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5 19:43
审虚实(shěn xū shí)是一个文化术语。指戏曲创作必须把握好人物、故事情节的虚构与真实的关系。
戏曲创作必须把握好人物、故事情节的虚构与真实的关系。由明末清初曲论家李渔(1611—1680)在《闲情偶寄》中提出。李渔认为,戏曲所用素材,有古代的,有当今的,有据耳目传闻虚构,有据真人真事改编,大多跟寓言故事一样,能承载一定的教化功能即可,不必实有其人其事。尽管如此,作者在创作传奇戏剧的时候,仍然要把握好虚实的度,使传奇中的人物和情节发展合乎人情事理。“审虚实”认可艺术虚构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以合乎人情事理为艺术真实的判断标准,强调艺术真实不同于现实真实,这是对于文学创作规律的合理认识。
传奇所用之事,或古或今,有虚有实,随人拈取。……传奇无实,大半皆寓言耳。欲劝人为孝,则举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 (创作传奇所用的题材,有些是古代的,有些是当今的,有些是虚构的,有些是真实的,是否取用取决于创作者的需要。……传奇一般都不是实有其事,大多数像寓言。如果像要勉励世人孝敬父母,就找一个孝子作为传奇的名字,只要有一项德行值得记述,就不必要求真有这样的事情。)
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亦要情景造极而止,不必问其有无也。 (谢肇淛《五杂组》卷十五) (凡是写小说和杂剧戏文的,应该是虚实各半,才是得写作真谛的笔法,情与景的描写也要达到极致才停笔,而不必问这情景实际上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