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14
宽鳍鱲(学名:Zacco platypus)是鲤科、鱲属鱼类,又称桃花鱼、双尾鱼。体形小。体延长,侧扁;口端位,口裂斜,上颌骨后伸不达眼中部;侧线完全;鳞片较大,侧线鳞40—49枚;背鳍起点约与腹鳍起点相对;胸鳍尖长;雄性臀鳍延长;尾鳍深分叉。活体时腹部银白色,体侧有10—13条垂直蓝绿色条纹;雄性在生殖期头部及臀鳍具有珠星,体色艳丽。
根据《中国动物志》的记载(陈宜瑜,1998),1846年,Temminck和Schlegel依据在日本长崎采到的标本,最先描述了宽鳍鱲。限于当时的科学认识,宽鳍鱲被归于雅罗鱼属(Leuciscus),定名为L. platypus。Gunther(1868)、Kreyenberg和Pappenheim(1908)、Nichols(1918)和Rendahl(1928、1932)等学者分别对采自日本、中国台湾、中国内地的南康河、福建、河北和四川嘉陵江的标本进行了重新鉴定,将宽鳍鱲归为马口鱼属(Opsariichthys),定名为O. platypus。之后,荷兰学者Bleeker(1871)修订了其属种名,将其置于低线鱲属中(Barilius),定名为B. acutipinnis。Gunther(1873)又将其重新置于马口鱼属,定名为O. acutipinnis。Bleeker(1879)将宽鳍鱲的种名改回platypus,定名为Barilius platypus。Boulenger(1901)认为宽鳍鱲仍应归于马口鱼属,并修改了其种名,定名为O. acanthogenys。直到1903年,Jordan和Fowler将其定名为Zacco platypus。虽然此后仍有一些同物异名出现,但Z. platypus作为宽鳍鱲的学名一直沿用。
宽鳍鱲分布广泛,因此对于其本身是否存在物种分化还有一定争议。随着形态测量学的发展,一些学者分别利用传统形态测量、框架法形态测量、比较解剖等方法,对宽鳍鱲不同地理种群的外部形态进行了描述和比较,在此基础上针对其分类问题进行探讨。杨秀平等(2002)运用形态度量和框架度量相结合的方法,测量了分布于河南架川、安徽石台、四川成都、广西环江、江西弋阳、福建南平、云南程海、甘肃文县、吉林集安、台湾坪林、贵州三都、河北滦河和辽宁桓江共13个地理种群的189尾标本,进行了主成份分析。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宽鳍鱲的形态变异主要表现在躯体纵轴及头部特征上,且头部的形态变异大于躯体形态变异;在分布上没有明显的地理上的南北和东西差异,应将其视为一个种。李敬红等(2002)对宽鳍鱲的外部形态及呼吸、消化、循环、生殖和神经6个系统进行了解剖观察,发现缥、肠、肾、生殖腺等表现出较原始的特征,而其形状特异的咽突和清晰可见的间脑在鲤科鱼类中较少见。李敬红等(2003)观察了采自华南森林溪流中7个不同地点的48尾宽鳍鱲标本的外部形态,分别对雌雄鱼的15个性状进行了测量,发现其外形变化没有规律性。基于上述研究,反映出不同地理种群在外形上不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国内很多学者都普遍认为宽鳍鲤没有明显的物种分化。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特别是分子系统学的工作显示出不同的结果。葡萄牙学者Perdices等(2004)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 b)基因对长江的宽鳍鱲的不同DNA谱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分布于中国长江的宽鳍鱲具有4个DNA谱系,各谱系可对应为独立的种。Johansson(2006)结合Perdices等(2004,2005)对分布于长江与西江的3个宽鳍鱲种群线粒体DNA谱系的研究结果,采用几何形态度量学的方法,对相关谱系之间的体型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宽鳍鱲的3个线粒体DNA谱系中有2个具有体型差异,并认为不同线粒体DNA谱系对应不同物种。
根据化石记录,宽鳍鱲的原始祖先出现于早第三纪。应用分子钟进行推断,宽鳍鱲南北支系在9.8—7.0百万年前出现分化,推断这可能与秦岭受到喜马拉雅运动第二阶段的影响,在中新世到上新世期间发生的第二次剧烈隆升有关,秦岭地势的抬升阻隔了南北支系间的基因交流,使其产生隔离。长江亚支系和珠江亚支系在4.3—3.6百万年前产生分化,推测可能与青藏运动A幕有关,这一运动使得现在的南岭地区进一步抬升,从而形成了宽鳍鱲长江和珠江亚支系。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中国以外一些学者利用特定的线粒体DNA全序列对宽鳍眼的种群系统发育和动物地理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讨了其种群结构和演化历史。Perdices等(2004)基于Cyt b基因序列,利用中国长江的永宁河、赤水、湘江、资江、澄水和沉江6条支流的64尾标本,对宽鳍鱲种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布于这6条支流的宽鳍组种群可被分为4个线粒体DNA谱系,分别为永宁河和赤水支,湘江部分个体和资水支,澄水单独为一支,沉江和湘江部分个体为一支;并认为宽鳍鱲具有很高的种内遗传变异,各谱系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相互独立。Berrebi(2005)利用EPIC—PCR手段研究了分布于中国南方的宽鳍鱲的系统地理学,研究中所用到的样品主要采自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结果表明,宽鳍鱲被分为至少4个遗传种群,遗传种群的地理分布与水系分布格局和地理距离均不一致,不能用隔离和扩散来解释,这种地理分布格局可能是与河流的历史有关。
Perdices和Coelho(2006)基于Cyt b基因序列,比较较了采自海河、长江和珠江的同域分布的宽鳍鱲和马口鱼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宽鳍鱲和马口鱼具有相似的系统发育关系,且这两个种的分化可能都是由古老的地质事件引起的。Ma等(2006a)将采自中国大陆、台湾和日本的鱲属的175尾标本(其中包括93尾粗首鱲和82尾宽鳍鱲),根据地理起源、头部大小将粗首鱲分为2种类型,根据婚姻色将宽鳍鱲也分为2种类型。分别测量8个比例性状和12个测量性状,结果发现,8个比例性状中有3个在4种类型中均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同年,Ma等(2006b)又测定了采自中国台湾和日本的5个种群的77尾宽鳍鱲线粒体D—loop区的DNA序列,分析了生活于中国台湾和日本的宽鳍鱲的系统发育关系,认为中国台湾的宽鳍鱲应是从日本引入的,属外来种。
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头短,吻钝,口端位,稍向上倾斜,唇厚,眼较小。鳞较大,略呈长方形,在腹鳍基部两侧各有一向后伸长的腋鳞。侧线完全,在腹鳍处向下微弯,过臀鳍后又上升至尾柄正中。生殖季节雄体出现“婚装”,头部、吻部、臀鳍条上出现许多珠星,臀鳍第1—4根分枝鳍条特别延长,全身具有鲜艳的婚姻色。生活时体色鲜艳,背部呈黑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12—13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条纹间有许多不规则的粉红色斑点。腹鳍为淡红色,胸鳍上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灰色,尾鳍的后缘呈黑色。
背鳍Ⅲ-7;胸鳍Ⅰ-14—15;腹鳍Ⅰ-7—8;臀鳍Ⅲ-9—10。侧线鳞44{(8—9)/(3—V)}*47;背鳍前鳞14—16;围尾柄鳞17—20。第一鳃弓外侧鳃耙8—10,内侧8—13。下咽齿3行,2.4.5—5.4.2或2.4.4—5.4.2。脊椎骨4+36—39+1。鳔2室,前室短;后室长,末端稍尖,为前室长的2倍左右。肠管较粗短,为标准长的1.5—2. 0倍。腹腔膜为灰黑色,其上有许多小黑点。
标准长为体高的3.0—5.8倍,为头长的3.2—1.5倍,为尾柄长的3.0—6.8倍,为尾柄高的7.0—11.8倍。头长为吻长的2.5——3.8倍,为眼径的3.8—5.0倍,为眼间距的2.5—5.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2.0倍。
体长,较高,腹部圆,腹部无腹棱。头高而短,前端钝。吻短。其长小于眼后头长。口端位,口裂向上倾斜。上颌比下颌稍长,上下颌无凹凸,向后延伸可达眼后缘下方。唇较薄,光滑。无触须。眼稍大,位于头侧上方近吻端。鼻孔位于眼前上方,离眼前缘较近。
鳃孔大,鳃耙短,末端尖,排列稀疏。下咽齿较细弱,顶端尖,稍弯曲。背鳍无硬刺,外缘平截,其起点至吻端的距离较至尾鳍基为近。胸鳍小,末端尖,后伸达到腹鳍基部。腹鳍小,外缘平截,其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下方。臀鳍基部较长,雌鱼第1—2根分枝鳍条稍长,外缘凹形;雄鱼第1—4根分枝鳍条甚长,其他鳍条亦较长。末端多分离。尾鳍分叉深,上下叶等长,末端尖。
尾柄鳍短而高。肛门离臀鳍起点较近。鳞片较大,略呈长方形,腹鳍基部有一狭长的腋鳞,腹部鳞片稍小。侧线完全,在腹鳍上方略向下弯曲,然后再向上延伸到尾柄中部。
生殖季节雄鱼头部,体侧和尾柄上有珠星,臀鳍上有粗颗粒状珠星。生活时体色十分鲜艳,雄鱼比雌鱼更为明显。一般背部灰黑色带绿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10—15条垂直的黑色宽带纹,条纹之间有许多浅红色斑点,体侧鳞上有金属光泽。背鳍灰色;胸鳍灰白色,其上有许多黑色斑点;腹鳍浅红色或白色。臀鳍粉红色或红色带绿色光泽。尾鳍灰色,后缘呈黑色。
宽鳍鱲主要生活于各大江大河的山区支流;喜栖息于水流较急的河段,底质常为泥沙、砾石。宽鳍鱲喜欢水质较洁净、溶氧较高、pH值为中性、生长有大量浮游植物的水域环境。
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和朝鲜(不确定)。在中国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及东部沿海各溪流都能看到其身影,尤以山区溪流中为常见。
宽鳍鱲一般常与马口鱼群集在一起。为杂食性鱼类,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甲壳类、小虾、小鱼;也食藻类等。
宽鳍鱲成熟卵呈圆球状,平均卵径1.04毫米,为沉性卵。在平均23.0℃(17.1—28.0℃)水温条件下,从受精卵到孵化经历了73小时,积温为1682.3度·时;孵化后6.5天进入弯曲期仔鱼。仔鱼前期发育速度与出膜前相比明显减慢;弯曲期仔鱼出现大量死亡可能与有限的人工培育条件、混合营养期能量供给不足等原因有关。通过比较发现,宽鳍鱲与鲤科中其他21个种相比,早期发育时间比其中7个种均长。宽鳍鱲早期发育时间比同域分布、相同发育水温的马口鱼略长,明显长于同属的纵纹鱲的发育时间。宽鳍鱲南、北方种群仔鱼发育速度存在差异,北方种群出膜前发育速度比南方种群快,但出膜后发育速度减慢。
宽鳍鱲受精卵平均直径为2.11±0.11毫米,在水温26—27℃条件下,宽鳍鱲仔稚鱼发育历时25天。初孵仔鱼全长为5.29±0.14毫米,卵黄囊长为4.01±0.18毫米,孵化后120小时卵黄囊消失,营外源性营养;孵化后14天仔鱼开始出现二室鳔及背鳍;孵化后17天 仔鱼各鳍鳍条发育基本完成;孵化后19天仔鱼开始出现鳞片,进入稚鱼期;孵化后25天稚鱼全长16.54±0.24毫米,全身鳞被,外部形态与成鱼基本相似,进入幼鱼期。
1冬龄性成熟,4—6月份产卵,在急流中产卵。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23年 ver 3.1)——无危(LC)。
宽鳍鱲种群数量多,是清洁水体的指示鱼类。
其肉可入药,若将除去内脏和鳞片,鲜用,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
此外,还是山区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宽鳍鱲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体色艳丽,是丘陵山区重要的水产养殖开发品种。