的道德决策。但实验伦理学的新技术路径自身又会负载实验方法的科研伦理困境。因此,新兴技术既产生了新的道德难题,也推动了实验伦理学研究框架的变革,未来二者之间可能的协同演化关系是:新兴技术依靠实验伦理学获得“道德合法性”;实验伦理学则借助新兴技术扩展研究方法。

实验伦理学主要关注四个问题:一是人性的善恶问题,通过实验方法可以了解人性的本质以及社会大众的人性观;二是道德判断的情与理问题,虽然二者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但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包括神经科学技术的引入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三是个人特质与情境因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微小的情境变化就能影响道德行为;四是普遍道德原则与文化差异的问题,虽然可能存在普遍的道德原则,但是道德判断与行为仍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实验伦理学能帮助消弭科学与哲学间的壁垒,拉近“是”与“应该”的距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